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耐药状况及药敏分析

肠球菌耐药状况及药敏分析

一、肠球菌耐药现状和药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1](2021)在《泰安地区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aecalis)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环境中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的机会性致病菌,一旦感染,可导致动物和人多脏器的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鸡群中,E.faecalis通常与败血症、心内膜炎、输卵管炎和淀粉样关节变性有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E.faecalis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并且因为E.faecalis具有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得许多常用的抗菌药物在对E.faecalis感染进行治疗时失败,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集了泰安地区屠宰场内具有盲肠肿大病变特征的肉鸡盲肠内粪样,经过细菌的培养和分离纯化,应用MOLDI Biotyer微生物快速鉴定质谱仪鉴定出61株E.faecalis。应用Micro Scan walk Away-96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测定以上61株E.faecalis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通过PCR方法进行了E.faecalis的27种毒力基因和耐药相关基因的的分子检测;MLST方法进行了这61株E.faecalis的测序结果并对耐药菌株的亲缘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如下:耐药谱分析发现,61株鸡源E.faecalis临床分离株对五类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红霉素E(96.72%)、四环素TE(96.72%)、链霉素S(72.13%)、庆大霉素CN(67.21%)、环丙沙星CIP(54.10%)、左氧氟沙星LEV(37.70%)、青霉素P(24.59%)、利奈唑胺LZD(18.03%)、达托霉素DAP(14.75%)、氨苄西林AMP(14.75%)和万古霉素VA(8.20%)。统计结果显示,61株分离菌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高达72.13%,优势耐药谱是E-TE-S-CN(19.68%)。毒力基因和耐药相关基因筛查发现,61株鸡源E.faecalis临床分离株12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为:ace(57.38%)、asal(78.69%)、agg(75.41%)、cob(78.69%)、ccf(80.33%)、cpd(77.05%)、cyl A(16.39%)、cyl B(16.39%)、cyl M(16.39%)、、esp(11.48%)、hyl(6.56%)、mef A(8.20%);15种耐药相关基因的检出率为:aac(6’)/aph(2’’)(67.21%)、ant(6)-I(0.00%)、aph(3’)-III(65.57%)、cat(26.23%)、erm B(95.08%)、gel E(59.02%)、gyr A(14.75%)、par C(60.66%)、tet K(0.00%)、tet L(90.16%)、tet M(91.80%)、tet S(1.64%)、van A(1.64%)、van B(0.00%)、Intl 1(77.05%)。检测到最多的毒力基因是ccf(80.33%)、asal(78.69%)和cob(78.69%);耐药相关基因是erm B(95.08%)和tet M(91.80%)。MLST分型发现,61株鸡源E.faecalis临床分离株共呈现34个序列型。61个序列型形成了5个克隆复合体。各序列型所占比例依次为:ST631,11.5%(7株);ST634,8.2%(5株);ST4、ST480和ST758,6.6%(各4株);ST10、ST32、ST195、ST257、ST314、ST363和ST968,3.3%(各2株);ST16、ST33、ST38、ST49、ST59、ST69、ST80、ST143、ST169、ST198、ST251、ST256、ST262、ST265、ST452、ST476、ST479、ST650、ST689、ST736、ST862和ST991,1.6%(各1株),优势序列型为ST631、ST634。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泰安地区鸡源E.faecalis进行分离鉴定、耐药性分析及耐药相关基因和菌株分型的检测,初步揭示了本地区鸡源E.faecalis的耐药情况及耐药相关基因与菌株类型的流行情况。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预防耐药菌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山东省家禽场食源性细菌和抗菌素耐药性的风险分析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

王丝雨[2](2021)在《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分别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变迁,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最佳方案、临床药物应用提供合理依据,加强对疾病的防控,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中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的患儿的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及临床资料。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或校正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以革兰氏阴性菌(69/121,57.0%)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39/121,32.2%)、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6/121,21.5%)、大肠埃希菌(15/121,12.4%)为主要致病菌;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以革兰氏阳性菌(28/45,62.2%)为主,CNS(22/45,48.9%)、大肠埃希菌(6/45,13.3%)、肺炎克雷伯菌(6/45,13.3%)为主要致病菌。2015~2019年间,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17年后未再检出。2.新生儿败血症中,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3.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新生儿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分别占85.4%和84.0%。C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2/152,51.7%)、克雷伯菌(28/152,15.7%)和鲍曼不动杆菌(11/152,6.2%);H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克雷伯菌(33/94,35.1%)、大肠埃希菌(13/94,13.8%)和阴沟肠杆菌(13/94,11.7%)。2015~2019年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4.新生儿肺炎中,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厄他培南、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头孢三四代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结论:1.2015~2019年间,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以CNS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时,临床用药可选择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临床用药可选择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2.2015~2019年间,新生儿肺炎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率高,临床用药可选择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新生儿败血症近五年主要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考虑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抗生素和万古霉素的规范应用有关。4.新生儿肺炎近五年检出大肠埃希菌的变化,考虑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有关;鲍曼不动杆菌的变化,考虑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出现耐药有关。

李创[3](2021)在《基于阴阳辨证的糖尿病足溃疡病原学及敏感抗生素分布规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中医阴阳辨证探究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患者不同证型中感染病原菌及药敏试验中敏感抗生素的分布规律,来指导临床诊治过程中在未得到药敏试验结果的情况下更好的经验性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为中西医防治糖尿病足提供一定指导价值。方法:前瞻性的收集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20年01月-2021年03月收治住院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的患者,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中医辨证要点、病原学培养结果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资料。首先,按照阴阳辨证方法统一进行中医证型,对分属不同证型的患者临床资料、检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中敏感抗生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DFU患者分泌物培养显示,68例检出病原菌,2例无细菌,共检出84株病原菌。其中检出多重耐药菌20株(23.81%);前4位的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粪肠球菌(7株)、大肠埃希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革兰阳性菌32株(38.09%),革兰阴性菌52株(61.90%)。革兰阳性菌中前3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路登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以肠杆菌最多,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药敏结果显示:84株病原菌的敏感抗生素中,前3位为庆大霉素(71株)、环丙沙星(58株)、复方新诺明(52株);其中32株革兰阳性病原菌的敏感抗生素分布中,前3位为万古霉素(30株)、利奈唑胺(30株)、庆大霉素(26株);52株革兰阴性病原菌的敏感抗生素中,前3位为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50株)、美罗培南(46株)、庆大霉素(45株)。感染程度不同其病原菌种类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2.70例DFU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依次为阳证43例(占61.43%)、半阴半阳证16例(占22.86%)、阴证11例(占15.71%);中医不同辨证分型组间对比,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病史资料(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未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在创面相关资料方面,创面部位、感染程度、创面面积在不同证型组间无差异,P>0.05,而在感染病原菌方面表现出组间差异,P<0.05。3.中医辨证为阳证的DFU患者中共检出48株病原菌,2例无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6株(54.17%)、革兰阴性菌22株(45.83%),前4位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路登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半阴半阳证中共检出2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检出18株(81.82%),革兰阳性菌4株(18.18%),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证中检出1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2株(85.71%),革兰阳性菌2(14.29%),前3位为阴沟肠杆菌、摩根氏摩根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阳证组(48株病原菌)检出敏感抗生素,排在前5位的抗生素为庆大霉素(39)、环丙沙星(31)、复方新诺明(30)、万古霉素(26)、利奈唑胺(26);半阴半阳证组(22株病原菌)敏感抗生素,前5位抗生素为庆大霉素(21)、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18)、环丙沙星(17)、美罗培南(16)、头孢吡肟(16);阴证组(14株病原菌)的敏感抗生素,前5位为美罗培南(12)、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12)、亚胺培南(1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1)及庆大霉素(11)。结论:1.DFU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61.90%)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敏感性高;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38.0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路登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敏感性高;未见感染真菌。2.中医辨证分型以阳证最多,其次为半阴半阳证。临床实践中基于阴阳辨证的经验性抗生素选择方法如下:阴阳辨证为阳证,优先考虑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路登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的感染,抗生素优先选择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阴阳辨证为半阴半阳证,优先考虑革兰阴性菌感染,具体细菌优先考虑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优先选用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吡肟。阴阳辨证为阴证,优先考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主要以阴沟肠杆菌、摩根氏摩根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主,抗生素优先选择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庆大霉素。

斯莹[4](2021)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76例,根据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226例)和无感染组(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降钙素原、肝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资料,并且收集相关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及相关药敏情况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单因素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在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等方面比较存在差异;两组间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也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OR=1.232,P=0.001)、合并基础疾病(OR=24.476,P<0.001)、长期卧床(OR=6.6,P=0.005)、ALB水平(OR=0.88,P=0.048)是T2DM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通过尿培养、痰培养及血培养共检出22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7例,占检出总菌数87.2%(197/226),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5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0.4%)。检出革兰阳性菌29例,占检出总菌数的12.8%(29/226),检出率最高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此外,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的细菌有54株,占所有细菌的23.9%(54/226)。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泌尿系统,其次为呼吸系统。女性的泌尿系统感染率高于男性,男性的呼吸系统感染率高于女性。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7.8%、100%),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达100%,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的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为100%。结论: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低白蛋白水平是T2DM合并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T2DM合并细菌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常见,其中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糖肽类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最佳;3.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据本地区病原学情况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患者相关情况调整抗生素使用;并注意耐药细菌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肖菲[5](2021)在《多重耐药菌在新生儿及儿科病区的分布、迁移与发生的危险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NICU)、新生儿普通病区及儿科病区多重耐药菌分布与迁移,并探讨多重耐药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儿童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和儿科病区于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住院患儿的病案资料。根据《MDR、XDR、PDR多重耐药菌暂行标准定义—国际专家建议》,分别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普通病区和儿科病区选取检出多重耐药菌的病例为研究组(其中NICU 151例,新生儿普通病区74例,儿科病区129例);选取同时期未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患儿为对照组(其中NICU 272例、新生儿普通病区109例、儿科病区130例)。统计分析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迁移情况,比较NICU、新生儿普通病区和儿科病区检出多重耐药菌患儿与未检出多重耐药菌患儿的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重、母亲高危因素、是否有侵入性操作等指标的差异,探讨多重耐药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数据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1.在NICU,多重耐药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与各类葡萄球菌(56.82%,29.55%);此外肺炎克雷伯菌也占NICU所有多重耐药菌的9.0%;总体比较,在NICU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占比大于革兰氏阳性菌(67.73%vs32.27%)。2017至2019年期间,在NICU大肠埃希菌始终为最常见且广泛存在的多重耐药菌。2.在新生儿普通病区,多重耐药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与各类葡萄球菌(53.95%,31.58%);总体比较,在新生儿普通病区中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占比大于革兰氏阳性菌(57.89%vs 42.11%),且其中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和占比与NICU相似。2017至2020年,在新生儿普通病区,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且广泛存在的多重耐药菌。3.在儿科病区,多重耐药菌主要为沙门菌与大肠埃希菌(38.46%,30%);总体比较,在儿科普通病区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占比大于革兰氏阳性(75.38%vs 24.62%)。危险因素分析情况:1.NICU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母亲产前1周内使用抗生素、患儿低白蛋白血症、腰椎穿刺、PICC置管和淋巴细胞比例与MDROs在NICU的发生有统计相关性。2.在新生儿普通病区,新生儿使用抗生素使检出多重耐药菌的风险降低。3.在儿科病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降钙素原数值与MDROs发生有相关性。PCT结果为0.5-2ng/ml和≥10ng/ml的患儿检出多重耐药菌的风险增加,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检出多重耐药菌的风险减少7.4%。【结论】NICU与新生儿普通病区的多重耐药菌是以大肠埃希菌为首位,其MDROs分布相似;儿科病区以沙门菌占首位,大肠埃希菌居第二位。母亲产前1周内使用抗生素和患儿低白蛋白血症为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儿科病区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为PCT结果为0.5-2ng/ml和≥10ng/ml。

刘亚飞[6](2020)在《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外科手术切口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目前普外科手术切口大多数为Ⅱ类。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切口感染占所有外科感染的25%。临床上针对Ⅱ类切口手术常规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切口感染需行病原学及药敏检查,但需一定的时间等待结果,在此期间用药大部分依靠临床医师经验。因而需对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见菌种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目的分析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病原学调查,并对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Ⅱ类切口且合并切口感染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患者细菌培养等相关资料数据,对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Ⅱ类手术切口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细菌培养,并做好标本采集工作,随后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 Phoenix M5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其中采用Oxoid纸片进行K-B法药敏试验,并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以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药敏结果严格按照2017年版CLSI M100-S27标准判断结果。搜集到的原始记录保留,将数据转换为电子版统计表,由SPSS22.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感染组27例患者的细菌培养中,共得出39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17株,占比43.6%,鲍曼不动杆菌7株,占比17.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比12.8%,另外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变形杆菌的占比较低。2.通过药敏结果分析,得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 ESBLs-ECO)、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E)对不同药品耐药率不同,均显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整体抗菌作用较好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我院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中其病原学及耐药性不同,感染菌株一般为多药耐药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临床中应根据病原学及相关药敏分析指导用药;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耐药率低,可针对存在切口感染的患者早期应用,降低切口感染造成的不良后果风险。

王倩倩[7](2019)在《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细菌感染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细菌感染部位及其发生率;了解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并鉴定;分析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情况;评估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791例,根据患者手术后是否发生细菌感染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感染)与观察组(发生感染)。分别记录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感染部位,采集发生细菌感染患者的切口脓性分泌物、痰液、尿液或血液标本,将其标本放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使用细菌鉴定仪进行感染病原菌种检测和药敏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补充完成药敏分析。同时,建立临床资料调查表,分别发放给两组患者,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在完整记录相关资料后进行整合与分析。调查表中包含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症、骨折位置、治疗情况以及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定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16年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23.4%(58/248),2017年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24.5%(65/265),2018年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感染率为25.5%(71/278),不同年度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感染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16年至2018年患者的感染类型中均以手术部位感染最为常见,其占比分别为58.6%、66.2%与66.2%;手术部位感染位置主要为胫腓骨,其占比分别64.7%、65.1%与63.8%。观察组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29株,2016年发生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102株,2017年发生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112株,2018年发生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115株。2016年至2018年检出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占比为47.1%、50.0%与49.6%。药敏分析表现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替加环素、利福平、四环素、莫西沙星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骨折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侵入性操作、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异体血输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现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下肢与腰髋部骨折、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量≥300m L、有侵入性操作、引流管留置时间≥3d、住院时间≥14d与有异体血输入为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易发生细菌感染,并且主要以手术部位感染最为常见,其中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最高。革兰阴性菌是引发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不同病原菌均有明显的耐药性,需针对药敏分析结果给予合理的抗生素药物。本研究也提示需要对高危患者给予更高的预防意识。

高杰英,王缚鲲,顾江,陈晶,高鹏,郭萌,王佳钰,程琰[8](2019)在《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的1068株屎肠球菌和487株粪肠球菌,采用MA120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仪器法联合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5年间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保持高度敏感,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0%、0.41%。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的平均耐药率均>80%,对氯霉素保持低耐药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不同年份呈上升趋势,对四环素、利福平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平均耐药率均>7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平均耐药率均<3%,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不同年份呈上升趋势(P<0.05)。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妥因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P<0.05)。尿液标本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尿液标本(P<0.05)。结论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仍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且屎肠球菌耐药现状严重,故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杨熹[9](2019)在《136例糖尿病足创面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药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江苏省太仓市当地糖尿病足病患者足部创面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为临床遴选恰当的抗感染方案提供经验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创面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测的阳性率、病原学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结果:共计标本136份,其中阳性标本为123份,阳性率90.4%;总计分离出127株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总计60株,占47.2%,革兰阳性菌为67株,占52.8%,混合感染菌4株,占3.1%(混合菌中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培养出的革兰氏阳性菌中,3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粪肠球菌和5例无乳链球菌;在培养出的革兰氏阴性菌中,9例大肠埃希菌,5例阴沟肠杆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和9例奇异变形杆菌。所有培养出的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和全部敏感,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50%);而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脉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敏感率分别为92.6%、92.5%,有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其余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敏感,而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类细菌的ESBL阳性率为44.4%。结论:糖尿病足病的患者,其创面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培养出较多病原菌种类,革兰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占比相似,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主要对红霉素、青霉素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阴性菌以大肠埃希氏菌多见,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等耐药率高,对加酶后的哌拉西林他挫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好。因革兰氏阴性菌ESBL 阳性率高,普通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高,需选择加酶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

彭一敏[10](2019)在《355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高危人群的肠道VRE筛查及耐药相关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初步调查本地区355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高危人群的肠道内VRE的定植情况、耐药现状及耐药基因型分布状况,可为VRE临床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VRE感染高危人群)的粪便标本或肛拭子标本(仅适用于ICU患者)355例、健康对照者(在读大学生)的粪便标本40例,用自制肠球菌选择性培养基(PSE)进行菌种分离,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进行菌种纯化,用VITEK MS进行肠道分离株菌种鉴定;对已鉴定的肠球菌,用自制的含万古霉素6μg/ml、8μg/ml、32μg/ml的BHI琼脂培养基进行VRE初筛,获得VRE初筛(+)肠道分离株。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VRE临床分离株共9例。用E-test法(万古霉素E-test试条、替考拉宁E-test试条、M-H琼脂平板)测得VRE初筛(+)肠道分离株和VRE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行VRE确认,并确定其耐药表型。VRE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 2Compact(药敏卡AST-GP67)。用VITEK MS进行VRE各肠道分离株之间、VRE各临床株之间以及VRE各肠道分离株与临床株之间的同源性分析。采用PCR扩增-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检测VRE耐药基因Van A、Van B、Van C、Van D、Van E、Van G、Van L、Van M和Van N。用随机数字表单纯随机抽样4例菌株的PCR扩增阳性产物(肠道分离株及临床株各2例)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过程中菌株保存采用自制奶粉冻存管,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质控菌株:粪肠球菌ATCC29212(敏感)、粪肠球菌ATCC51299(耐药)。结果:1、肠道分离到的肠球菌中,VRE感染高危人群组355例,分离鉴定出肠球菌共474株,其中屎肠球菌291株(61.39%),粪肠球菌111株(23.41%),其他肠球菌72株(15.19%);健康对照组40例,分离鉴定出肠球菌共77株,其中屎肠球菌31株(40.26%),粪肠球菌25株(32.47%),其他肠球菌21株(27%)。2、对分离鉴定出的551株肠球菌(VRE感染高危人群组肠球菌474株+健康对照组肠球菌共77株),分别用含万古霉素6μg/ml、8μg/ml、32μg/ml的BHI琼脂培养基进行VRE初筛(+)及用万古霉素E-test试条进行确认VRE(+)。初筛结果显示对上述不同浓度的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例数分别为:60例、22例、10例。最终用万古霉素E-test确认为VRE的有10例。32μg/ml的BHI琼脂培养基进行VRE初筛(+)及用万古霉素E-test试条进行确认VRE(+)菌株数一致。3、VRE感染高危人群组中,检出10例肠道VRE,其中来自神经外科6例,ICU1例,内分泌科2例,肿瘤科1例;所检出的肠道VRE全是屎肠球菌,未检出粪肠球菌及其他肠球菌。健康组未检出VRE。4、19株VRE(包括VRE肠道分离株10例和VRE临床株9例)的药敏结果显示,VRE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耐药率均为100%。VRE肠道分离株和VRE临床株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0%、33.3%;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0%、33.3%;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分别为50%、20%。而VRE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力奈唑胺、替加环素、高浓度链霉素的敏感性均为100%。5、19株VRE(包括VRE肠道分离株10例和VRE临床株9例)均同时检出Van A和VanM两种耐药基因型,检出率100%;仅4株VRE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相符,存在表型和基因型不一致的情况。未检测到Van B、Van C、Van D、Van E、Van G、Van L和Van N耐药基因型。6、同源性分析:各VRE肠道分离株相互之间的同源性为50%60%;各VRE临床株相互之间的同源性为80%95%;各VRE相互之间的同源性为75%95%,其中大多数临床株VRE和肠道分离株VRE相互之间的同源性约为8090%。7、耐药基因测序结果:结论:1、肠道分离到的肠球菌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鸟肠球菌、小肠肠球菌、铅黄肠球菌和鹑鸡肠球菌,棉子糖肠球菌和耐久肠球菌少见。2、PSE琼脂培养基+万古霉素8μg/ml、32μg/ml的BHI琼脂培养基结合来筛查肠道VRE,具有经济、高效、对实验设备要求不高、可在基层开展、适用于大样本筛查等优势,可用于临床上对VRE定植/感染高危人群开展大规模肠道VRE筛查。3、19株VRE(包括VRE肠道分离株10例和VRE临床株9例)均为屎肠球菌,都属于多重耐药菌;VRE耐大部分抗菌药物,但对链阳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甘氨酰环类(替加环素)较敏感,故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还可用于本地区大多数VRE感染临床治疗。4、19株VRE(包括VRE肠道分离株10例和VRE临床株9例)均同时检出Van A和Van M两种耐药基因型,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不完全一致。各VRE肠道分离株相互之间的的同源性较低(50%60%);各VRE临床株相互之间有高度的同源性(80%95%);肠道VRE和临床VRE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大多数为80%90%)。提示VRE入院筛查的重要性,对VRE筛查阳性者宜做好动态监测及相关消毒隔离工作。

二、肠球菌耐药现状和药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球菌耐药现状和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泰安地区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Enterococcus病原学
        1.1.1 Enterococcus的起源、命名及分类
        1.1.2 Enterococcus 的培养特性及生物学特性
        1.1.3 Enterococcus 的实验室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1.2 Enterococcus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3 Enterococcus耐药性研究进展
    1.4 Enterococcus 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1.5 Enterococcus临床分离株MLST现状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培养基
        2.1.2 仪器
        2.1.3 试剂
        2.1.4 接种动物
    2.2 方法
        2.2.1 样本采集
        2.2.2 E.faecalis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2.2.3 E.faecalis的鉴定
        2.2.3.1 质谱鉴定
        2.2.3.2 E.faecalis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
        2.2.4 药敏试验
        2.2.5 E.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
        2.2.5.1 E.faecalis细菌基因组提取
        2.2.5.2 E.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引物的设计
        2.2.6 MLST
        2.2.6.1 E.faecalis管家基因引物设计
        2.2.6.2 E.faecalis管家基因PCR扩增反应体系
        2.2.6.3 E.faecalis PCR扩增产物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2.2.7 动物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E.faecalis的初步筛选与鉴定
        3.1.1 布鲁克质谱仪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检测
        3.1.2 培养纯化后PCR鉴定
    3.2 E.faecalis耐药性检测
    3.3 E. 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检测
        3.3.1 E.faecalis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的扩增
        3.3.2 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检出率
    3.4 E.faecalis的 MLST
        3.4.1 E.faecalis管家基因的扩增
        3.4.2 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数量
        3.4.3 STs型分析
        3.4.4 聚类分析
        3.4.5 优势STs型携带毒力基因与耐药相关基因情况
    3.5 E.faecalis攻毒实验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血培养结果部分
        3.1.1 病原菌分布情况
        3.1.2 2015~2019 年血培养病原菌年度变化
        3.1.3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
        3.1.4 常见病原菌抗生素治疗情况
        3.1.5 出生情况比较
        3.1.6 临床资料比较
    3.2 痰培养结果部分
        3.2.1 病原菌分布
        3.2.2 2015~2019 年痰培养病原菌年度变化
        3.2.3 痰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3.2.4 常见病原菌感染后抗生素治疗情况
        3.2.5 临床资料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血培养结果分析
    4.2 痰培养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现况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3)基于阴阳辨证的糖尿病足溃疡病原学及敏感抗生素分布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一、文献综述
    中医综述 糖尿病足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资料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西医综述 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二、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多重耐药菌在新生儿及儿科病区的分布、迁移与发生的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及其他儿科病区的多重耐药菌
    2.新生儿与儿童发生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第一部分 新生儿及儿科病区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迁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检出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不足与展望
    1 不足之处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多重耐药菌新型抗生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6)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细菌感染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验方法
    1.3 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类型
    2.2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部位
    2.3 观察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构成
    2.4 观察组患者常见病原菌的抗生素药物耐药情况
    2.5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6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开放性骨折手术感染患者的感染特征、病原菌及耐药菌分析
    3.2 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细菌感染危险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仪器与试剂
    1.3 肠球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4 药敏试验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标本分布
    2.2 粪肠球菌耐药率的变化
    2.3 屎肠球菌耐药率的变化
    2.4 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平均耐药率比较
    2.5 尿液标本与非尿液标本来源肠球菌耐药率比较
3 讨论

(9)136例糖尿病足创面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2.样本采集
    3.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入选病例基线资料分析
    2.糖尿病足病病情分析
讨论
    1.糖尿病足感染的特点
    2.糖尿病足病原菌培养的特点
    3.药敏分析
    4.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355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高危人群的肠道VRE筛查及耐药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肠道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机制、筛查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肠球菌耐药现状和药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安地区禽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D]. 刘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王丝雨. 大理大学, 2021(09)
  • [3]基于阴阳辨证的糖尿病足溃疡病原学及敏感抗生素分布规律探讨[D]. 李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细菌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斯莹.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5]多重耐药菌在新生儿及儿科病区的分布、迁移与发生的危险因素[D]. 肖菲.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6]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D]. 刘亚飞.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7]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的细菌感染调查研究[D]. 王倩倩. 青岛大学, 2019(01)
  • [8]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J]. 高杰英,王缚鲲,顾江,陈晶,高鹏,郭萌,王佳钰,程琰.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9(11)
  • [9]136例糖尿病足创面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药敏分析[D]. 杨熹. 苏州大学, 2019(04)
  • [10]355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高危人群的肠道VRE筛查及耐药相关性分析[D]. 彭一敏. 川北医学院, 2019(04)
肠球菌耐药状况及药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