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寓言教学的有效指导_寓言论文

小学低年级寓言教学的有效指导_寓言论文

小学低年级寓言教学的有效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寓言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有许多寓意深刻的寓言,它作为小学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和其他诸如童话、儿歌、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教学一样,存在着共性,但也有其个性,也就是说存在着独特的教学原则。那么,小学低年级寓言教学又应该注意哪方面呢?下面,笔者以《狐假虎威》一课为例,谈谈在寓言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抓住主线,贯穿始终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是主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如何当好这个主导者,把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寓言的主线,引导学生沿着这条线索去感悟文本中的词句,再现文本中的生动形象,从而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我就牢牢抓住“狐狸的狡猾”这条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到文中找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句。学生边读文本边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也就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如有学生通过朗读,认为“骨碌一转”这个词语能说明狐狸的狡猾。理由是:这只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坏主意就出来了,它的坏脑筋动得可真快呀!还有学生认为:如果有人知道自己撒了谎,一般都只想赶快溜走。可是这只狐狸却还敢带着老虎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地到森林里去走一走,真是狡猾透了……学生顺着这条主线,通过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照文本中狐狸的一言一行进行解读,多角度地再现了狐狸的狡猾。同时,在揭示寓意“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时,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狐假虎威”中“假”就是“借”的意思。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巧妙地抓住寓言的主线,引导学生顺着主线去解读寓言时,学生会主动地去感受寓言中生动的形象,进而深刻地体会寓言揭示的道理。

二、读读演演,感受形象

寓言故事中往往存在一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只有当学生对这些艺术形象有了真切的感受时,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寓言的生动、有趣,领悟到寓言深刻的教育意义。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感受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应该根据故事内容,采取相应有效、生动的教学方法。

低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在指导学生感受寓言中生动的形象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读读演演”。如《狐假虎威》中第7自然段讲述的是狐狸带着老虎朝森林里走去的情境,也是要求学生表演的内容。在指导学生感受老虎这一形象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是指导读。我先这样问学生:“跟在狐狸后面的老虎还是平时威风凛凛的老虎吗?”

“不是的,已经被狐狸蒙住了,正在东张西望呢?”学生回答。

“那么,谁来读读表示老虎动作的词?”

“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学生的朗读不像原来那么响亮了)

“你读得很好!如果能把语速再放慢点,加上一点表示怀疑的语气就更好了,谁再来读?”

“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学生的朗读中有了一些表示怀疑的语气)

“读得太好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听得出,学生已经通过朗读,把老虎半信半疑的样子表现了出来。

二是指导演。我分两个步骤来指导:首先指导“东张西望”。我这样问:“跟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是怎样走的呢?”学生立刻做出了东张西望的动作,可是动作速度快了点。我边模仿他们的动作边问:“动作这么快的是什么动物呀?”学生都笑了,说是猴子。“那么老虎的‘东张西望’应该是怎样的呢?”我继续问。立即有学生举手要求来做老虎,把动作速度放慢了,演得很到位、逼真。我顺势进行“半信半疑”的指导,问这位学生:“老虎,你为什么要东张西望呢?你想看什么呀?”学生回答:“我想看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像狐狸所说的那样,看到它都逃跑了?”“你是完全相信狐狸的话吗?”“不是的,我是有点相信,有点怀疑的。”“所以我们在演老虎的时候,脸上应该有点怀疑的表情,谁来做?”学生在表演老虎的时候,不仅有了肢体动作,而且还皱着眉头,眨巴着眼睛,一副怀疑的表情。

学生通过读、演两种方式,把“老虎”这一形象体会得很到位。其实,学生读得好、演得到位,是建立在学生对故事中各个形象的理解的基础上的。同时,好的表演又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生动的形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揭示寓意,认识寓言

每个寓言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揭示寓意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潮。只有把寓意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发挥寓言真正的教育作用。揭示寓意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发挥寓言特有的教育作用。

揭示《狐假虎威》的寓意时,可让学生扮演小动物,让他们大声地把真相告诉老虎,用这样一个简单而顺畅的形式让学生明白:“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的寓意,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寓意,我这样问学生:“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电视里,你有没有见到过像狐狸这样借着别人的威风吓唬人的现象呢?”“我看到过《小兵张嘎》里的汉奸,他们借着鬼子的威风,欺负我们中国人。”“我们小区里的××,他借着他哥哥的威风欺负其他小朋友。”……学生根据课文,联系自己看到过的电视、生活中的相似现象,纷纷举手发言。“是呀,像这样的借着别人的威风吓唬人的行为,也叫做‘狐假虎威’”。

最后,我又用一句简单的话告诉学生:像《狐假虎威》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文章叫“寓言”。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明白什么叫“寓言”,认识了寓言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

四、课内提效,课外延伸

如何“向40分钟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我认为,要提高寓言教学的效率,关键在课堂上。教师要牢牢抓住寓言的主线,采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寓言中生动的人物形象,领悟寓言所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并且将其引申到我们的生活中。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得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进行补充阅读。我用开书单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寓言》和《伊索寓言》两本经典书籍,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寓言主线,感受寓言中生动的形象来体会寓意的方法阅读寓言。其实,介绍这两本书只是一个开始,在此后的两三个星期里,我发现班级里出现了一股“寓言热”,班级中几乎人手一本寓言故事书,课间还听到学生“唧唧喳喳”地给同学介绍自己读到的寓言。为此,我特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和从寓言中明白的道理。学生交流的热情和从寓言中受益之多让我吃惊,特别是他们能将从寓言中明白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并且许多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生的语文学习绝不能止步于课堂,更应该放眼于课外。但课内和课外阅读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课内的教学应该给课外阅读提供方向,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逐渐从被动读书变为主动读书,对语文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课内提效”。

寓言有它独特的教学特点。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其特殊性,有效指导学生感受寓言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感悟其中深刻的道理;课后,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的阅读方法进行相应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发挥寓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标签:;  ;  

小学低年级寓言教学的有效指导_寓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