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_月球探测器论文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_月球探测器论文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发展论文,客观论文,规律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空间生产力有其自己的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空间生产力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表现在空间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指向性、加速性和国际性四个方面。作者认为,只有遵循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空间经济(太空经济),才能把空间(太空)逐步建设成为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天堂”。

【关键词】空间生产力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空间生产力同生产力一样,其运动发展的过程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生产力有其运动发展的规律,空间生产力也有其自己的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认为,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空间生产力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类发展空间生产和空间经济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空间生产和空间经济是空间生产力规律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条件;有空间生产和经济存在,就必定有空间生产力规律存在并发展作用。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概括为继承性、指向性、加速性和国际性。

一、空间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空间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发展,是生产力在人类征服空间和利用空间的活动中的表现;一是空间生产力自身的继承和发展,即空间生产力在人类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活动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都是人们以往活动的产物,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因而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的限制;现实的生产力只能是过去的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而不可能跨越以往的生产力。①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生产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自然的和非自然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布局状况不同,经济效果就大不一样,于是就有了生产力空间布局理论。所谓生产力空间布局,也就是生产力诸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研究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空间布局资源。由此形成的空间生产力,是整体上的空间生产力的一部分。就平面空间而言,由于许多自然的生产的要素都在空间占有一定的位置,那末它们和许多非自然的生产条件如基础设施方面的条件(能源、交通运输及通讯设施状况)、市场、劳动力素质、机器设备的水平等的组合状况、及企业的位置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平面空间生产力。

就立体空间而言,立体空间生产力体现在建筑力学、材料科学、建筑学以及企业和生产要素在立体空间的组合状况等方面,它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在对工地资源的节省,运费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节省上,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产生空间科学技术。而没有空间科学技术,人类就无法进行征服外层空间的任何活动。人类可以在外层空间进行并且愈来愈大规模地进行造福于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从而形成外层空间生产力,这种非常而又非凡的活动和力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就在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生产力是空间生产力的基础,空间生产力是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空间生产力发展的继承性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空间生产力的继承性还表现在空间生产力在人类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活动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种发展在近200年来,突飞猛进,成就辉煌。

例如,立体空间生产力形成并获得迅速发展。几百万年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主要在平面空间进行。近200年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人类大大地拓宽了自己活动的领域,广泛地、全方位地开发利用地上立体空间和地下立体空间、海上立体空间和水下立体空间,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缓解了由于人口剧增所造成的居住空间狭窄、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困难和矛盾以及食物供求的矛盾。

再如,物质的空间生产力获得飞跃性发展。拿开发利用空间中的能源来说,我们的祖先只知道用阳光聚焦以点火,而如今,世界上已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单位从事太阳能的研究工作。一些国家已初步形成太阳能工业,仅在美国,太阳能厂家就有1000个。再以人类征服宇宙空间为例。人类征服宇宙空间的活动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反映了作为空间科学技术的关键性成果最简单的飞行器热气球升空的划时代意义。此后,火箭的研制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航天飞机的制造和发射成功、载人空间站等,这一系列航天器的研制和发射成功以及重大航天计划的实现,充分证实了空间生产力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二、空间生产力发展的指向性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指向性有双重含义。一是指空间生产力基本要素作用方向的三维性。空间生产力的对象性要素、工具发生要素和主体性要素(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是空间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它(他)们各自的存在和运动都具有三维性。例如,空间生产的对象既存在于地球的表面空间,又存在于其表层空间之上的空间(如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和其地下空间;由此决定了空间生产的工具的作用和主体的作用的位置确定和方向具有三维性。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指向性的另一含义是指空间生产的细胞单位在任何一种天体(这里主要指的是地球)的平面空间或立体空间,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所进行的还位选择和空间组合具有指向性。例如从企业在平面空间的布点来看,有的是原料“指向”的,有的是市场“指向”的。就原料“指向”而言,企业定位的选择,对于有些企业来说,靠近原料产地是十分必要的。就市场“指向”而言,有些企业的定位选择,则把靠近市场作为思考的主要之点。再从企业在立体空间的组合来看,这种集中组合的方式和布局打破了长期以来企业在平面空间布点的格局,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把若干与最终生产同一种产品有直接联系的企业集中在同一立体空间里,必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空间,降低产品的成本。据香港实业家黄力山测算,这种组合和密切的联系,将使产品成本降低20%左右。②只带有“可能性”,而并不是确定无疑的。因为,这种微观布局和微观布局之间或中观布局和中观布局之间可能发生“产业同构”(或叫“区域同构”)现象,也可能这种微观或中观布局和客观布局发生矛盾。换言之,在微观或中观布局上效益是好的,对客观布局来说则可能是不利的,甚至有害的。我国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巨大浪费,便是这种企业的微观或中观布局同客观布局的矛盾的表现。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企业在平面空间的布点和在立体空间的集中的格局时,一定要同客观经济的需要协调一致。

三、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加速性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加速性,是指空间生产力的发展呈现一个越来越快的趋势。

以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例。自18世纪后期有了空间技术的萌芽以来,短短二百年间,空间科学技术获得了惊人的高速发展。从最简单的飞行器到火箭和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从人造卫星的发射到载人空间站的升空;从登月计划的实现到开始征服更遥远的星际的征程……所有这些充分说明,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人类征服宇宙空间的能力不断增强。许多空间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重要实践,都是战后40多年间的事情。

从世界上各空间大国进行空间竞争的计划、为此所作的努力和频繁进行的实验看,空间科学技术在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还将获得飞速发展。我们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空间大国,纷纷行动,从事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全面地探索开发宇宙太空的豪迈事业。

例如,人类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征服月球的行动。自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以来,距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人类为了进一步探索月球、开发月球,掀起了第二次探测月球的新高潮。日本决定由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设计、研制新型“月球-A”探测器,对月球作全面调查,探清月球的内部结构,为在月球上设置多个观测站、组成观测网服务。美国利用40克由“阿波罗”宇航员在70年代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埃研制具有抗原子辐射和防水性能的水泥。根据这一研究成果,美国宇航局决定就地取材,建成第一个月球建筑物。美国为了对月球进行探险和开发,还正在积极研制各种适合于月球上使用的交通车,已研制成功的有:月球摩托车、火箭车、双座多用途高性能车、客货两用车、月球拖挂车等。

1978年以来,我国继美国、前苏联之后,涉足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科学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项目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我国已利用卫星进行300多个项目的试验,搭载了砷化镓晶体炉、工程细胞、藻类、作物种子及一些动物,均取得了满意的试验效果。进行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科学试验,不仅对新材料的研制生产、合成新药、改善传统的农作物栽培方式等有重要意义,还为将来中国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总之,从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人类将节奏更快地、规模更大地进行太空探测和太空实验活动。这个时代,将是空间科学技术龙腾虎跃、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空间科学技术迅速地、大量地转化为空间生产力的时代。

为什么近200年来空间生产力出现一个加速发展的趋势呢?主要原因是: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空间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如前所述,空间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发展,是生产力在人类征服空间和利用空间的活动中的表现。生产力的发展和加速发展,必然会促进空间生产力发展和加速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为空间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智慧支持。空间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技术和空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是空间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定能够促进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极大地促进空间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空间科学技术发展大大加快了。由于空间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星际探测器等形形色色的航天飞行器相继出现,是空间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为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大量需要研究的新课题,进而促进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已经出现的星际飞行学、空间工程学、空间生态学、宇宙生物医学等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外,还有可能出现诸如空间微重力学、空间经济学、空间生产力经济学、空间运输经济学、空间经济管理学、空间环境学、空间植物学、空间生物学等一大批空间科学学科。这些崭新的空间科学学科的出现,必将推动空间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四、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性

浩瀚的宇宙空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征服宇宙空间是人类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绝非一国所能为之。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多国联合行动,并且一代一代地坚持下去。宇宙空间和开发利用宇宙空间资源的每一个行动,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各国由利益的需求所引发的探索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设想、设计、手段、举措和行动,无不融合了世界各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积累。显然,由此形成的空间生产力是一种国际的空间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没有国家界限和民族界限,它属于全世界。

空间生产力的形成具有国际性。人类在短短的200年航天史中,空间生产力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是各国献身于航天事业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坚持不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天,能够把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等空间飞行器送上太空的有着巨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俄国、美国、罗马尼亚等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反复试验而最终研制出来的。

其实,最原始的火箭早在13世纪我国就已出现了。古今火箭在复杂程度上、控制方式上和推力上虽然相差甚远,但其制造和运行的原理却是相同的。人类能够窥见太阳系行星的真面目,获得大量的资料,也是自60年代以来各国共同探测的结果。从60年代开始,原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了一系列行星探测器。原苏联对金星的探测非常积极,发射了10个探测器。美国对火星的探测花了较大功夫,也已开始了对木星和冥王星的探测活动。如前所述,除美国外,日本也早已着手实施火星探测计划,中国和俄罗斯科学家正在合作实施“火星-96”探测计划。在卫星通信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各国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目前,“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供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V”和“国际通信卫星-IVA”两组卫星,承担了40%的全球通信业务。

空间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国际性。随着人类探测和征服宇宙空间活动的升级,随着人类一步步逼近太阳系乃至银河系的星体,对空间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资金的投入量越来越大。许多空间活动既需要连续地进行,又需要不断地扩大规模,只能通过集中较多的科技力量和资金,才能完成。总之,大规模的空间活动要求空间科学技术社会化、国际化,而空间科学技术社会化和国际化又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广泛交流,相互配合,直至采取联合行动。这就可以形成规模更大的征服空间的集合力、国际力。所谓空间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国际性,便是这种集合力、国际力在空间活动中的表现。日益广泛的空间合作正在创造着这种集合力、国际力。如前所述,目前一些国家正在联合探测或准备探测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再如,由于欧洲的两大航天项目——“海尔梅斯”航天飞机和“哥伦布”空间站——在财力和技术上有风险,欧洲的航天部长所达成协议,决定扩大同其他国家的合作。首先是德国和日本的合作,研制和发射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小型返回式航天舱。航天舱由德国制造,发射航天舱的运载火箭由日本负责。航天舱计划于1994年春在日本南部的鹿儿岛发射,在此后的几年里,航天舱还将发射几次。③还有,清除“太空垃圾”也需要各国通力合作。目前宇宙空间中各种人造物体的废物已有7500吨之多,还有大约950万个大小不等的残片活动带来无穷无尽的隐患。④这就需要各国共同研究解决如何清除这些“垃圾”的问题。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只有遵循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空间经济(太空经济),才能把空间(太空)逐步建设成为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天堂”。

本刊收到稿件时间:1993年8月11日。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7-478页。

②李正杰、武清月:《立体工业-香港实业家黄力山辟出工业发展新径》(上、中、下),1991年10月8日、9日、10日《经济参考报》。

③1992年3月31日《经济参考报》。

④《飞碟探索》1991年第6期。

标签:;  ;  ;  ;  ;  ;  

空间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_月球探测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