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问题研究论文_尚美辰

全球化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问题研究论文_尚美辰

(哈尔滨商业大学)

摘要:全球化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与趋势,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对爱国主义的挑战和对民族文化的侵蚀。全球化既对作为民族文化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对民族精神的发展造成挑战。20世纪以来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就是全球化,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没有振兴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空前扩大,中华民族精神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一是要努力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全球化进程;二是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主体意识;三是要立足于本民族与世界的发展大势,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自主创新。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精神;重大意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和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感情,它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一条主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几千年来各族人民就是以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作为纽带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是由民族传统文化孕育的。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是其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世界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精神理念是一种文化的深层性内容,相应地,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等多种功能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否具有健康、优秀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生存力、发展力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只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整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

二、全球化下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重大意义

1.全球化下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方法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利用好全球化为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提供的历史性机遇,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从容应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努力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将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全球化进程。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首先,要以博大的胸怀,虚心地从世界民族精神之中汲取营养。世界很多民族精神之中的优秀精神品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突出内容,或者是中华民族精神所不具备的,如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法治精神等,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之中还相对欠缺,是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其次,在坚持“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也应提倡“送去主义”,努力把中华民族精神推向世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中华民族精神推向世界的好处并不只是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而且也有利于弘扬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塑造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在世界的良好形象,从而保证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新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持民族精神的民族主体意识必须继承民族精神的传统优秀精神品质。民族精神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稳定、连贯的东西,是民族精神独立存在的深层依据。

民族精神的培育必须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这种结合在当前表现为民族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结合。这种结合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民族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坚持民族精神自主创新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意味着同时实现了民族精神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及民族精神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2.全球化下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事业。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且目前经济、文化都还比较落后,没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没有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的精神,没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复兴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必经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民族精神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而且它具有的强烈感召力和推动力,可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成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状况。综合国力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精神等实力,以及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综合国力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都还比较落,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确实还有很大差距。要尽快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尽快改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都还比较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高昂的民族精神来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提高及其作用的发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以更加强大的形象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夏伟东:《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伦理学研究》,2004,(6)。

[2]顾海良,沈壮海:《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3, (4)。

[3]周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载《高校理论战线》,2004,(2)。

[4]姜素芹:《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载《泰山学院学报》,2004,(4)。

[5]于海:《民族精神的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载《思想•理论•教育》,2004,(12)。

[6]赵存生:《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载《高校理论战线》,2004,(2)。[42]

作者简介:尚美辰(1992-),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法学硕士,就读于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文作者:尚美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全球化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问题研究论文_尚美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