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观察论文_赵金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观察论文_赵金

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外科 461200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115(70.4±23.5)min,住院时间6~14(8.5±2.2)天。术后无出血、胆瘘、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者。门诊随访12 个月,获得随访30例,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 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但易引起胆道损伤、消化不良等并发症。2013年1月-12月本院有选择性的对36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女24例,男12例,中位年龄40.5岁。单发结石28例,多发结石8例。最大径5~22mm。合并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1例,卵巢囊肿3例,肝血管瘤1例,肝囊肿1例。术中使用德国史赛克电视腹腔镜,日本Olympus纤维胆道镜及Olympus取石网篮。

1.2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1.2.1 适应证 (1)诊断明确,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不合并胆管结石。(2)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壁厚<3mm,胆囊大小7cm×4cm左右)是保胆取石术的必备条件。(3)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且病史较短者。(4)保胆意向强烈,拒绝胆囊切除。(5)无上腹部手术史者。(6)无严重内科疾病能耐受麻醉与手术者。(7)无肝功能严重损害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1.2.2 禁忌证 (1)胆囊萎缩;(2)胆囊壁明显增厚>4mm;(3)胆囊结石诱发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4)胆囊结石充满型;(5)泥沙样胆囊结石;(6)并发胆管结石者。

1.3 手术方法 选用全身麻醉。先在脐孔处穿刺建立人工气腹。经脐下切口穿刺锥穿刺,置入腹腔镜,探查胆囊病变情况以确定能否行保胆手术,根据胆囊位置选择右肋缘下腹壁切口长约2cm,逐层进腹,排空气腹后,将胆囊底部提出腹腔外。根据B超检查结石大小,将胆囊底部切开5~15mm切口,周围缝合4针,以牵开胆囊切口,置入纤维胆道镜,在胆道镜直视下用取石网篮取结石。如有出血则给予冰生理盐水500ml加入去甲肾上腺素4mg反复冲洗直到出血停止。取尽结石后,注意观察胆囊管开口处有无胆汁流入胆囊,如无则表明胆囊管处有结石嵌顿,需将网篮伸入胆囊管内取出结石,直至胆囊管处胆汁流出顺畅方可退出胆道镜,用3-0可吸收线全层缝合胆囊底部切口并浆肌层包埋,以防止胆瘘,减少粘连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还纳胆囊入腹后再造气腹,腹腔镜下观察有无胆漏、出血及肝床损伤,不放置引流管,逐层关腹。术后口服熊去氧胆酸3个月,以预防结石复发,每3~6个月复查1次胆囊B超,了解有无结石复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3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并顺利出院,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无出血、胆瘘、腹腔积液、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进食鸡蛋或油腻食物无明显不适。切口感染4例,无1例死亡。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6天可出院。手术时间20~115(70.4±23.5)min,住院时间6~11(7.5±2.2)天。门诊随访12个月,获得随访30例,随访率83.3%,均无结石复发,所有患者无胆囊癌发生。

3 讨论

3.1 保留胆囊的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但有不足之处。文献报道胆道损伤率为0.3%~0.5%[1]。此外,胆囊切除后,患者进食后常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结肠癌发生率较未行胆囊切除患者增加了45倍[2]。约10%~18%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胆总管结石,术后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治疗相当困难[3]。这些都是胆囊切除术无法避免的。而目前施行保胆取石术是在胆道镜直视下取石,可确保将结石取尽,避免了因结石残留引起的结石复发。

3.2 关于手术适应证 本组选择的病例以中国医师协会2008年颁发的保胆取石术规范为依据,首要条件是B超检查空腹胆囊大小形态正常,结石数目以1~2枚为佳,将充满型胆囊结石、泥沙样胆囊结石列为禁忌,同时术中腹腔镜探查胆囊,若发现胆囊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胆囊壁水肿、增厚,亦列为禁忌。

3.3 关于手术并发症 保胆取石术因不用解剖胆囊三角,大大减少了胆道损伤的可能性。目前国内已有数家医院完成保胆取石术近2000例,未见有胆道损伤报道。保胆取石术术后结石复发率各家报道不一,张宝善等报道国内最大一组保胆取石术1520例,随访时间1~17年,术后结石复发率为2%~10%[4]。与正常人群胆囊结石发病率相仿。本组病例最长随访时间为12个月,未发现1例结石复发,将继续随访,长期观察以了解复发情况。

3.4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优势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先用腹腔镜于腹腔内探查胆囊,明确胆囊位置,于胆囊上方肋缘下选择合适部位做第二个小切口,引导术者将胆囊底部提出腹腔外,避免了肋缘下盲目取切口,为寻找胆囊或手术方便而适当左右延长切口。本组患者肋缘下切口最长为2cm,缝合时仅缝合肌肉腱膜及皮下,术后3天即愈合出院。其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术中胆道镜反复探查胆囊,取尽结石后,缝合胆囊底部,将胆囊还纳入腹。此时,再用腹腔镜探查胆囊周围,观察有无积液,胆囊底部缝合是否可靠,有无出血及胆瘘,并可将大网膜覆盖于胆囊底部切口处,促进愈合。本组病例平均住院8天左右,术后无腹腔积液、腹膜炎、胆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均感满意。

总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创伤小,恢复快,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结石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志强.黄志强胆道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5.

[2]胡三元.腹腔镜临床诊治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9-95.

[3]郑树国,王小军.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510-512.

[4]张宝善,刘京山.内镜微创保胆取石1520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9,3(1):410-414.

论文作者:赵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观察论文_赵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