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观察及临床救治分析论文_文碧荣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 外科 421000

【摘 要】目的 分析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观察及临床救治。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100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行常规救治和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基于此实行临床外科急救治疗与针对性监护,对比两组救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入院到急诊时间、急诊室潴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提供临床外科急救治疗与针对性监护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缩短患者救治等待时间,可为患者临床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有助于保证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部创伤;多发伤;观察;临床救治

多发伤是急症临床常见的一种伤痛病症,主要是由于同一伤因导致患者2处及以上的器官、解剖组织遭受创伤而引发,而腹部是多发伤常见的一个损伤部位,其损伤原因与重物砸伤、高处坠落、交通意外等有关,且具有病情危重、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损伤严重者极易出现低血氧症、休克等情况,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为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提供系统化、针对性的临床救治和监护,从而有效抢救患者生命,避免创伤危急患者生命,促进患者预后康复[1]。此研究选取100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分析其观察及临床救治,具体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100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年龄大小15—75岁,平均年龄(43.81±12.43)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创伤原因:锐器刺伤4例、交通事故伤36例、其他伤10例;研究组50例:其中女患10例、男患40例;创伤原因:锐器刺伤5例、交通事故伤38例、其他伤7例;年龄范围17—72岁,年龄均值(42.92±11.84)岁;纳入标准:知晓救治内容,且自愿参与实验同意书;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临床检查均符合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诊断标准者[2];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症者;发生药物过敏者;认知功能不全或存在精神疾病者;神经系统或血液系统异常者[3]。两组患者在诊断方法、创伤位置等一般资料上无比较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救治和护理,即为患者提供止血、抗感染、血容量等急救处理,同时根据患者创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临床外科急救治疗与针对性监护,具体内容:①急救期间,需实时评估患者,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并事先与手术室、病房进行联系,准备好抢救和急救准备措施,必要时可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同时指派专人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性;②在现场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维持清晰思路,准确配合现场急救,防止现场出现意外事件,同时在抢救期间,需要实时监测、观察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在进行交接时,需要详细交代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各项数据,防止浪费交接时间,为患者抢救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另外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整体评估,保证抢救顺利进行;③由心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安抚患者情绪,防止家属情绪过度激动影响到患者急救工作,同时需要为患者提供补液、输血等治疗,另外需要给予患者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针对血气胸者,需要提供持续吸氧治疗,严格控制吸氧速度2L/分钟,并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保证血氧饱和度>95%;针对骨折者,其通常具有较强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事先采用固定带固定患者骨折部位,以此防止骨折移位,减轻患者疼痛感,必要时可为患者提供药物镇痛。

1.3评估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其中包括入院到急诊时间、急诊室潴留时间、生存率、致残率等[4]。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整理两组救治效果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表示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检验行x2,当P<0.05时,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下表1得出,研究组患者入院到急诊时间、急诊室潴留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经救治后生存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而致残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表1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对比(x2/t)

3 讨论

多发伤主要是由于同一伤因导致患者2处及以上的器官、解剖组织遭受创伤而引发,而腹部是多发伤常见的一个损伤部位,其损伤原因与重物砸伤、高处坠落、交通意外等有关,且具有病情危重、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损伤严重者极易出现低血氧症、休克等情况,同时伴随着躁动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而危害到患者身心健康[5]。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汽车数量不断增多,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发生率出现逐年增长现象,为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最佳的抢救效果,需要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提供针对性、优质的临床救治和监护措施,而临床外科急救治疗和监护是当前临床救治多发伤常用的一种手段,以此给予患者合理的现场急救,大大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为患者临床救治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时预防和减少患者感染等并发症,且可以针对患者合并症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治疗,可避免反复多次腹腔穿刺对患者身心造成的损伤,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致残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入院到急诊时间、急诊室潴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救治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为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提供临床外科急救治疗和针对性监护的效果较显著,不仅能大大缩短患者急救等待时间和救治时间,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有助于降低致残的可能性,可及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晓丽,赵成进,张华丽,et al. 一体化模式结合乌司他丁在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观察[J]. 河北医学,2016,22(3):364-366.

[2] 李科,张雷,徐世伟,等. 1例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成功救治体会[J]. 创伤外科杂志,2017,19(10):796-797.

[3] 孙凌江,王振杰. 损伤控制外科策略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2):233-235.

[4] 邱兆磊,王振杰,纪忠,et al. 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一体化临床救治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99-100.

[5] 张荣,刘咏芳,戴慧芳,et al. 创伤严重度CRAMS评分对多发伤患者心脏损伤的评估价值[J]. 浙江医学,2015,37(16):1350-1352.

论文作者:文碧荣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观察及临床救治分析论文_文碧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