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观察论文_崔莹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广州 510800

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由于剖宫产手术相较于其他腹部手术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满足手术的要求,腰-硬联合麻醉成为剖宫产手术的又一选择。现将我院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年龄25~35岁,身高155~170CM,体重65~85Kg,ASAⅠ~Ⅱ级,术前肝功能、电解质、ECG正常,无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随机将病人平均分为2组:硬膜外麻醉(A组),腰-硬联合麻醉(B组)。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麻醉操作前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300~500ml,连续监测ECG、HR、SBP、DBP及SPO2。孕妇左侧卧位,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硬膜外组(A组)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孕妇转为平卧位,回抽无血液、脑脊液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并于5min、10min分别注入5ml。腰-硬联合组(B组)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腔穿刺针置入腰穿针,针孔向头侧,见脑脊液流出后,在20~30S内注入0.56%的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0.5ml)1.6~1.8ml,退出腰穿针,硬膜外腔置入导管,迅速将孕妇转为平卧位,继续快速补液,控制麻醉平面在T8以下,若麻醉平面达不到手术要求,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术中出现低血压,快速补液或用去氧肾上腺素对症处理,低血压标准:SBP低于基础值25%或低于100mmHg。

1.3观察指标:全程监测Bp、HR、RR、ECG、SpO2。记录低血压发生率、麻醉效果评价(分为优良差,优:患者无不适,肌肉松弛,手术顺利完成;良:患者轻微不适,肌肉较紧,通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物,手术能继续进行;差:患者痛疼明显,肌肉紧张,需辅助静脉药物方能完成手术;)、记录1min和5min新生儿Apgar评分。

表1麻醉效果、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2结果

二组比较HR、RR、SpO2、E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2%,有三例是仰卧位综合征向左侧推移子宫后好转,有三例是用去氧肾上腺素好转。B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2%,4例为仰卧位综合征,向左推移子宫后好转,4例为硬膜外置管时间过长,没有及时调整麻醉平面,麻醉平面过高引起的血压下降,有1例为麻醉平面不够,硬膜外追加药物后引起血压下降,用去氧肾上腺素后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临床上多数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法麻醉平面和血压控制较容易,止痛效果可靠,腹壁肌肉松弛,对胎儿呼吸循环无抑制,其缺点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达9.5%,而在剖宫产手术特别是二次剖宫产手术阻滞不全发生率甚至高达25%以上,可能硬膜外间隙扩散受阻、组织增生和部分粘连甚至形成隔膜,使局麻药扩散受阻,多数出现单侧阻滞、阻滞狭窄和平面不稳定等,麻醉阻滞不全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使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延长,甚至出现胎头娩出困难的情况,也使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局麻药用量相对大,而孕妇由于下腔静脉受压迫,椎管内静脉怒张,局麻药吸收速度加快,易造成局麻药中毒,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

腰-硬联合麻醉科充分发挥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麻醉用药量少,起效快,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完全,不受时间限制,现在采用25G细腰穿针,大大降低了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头痛的发生率。两组相比较,腰-硬联合组术中升压药物使用高于硬膜外组,我通过麻醉前快速扩容,控制注药时间在20~30秒,应用重比重液控制麻醉平面不高于T8,孕妇采用左侧倾斜30o体位或右侧臀部垫高,根据给药后产妇低血压的早期征象,预防性使用升压药等措施,有效预防了腰-硬联合麻醉期间血压下降的发生率,维护了循环的稳定。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只要术前认真进行风险评估,给药后密切观察循环系统编号,及时处理,预防血压下降,用于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东,潘芳,杨拔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预防性用药的意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12):89-90.

[2]王明山.腰-硬联合麻醉的不良反应[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12(03):111-112.

论文作者:崔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产科手术的临床观察论文_崔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