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陆敏敏

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启东 226200

【摘 要】目的:研究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实行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2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16)以及实验组(n=16),参照组老年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老年患者予以康复护理,观察对比经不同护理后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后小腿周径(36.25±1.01)cm、护理总有效率93.75%显著优于参照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后小腿周径(33.25±0.96)cm、护理总有效率62.50%,P<0.05且对比差异显著,形成对比意义。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肢体功能,值得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老年脑梗塞;肢体功能恢复;影响效果

脑梗塞是因血管内膜损伤、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老年疾病,存在比较高病死率与致残率,患者发病之后肢体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与智力水平,对患者日后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现对本次研究的32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诊治的32例样本均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中选取,经MRI、CT检查之后均已经被确诊,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精神疾病、意识障碍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予以组别均分,每组患者例数为16例,参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8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60岁,中位年龄为(70.23±5.23)岁;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9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61岁,中位年龄为(71.25±5.54)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基础信息差异不显著且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结果予以营养支持,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及微循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清洁患者皮肤,辅助患者被动活动关节。氧气吸入,缓解老年患者脑细胞环境,给予老年患者维生素与蛋白质丰富的流质食物,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给予老年患者卧床康复训练,以便于维持患者肢体功能位,依据床上活动实行被动运动,避免患者肢体功能退化或者关节变形,每次活动30分钟,每天2`3次,避免过度活动增加颅内压,预防发生并发症。(2)在恢复患者肌力之后,开始进行床边锻炼,从床边站立、辅助行走以及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干预,如行走训练、平衡训练、坐位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认知功能训练,采取汉字快速比较、数字鉴别、汉字旋转、双字词认知等方式来提升患者认知功能与智力水平。语言训练,患者发病后需要予以尽早语言训练,刺激患者面部肌肉,随后进行单字、发音、词组等训练,必要的时候可以依据表情、手势来辅助训练,随后提升患者听说读写能力,辅助患者尽早恢复语言功能。坐位训练,护理人员辅助患者扶床栏坐起,随后独立坐起,从背靠姿势逐渐变为独立坐。行走训练,指导患者从抬腿、辅助器行走、原地踏步、独立行走等,需要循序渐进。平衡训练,从向前看、向侧方看、看天花板等方式做平衡训练,抬健肢,捡东西。

1.3 观察指标

老年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可以自理生活与工作,患肢肌力提升程度超过5级为显效;老年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基本可以自理生活,患肢肌力提升程度超过3级为有效;老年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不能自理生活,患肢肌力无变化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诊治的32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临床数据,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经对症护理之后护理总有效率取率(%)的形式表示,实行X2检验,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经对症护理之后小腿周径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存在对比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护理总有效率

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2.50%,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且P值<0.05,统计学分析对比意义存在。

2.2 分析对比老年患者小腿周径

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前小腿周径(37.25±4.23)cm、护理后小腿周径(36.25±1.01)cm,参照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前小腿周径(37.89±3.65)cm、护理后小腿周径(33.25±0.96)cm,经t检验分别为0.4582、8.6117,护理前数据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分析意义。护理后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小腿周径差异显著且P<0.05,形成对比意义。

3 讨论

脑梗塞是多发且常见的疾病,老年人是该疾病高发人群,随着CT、MRI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诊断脑梗塞疾病率也随之提升,但是也有不少患者发病后出现严重后遗症,影响生存质量。患者发生后遗症的概率大约为60~80%[1-2],其中15~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促使患者不能自理,提升患者以及家庭心理与经济负担。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功能障碍,可能引发血管性痴呆与抑郁,经资料显示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提升脑神经可塑性,恢复患者认知功能、学习能力以及记忆水平。老年脑梗塞是因生理功能不断降低引发的疾病,因老年患者自身能力比较差,继而不能自然恢复自身功能[3-4]。脑梗塞可能引发老年人出现继发性障碍与自身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痉挛、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肌肉萎缩、肩关节半脱位、关节变形等。在临床护理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判断是否恢复达到标准为运动模式正常协调情况,想要随意协调运动,仅仅只是对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予以康复理念可以提升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或者重新组织能力,再生部分神经元,所以,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予以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运动模式,恢复患者肢体功能[5-6]。

经笔者不断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后小腿周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且P均<0.05,形成对比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在临床护理老年脑梗塞患者中采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发生继发性障碍的几率,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俊英.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37-238.

[2] 蔡美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5):513-513,514.

[3] 王丙华.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4(13):312-313.

[4] 吴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2(27):48-49.

[5] 刘威,张千,颜秋媚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4):31-32.

[6] 黄美.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118-119.

论文作者:陆敏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陆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