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背景下初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忽视的条件因素论文

校企融合背景下初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忽视的条件因素论文

校企融合背景下初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忽视的条件因素

涂俊梅(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摘要: 教师、监管者、学生及相关利益主体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影响本科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或者间接因素上诸如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管理水平及监管制度的完善这些直接因素上,很少考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条件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认同感、高等教育文化氛围、学校的知名度、社会风气等构成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条件因素,即虽然众多直接及间接因素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正面或者负面影响作用,但这些影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某些至关重要的条件因素。

关键词: 教学效果;条件因素;课堂教学;校企融合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弱,中国高等教育亟需改革。课堂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水平。而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也受到了社会各界最多的批评,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批评意见也不同。其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关于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意见最为对立。

学生认为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是他们厌学的主要因素,老师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课本知识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脱节,认为从课本知识上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大多数老师讲课就是照本宣科,无法引起他们认真听课的兴趣。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讲的课本知识与他们手机中的手游、电脑中电子游戏以及其他课外活动相比过于枯燥乏味。于是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偷偷地看视频、玩游戏,玩社交媒体,有些学生甚至直接逃课。

而老师则认为课堂教学效果差的主要责任在于学生。教师认为高等教育扩招导致了学生素质的下降,又加之学生所受到的外界干扰越来越多,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及专注能力都显著下降,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下降。

另外,企业界也对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存在颇多怨言,他们在招聘中很难招募到合格的人才。企业界对于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评价相对客观。他们认为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学生、监管机构及社会价值导向都难逃其咎。

尽管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的看法非常不一致。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已经引起相关利益主体的不满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已经产生了诸多负面效果,企业招募不到合格的人才,导致人才招募和培训成本增加;国家每年向高等教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却在不断下降。已有研究主要论述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前置因素和课堂教学效果下降可能带来的后果,很少讨论那些前置因素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下降所依赖的调节。本文重点讨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条件因素。

(2)高等教育文化氛围。与(1)中论述逻辑类似,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文化氛围也调节了学生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影响关系。我们同样可以给出以下命题:

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条件因素

乘客在TVM设备上选择车站信息后,TVM设备通过ACC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二维码数据,并在屏幕上展示二维码,乘客用第三方支付APP扫码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ACC向TVM设备发送出票通知,TVM完成出票。ACC采集TVM设备上传的交易数据,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票款。这种“主扫付”的方式相对于“被扫付”的方式,可减少硬件改动,只需要软件优化就可实现主扫支付。目前扫码购票已在上海地铁部分站点试运行。

设计意图:植物的分类涉及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相对于以往课堂教学中单调的教师引导回顾而言,兴趣小组的角色扮演活动更易于提升学生的关注度,易于完成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在学生对动植物分类的初步认知和感悟的过程中,渗透“应该依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观点,为感悟提升做铺垫。同时,让学生明白,同样的知识可以根据不同的思路进行复习梳理。

针对学生认同感这个条件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2:对于同样素质的学生和教学水平的老师来说,高等教育的文化氛围越好,则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

而以股市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在提高风险管理、信息扩散、所有权控制、资本配置等。Stulz发现,金融市场能够在投资前对该项目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如信息披露制度设定等),从而提升研发投入,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创新。[8]Hsu et al的研究表明,在股票市场相对发达的国家,那些更依赖外部融资的企业表现出异常高的创新水平,而信贷市场相对发达的国家则无此特征。[9]

实际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仅有很多前置因素,还存在很多依赖条件。例如同样的老师在不同的班级或者是不同的学校对于素质基本相同的学生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却存在很大差异。现有的研究很少考虑课堂教学效果变化所依赖的条件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变化依赖于相关的条件因素,主要包括:

命题1:对于同样素质的学生和教学水平的老师来说,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认同感越高,则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

(3)学校的知名度和威望。现有的研究中很少考虑学校的知名度所能起到的调节作用。实际上学校的知名度是学生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依赖条件。通常在一所知名度更高的大学里,同样的老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效果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善。因此,在一些名气大的高校里,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勤奋程度相对于名气小的高校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提升。同样的老师从一所低知名度的大学到一所高知名度的大学任职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了,尽管这种改善有可能是由于高知名度大学的学生素质更高,但这种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所大学的知名度和威望,这种知名度和威望会形成一种晕轮效应,使得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更加认同教师的课堂教学。

(1)学生的认同感。尽管学生的素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对于同样的老师来说,学生的素质越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会越好。但是,如果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不认同的话,那么学生素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作用就会被弱化。同样,如果学生认同老师的教学,则上述影响作用就会被放大。

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命题:

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信息化教学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多种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命题3:对于同样素质的学生和教学水平的老师来说,学校的知名度和威望越高,则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

(4)社会风气。相关研究表明,社会风气既可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也可能是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条件因素。如果一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重视教育和尊重教育的风气,那么课堂教学效果也会随之变好。我们还可以推断,在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中,对于同样素质的学生和教学水平的老师来说,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出现更加明显的提升。这也就是说虽然学生素质和教师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如果在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中,教学效果会被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命题:

命题4:对于同样素质的学生和教学水平的老师来说,社会风气越好,则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

三、总结

当前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被妥善解决,必然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程度上的负面影响。过去,高等教育的参与主体及社会各界把注意力放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上,很少考虑课堂教学效果改善的依赖条件。本研究中,我们重点研究了相关前置因素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依赖的条件。为此,我们重新梳理了学生素质及教师教学水平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逻辑,引入了条件因素,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理论命题。另外,我们的研究还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本研究可以对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不能把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责任推卸给老师,老师也不能把课堂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归因于学生的素质差,学生和老师加强沟通,彼此尊重。此外学生还要提升对于课堂教学的认同感,这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二,加强对产假制度的宣传倡导,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部门应采取开展法制宣传、讲座、印发相关刊物等方式积极宣传设立产假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社会公众对产假制度的理解与重视,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倾听群众对于产假制度的意见,发挥群众的活力与创造力,以促进产假制度的更好实施。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企业内部对于职工的性别歧视,通过建立起以平等为重要理念的企业文化,将产假制度以及女性职工权利的保护融入企业文化当中,提高企业对政策实施的自觉性,转变企业的发展观念,推动企业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本研究可以为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只着眼于那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前置因素,还需要考虑课堂教学效果改善所依赖的条件因素,诸如学生的认同感,高等教育的文化氛围、学校的知名度和威望以及社会风气等。

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今天提出理论命题,还缺少数据验证,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借助于数据来验证上述理论命题。

世间万物都是与众不同的,汽车也不例外。推陈出新是汽车产业进步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当下,能够定义未来的出行理念让汽车设计有了全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霓.有效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具体实践[J].考试周刊,2019(15):45.

[2]李芒,李子运,刘洁滢.“七度“教学观:大学金课的关键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94.

[3]李方.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22.

[4]刘芳芳.近十年课堂管理行为研究综述[J].黑河学院学报,2017(12):105.

[5]张静.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研究[J].职教论坛,2017(12):140.

项目基金: 该文章为江苏省哲社基金《基于相似吸引原则的顾客忠诚度的trickle-down 效应研究》(2017SJB2157)及教改项目:《基于behaivor threshold 模型的授课过程碎片化设计及其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YA1831)阶段性研究成果

标签:;  ;  ;  ;  ;  

校企融合背景下初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忽视的条件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