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观察骨膜反应的临床意义论文_李百鑫,宋博

X线观察骨膜反应的临床意义论文_李百鑫,宋博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医院放射科 154000

【摘 要】本文通过应用X线观察骨膜反应的形状、厚度、长度、范围、完整性、分离等情况,发现认清骨膜反应的各种表现的性质,可以有效提高各类骨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X现;骨膜反应;临床价值

骨膜增生形成骨膜新生骨称为骨膜反应,凡发生骨膜反应的情况,则说明体内或骨内必有病变,很多疾病都会有骨膜反应,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同时,对骨膜的任何慢性刺激,无论是外伤、感染、肿瘤等,都可能引起骨膜反应。而对于骨膜反应,临床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护理的关键就是嘱患者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同时配合理疗。而由于骨膜反应预示着病变的发生,因此加强对骨膜反应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帮助及早诊断相关的疾病,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文对骨膜反应的各种性质进行了分析,以其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骨膜反应的表现

1.1骨膜水肿

骨膜水肿是骨膜反应中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数研究证明骨膜水肿是判断有无隐匿性骨折及早期隐匿性骨折的重要征象。骨膜水肿常常与骨髓水肿及周围软组织水肿同时发生,其机制可能是充血性水肿。骨肿瘤动物模型中,在骨髓腔内种植肿瘤后的15天内可见骨膜水肿发生,并且在肿瘤后期的生长过程中,肿瘤邻近正常部位的骨膜也可见水肿,与临床骨肿瘤病例所见一致。所以认为骨膜水肿是骨膜新生骨尚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早期骨膜反应。

1.2骨膜掀起、增厚

随着病变的发展,病理性渗出、肿瘤组织等沿volkmann管行至骨膜下将骨膜掀起,同时刺激骨膜增生、增厚。骨膜增厚出现在骨膜新生骨形成之前,在骨膜新生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始终见到增厚的骨膜覆盖于骨膜新生骨表面。因此,骨膜增厚既是骨膜新生骨形成之前的早期骨膜异常,又为骨膜新生骨的不断形成做了必要准备。

1.3骨膜破坏

骨膜新生骨被破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x射线征象,肿瘤破坏骨膜新生骨后亦可破坏骨膜。有学者在肿瘤的分期中,将肿瘤破坏骨皮质后是否侵犯骨膜作为肿瘤生长分期的指标之一,虽然骨膜是否受侵尚不能明确提示肿瘤的预后,但骨膜及骨膜新生骨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分隔开来,可能对肿瘤的生长有阻止和减缓的作用。

2骨膜反应的各种表现

2.1骨膜反应的形状

X线上的各种形状的骨膜反应可分别发生于各种疾病。从组织学讲这些骨膜反应,虽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都直接反映着病变进展的快慢和疾病的性质。一般来讲,花边状骨膜反应常提示病程进展,常表示良性病变。单层平行的骨膜反应常表示炎性病变。成层型(洋葱皮样)、垂直型,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常提示急性的迅速生长的过程。要继续观察骨膜的稳定性,X线上它们可经常改变,刺激愈强,骨膜反应程度与明显,有时几天也可发生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成层状骨膜反应,是发生于活跃的病理情况,如急性骨髓炎和恶性肿瘤,成层是由于间断性生长,有人认为是迅速生长期与缓慢生长期交替的结果。

2.2骨膜反应的厚度

与病变部位及病变性质有关,长骨骨干,骨盆等骨膜增生较厚,而额骨则较薄,关节面和部分骨前后无骨膜包绕,所以关节面较多的骨骼,如腕多数附骨常无骨膜增生或骨膜增生轻微,很厚的骨膜增生常见于外伤或出血,如坏血病及血友病所致的骨膜下出血。

2.3骨膜反应的长度

可短至数毫米,也可长达整个骨干。一般感染所致的骨膜增生是浓汁蔓延于骨膜下刺激骨膜所致,所以多数较长。而肿瘤所致的骨膜增生,为肿瘤组织刺激骨膜所致,所以多数较长。而肿瘤所致的骨膜增生,为肿瘤组织刺激骨膜所致,所以多数较短,一般可为肿瘤引起破坏的皮质边缘处骨膜增生,所以很短。最短的骨膜增生见于疲劳性骨折,应力性骨折或外伤,仅数毫米长。

2.4骨膜反应的范围

良性肿瘤引起的骨膜改病范围小,常出现在骨皮质破裂口之局部,并可见此处骨膜增厚,形成codman三角征,骨膜增生的范围一般不超过肿瘤在骨内引起破坏区的范围。恶性肿瘤骨膜反应常很广泛,如成骨肉瘤、恶性巨细胞瘤,骨破坏发生在长骨,干骨后端或前端,骨膜反应超过骨破坏反应。

2.5骨膜反应完整性

良性瘤骨膜反应常很完整,虽于骨皮质破裂时骨膜可以同时被穿破并形成codman氏角,一般见于骨皮质破坏处,恶性瘤增大范围的骨膜反应常被肿瘤迅速破坏穿破,形成许多破坏口,以致很长的骨膜反应呈现断断续续不连结的状态,并可于多处形成边缘发毛的codman氏三角征。

2.6骨膜反应的分离

良性瘤骨膜反应一般都紧贴附于骨皮质外,恶性肿瘤常引起骨膜与骨皮质间的分离,所谓骨膜掀起,而且多层的断断续续的,很长的多层骨膜反应之间,也可以呈现较宽或窄不等的间隙,这些间隙中充满了浸润的瘤组织。

3讨论

骨膜反应又称骨膜增生,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骨膜反应不是特异的,常见于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等,也可见于正常生长发育阶段[3-4]。临床上可将骨膜反应分为连续性骨膜反应和间断性骨膜反应,通常情况下,连续性骨膜反应表示良性过程,而间断性骨膜反应则通常反映恶性或是进行性非恶性过程,X线检查是观察骨膜反应的主要手段[5]。本文通过对X线下骨膜反应的各种性质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通过X线对骨膜反应的各种性质表现进行观察,可以及早发现病变并确定病灶,从而为临床的对症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三高,印洪林,袁菊,等.软骨母细胞瘤骨膜反应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08):836-840.

[2]孟淑春,韩兴军,裘佶,等.X线平片、CT和MRI在原发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1(06):968-970.

[3]史志勇.X线诊断骨膜硬性纤维瘤[J].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议论文集,2010(08):665-667.

[4]陈海松,李晓飞,韩燕,等.CT各同向性成像对骨膜反应的显示研究——与平片及病例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04):544-547.

[5]钟文美.慢性骨髓炎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01):105-107,110.

论文作者:李百鑫,宋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X线观察骨膜反应的临床意义论文_李百鑫,宋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