护理干预对吸毒者戒毒期间的心理影响论文_梁娴

护理干预对吸毒者戒毒期间的心理影响论文_梁娴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崇左 5328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吸毒者戒毒期间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门诊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吸毒者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均采用美沙酮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的SAS、DSD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和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的评分和护理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依从性比较,观察组的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吸毒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吸毒者;戒毒;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312-02

目前,吸毒者在戒毒期间主要采用美沙酮治疗。但是有临床研究显示,吸毒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单纯采用美沙酮治疗只能帮助他们从生理上从对毒品的依赖中解放出来[1]。在戒毒后期,心理依赖和心理障碍是治疗的重点,也是成功戒毒的关键。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吸毒者戒毒期间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我门诊选取92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门诊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吸毒者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为海洛因吸毒患者,均接受>30天的美沙酮治疗,且尿吗啡检验均为阳性[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46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7例;年龄20~56岁,平均(31.26±7.52)岁。剩余46例自动归入观察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5例;年龄21~56岁,平均(31.56±7.46)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等数据,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针对性宣传教育、预防复吸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和比较[3];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和社会功能等,各指标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另外,对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进行评价,严格遵医嘱用药为完全依从,间断性用药为部分依从,不服药为不依从,前两项纳入依从性范围。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α=0.05为校验标准,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3.13±8.19)分和(48.35±8.93)分,和观察组的(43.33±7.72)分和(49.81±7.37)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干预后,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9.31±9.94)分和(42.34±8.67)分,观察组的则分别为(31.15±7.24)分和(35.42±5.92)分,和干预前比较,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37.85±5.85)分、(42.84±6.16)分、(37.84±4.26)分和(36.37±7.23)分,和观察组的(38.37±6.13)分、(41.19±6.41)分、(38.32±4.38)分和(35.16±5.64)分比较,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评分为(51.17±4.33)分、(51.17±4.33)分、(57.21±7.19)分和(64.02±5.98)分,观察组则为(64.28±7.22)分、(69.25±5.25)分、(71.33±5.77)分和(78.21±4.39)分,和干以前比较,两组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14例;观察组完全依从24例,部分依从17例,不依从5例;组间依从性比较,观察组的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吸毒者的戒毒治疗主要包括3个阶段,即脱毒、康复和社会回归[4]。目前,脱毒治疗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康复和社会回归方面,国内的研究有限。针对美沙酮持续治疗吸毒者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如下心理干预措施。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动介绍门诊的规章制度和解决生活问题的主要措施,帮助他们熟悉环境,消除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同时,采取宽容、信任以及平易近人的方式主动和吸毒者进行交流,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医患关系。另外,结合吸毒者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调整与家属和社会的关系,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戒毒治疗。

(2)针对性宣传教育:了解他们吸毒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吸毒动机,宣传毒品的严重危害,让吸毒者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卫生知识学习相关的卫生知识,例如,不共用注射器,尤其是不洁的注射器,否则很容易感染艾滋病以及其他传染病,另外,让他们认识到长期吸毒很有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3)预防复吸:提高自身语言修养,维护患者的自尊和人格,将他们当成普通患者来对待,不能流露轻视、厌烦的情绪。关心体贴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抑郁、自卑的原因,帮助他们面对现实,正确对待自身环境,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另外,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有效地劝说、管理患者,并在生活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以共同制定防止复吸的有效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上述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两组患者的SAS、DSD评分以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和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指标的评分和护理前比较,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组间依从性比较,观察组的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对吸毒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杨子,师伟,刘英杰,等.自愿戒毒和强制戒毒人员生命质量比较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10(05):683-686.

[2]王儒芳.从负性情绪记忆调控角度探索心理干预海洛因戒毒的新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12,11(08):1492-1494.

[3]包涵.中国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定位及制度完善[J].北京社会科学,2015,29(05):106-114.

[4]庄淑梅,郑红,胡悦.团队认知行为治疗对戒毒者生命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21(06):702-706.

论文作者:梁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吸毒者戒毒期间的心理影响论文_梁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