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的教学设计论文_吴胜果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的教学设计论文_吴胜果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三中学吴胜果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的教学,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新课改体育教学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建构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的教学,使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的教学呢?

1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1.1 基本理念。教学方案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有效地学;变过去的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学生自觉、自主的主体体育,使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为可持续学习创造条件。

1.2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

1.2.1 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必须考虑到环境条件和学生实际。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五大学习领域目标,比较具体的、直观的提出。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要求变为可以观察的行为特征。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

1.2.2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统领下,可以自主选择,但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贴近学生实际,既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又要考虑以学生的自身要求,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民间(乡土)体育和生活体育的内容。同时要考虑学校实际、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

1.2.3 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策略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教师应在不断改进教法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主权,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注重适当的“放”,避免过严的“管”。同时,教师应有意设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想动、爱动、会动和会练、会判、会赏的自我健身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 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教学组织形式是达成教学目标、保证体育课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切不可千篇一律。有个别教师感到某一种教学模式比较新型有效,就不顾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照搬照抄,结果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提出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教师要积极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改变学习环境、创设情境等方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点拨、引导下给学生以自由想象、练习、自我表演、展示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相互观摩、欣赏、评价、交流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积极思维、积极琢磨、练习、尝试、体会,逐步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被动到主动、逐步形成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2.5 创设可持续学习条件。教师在保证每节课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锻炼身体的方法与习惯,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已学知识、技能的拓展与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课外体育的要求:一是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布置适当的体育课外作业;三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

2 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的教学设计的策略2.1 运动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运动技能不但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重要目标,而且是达成其它学习目标的基本途径。如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北师大学者贾齐老师提出了“曲线式教学”的构想,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境或运动课题,学生表面上看是循着一条曲线学习技能,导致了运动技能获得效率方面的损失,但是这种损失在另一方面,却通过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的实现得到回报。“曲线式教学”为改变传统的传授教学方法,为“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弘扬。也为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

2.2 拓展和改造过时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材时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在教学中引进软式排球运动作为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取不同重量的软式排球,同时规则也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当因传球不好而使比赛经常中断,可以采用球一次着地后再击球的方法;也可以一个人连击两次球。在技能学习上,先从比赛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赛理解技术的意义,并自然地掌握技能;当学生的技能没有明显提高时,就通过改变规则的方法对学生技能进行诱导。场地可用羽毛球场地来进行比赛和教学,网高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使不擅长运动的学生也能愉快的运动起来,并且体会到人与人、队与队在运动中的关系及规则的意义等。

论文作者:吴胜果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的教学设计论文_吴胜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