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及护理策略论文_陈茜

陈茜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10例,按照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单纯脑血压行脑出血对照组(n=126)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实验组(n=84),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0.00%(84/2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例特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D评分。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几率较高,风险因素较多,应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以实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预防。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因素;护理

Factor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nd Nursing Strateg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and to formulate relevant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21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were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erebral hemorrhage control group (n = 126)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 = 84)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and the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point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was 40.00% (84 / 21). 0)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ncluded age, cerebral hernia, case characteristics, location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lood glucose level, cerebral hemorrhage volume, and GCD score. Conclusion: the probability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is higher and the risk factors are many.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should be done well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upper digestive tract hemorrhag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nursing care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003-02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非外力作用导致的脑实质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且可能并发其他疾病,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体内的有效循环压力将难以得到维持,进而容易造成脑部血氧供应的严重不足,不光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加大了患者的风险,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做好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1]。为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10例,按照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单纯脑血压行脑出血对照组(n=126)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实验组(n=84)。实验组中男55例,女29例,年龄46~80岁,均数(57.4±6.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78例,女48例。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订了同意书。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脑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实验组患者呕吐或鼻胃管引流出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胃内容物,便潜血试验(+),且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在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之后。排除标准:排除合并重大脏器疾病、血液疾病,免疫缺陷、特殊生理时期,临床资料缺失,伴原发性胃部疾病且未治愈,近期服用过影响本次研究药物患者[2]。

1.3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设定年龄、性别、是否脑疝、有无病例特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D评分等为本次研究风险因素,按照两组患者的人数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分析所得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4观察指标

设定危险因素调查标准,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脑疝、有无病例特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D评分进行统计,调查表由两名医师与两名护理人员一同进行采集,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情况

该210例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发生率为40.00%(84/210)。

2.2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认为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例特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D评分 是诱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仍然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较大不良影响,且伴随较多并发症,不利于预后工作的有效开展。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也可称之为应激性溃疡,在患者出现脑出血后,其机体应激系统将会对此产生代偿反应,该情况下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粘膜小血管将处于剧烈收缩状态,由于粘膜缺血,可能引发胃部糜烂与溃疡,除了胃部出血外,常伴有呕血、黑便等症状,预后难度较大,患者容易由此而死亡,为此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时非常有必要的,为后期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例特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D评分均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在年龄方面,60岁以上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较高,考虑为老年患者血液粘稠度大幅度增加,且普遍血管存在一定的硬化问题,在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时,患者由于胃部微循环血液灌注不够,其消化道修复能力大幅度降低,进而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在脑疝方面,在患者发生脑疝后,其应激系统将出现强烈反应,胃部粘膜屏障由于缺血可出现坏死,进而氢离子将进入粘膜下层,通过对肥大细胞的刺激,将容易导致胃酸的持续增加,可直接造成粘膜进一步受损,进而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3]。从病理特征上看,患者在受压后可能出现引发应急反应,其作用机理与脑疝相同。脑出血位置则能够确定颅内压的改变情况,对脑室与脑干部位出血患者,其在出血后脑脊液的循环将严重受阻,血液凝固的速度将加快,由于颅内压强增加,可造成下丘脑受损,进而引发严重的应激反应,且脑干位置是调节应急系统的重要中枢,如出现损伤,可造成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导致胃部糜烂的进一步扩散。血糖升高不光会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还会导致患者血糖水平的增加。有研究表明,血糖水平与出血体积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由此在护理中需要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关注。GCS评分可实现对患者昏迷程度的有效评估,其分值与患者率内压强呈现为负相关,且分值越低,代表患者脑部受损约为严重,继而可通过影响胃肠功能与胃粘膜血氧供应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由此可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较高,且风险因素较多,故有必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

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对患者的风险因素评估工作,患者入院时需要仔细循环患者的过往病史,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特征以及病理特征,如为高龄患者,有必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对存在脑疝风险患者应做好24h动态血压监控,如存在异常情况,应该及时上报给医师,做好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工作。如患者脑出血量较多,应该及时补充血容量,并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水平。为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有必要禁食2d,后给以低糖的碱性食物,以此在维持血糖稳定的同时,中和胃酸,促进粘膜愈合,必要时可插入胃管饲食,或可采用质子泵阻断剂或H2受体阻滞剂保护胃黏膜。如患者呕血量较多,应做好呼吸道与口腔清洁工作,防止呼吸道阻塞引发患者窒息。如患者昏迷,需要维持去枕头偏向一侧体位,并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插入胃管辅助,如出血严重,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补液。如患者出血量少,建立1组静脉通路即可,如出血量较多,则需要建立两组或两组以上,并尽快配血,及时进行补血,促进患者体内血液的正常循环,同时应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控制好输血量以及输血的速率[4]。另外,有必要做好对脑水肿的预防工作,避免出现脑疝,减少对患者脑补的损伤,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大小与光反情况,脉搏、血压及昏迷程度等,并及时告知医师。为降低患者胃部出血量,可遵医嘱于胃管内注入凝血酶,或可静脉输入奥美拉唑或立止血等,通过去全身与局部使用止血药,减少出血量。对已经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要做好对患者出血量及临床表现的记录。考虑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液循环不佳,故需要定期辅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并做好对受压位置的按摩工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患者排便后,需要采用温水搽洗干净,并涂上适量的滑石粉。另外,由于呕血、黑便等症状较为严重,故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慌,焦虑等不良情况,并容易出现被服脏污或空气腥臭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患者的关系,在被服脏污后及时更换,同时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避免恶性刺激,同时允许患者家属陪伴,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此外,考虑到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危及时可能需要进行抢救,故应该及时准备好抢救所需要的设备,提高护理人员的抢救技能,确保在危及患者生命时,可及时进行抢救,以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几率较高,风险因素较多,年龄、是否脑疝、有无病例特征、脑出血部位、血糖水平、脑出血量、GCD评分等均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为此有必要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以实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预防与护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春弟, 杨惠珍, 王玲. 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刊, 2013, 48(3):95-96.

[2]帕提曼&#;艾山.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84):78-78.

[3]贺春兰, 胡光宏.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31):19-20.

[4]贺春兰, 胡光宏.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31):19-20.

论文作者:陈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及护理策略论文_陈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