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论文_李五妹

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论文_李五妹

李五妹(合肥园上园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只是强调对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的能力的教学,但是,在统编版教材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小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被得到重视。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通常要求学生通过听、说对交流、沟通以及传递信息、处理问题,表达情感等,因此,对于低段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起步,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发展,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口语表达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口语表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225-01

一、小学低段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具体的情景里,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以及应对的能力。”但是,现在很多的学生对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解释,无法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心里想说的话,面对写话练习时,也是无话可写。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小学低段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是有很大意义的。

1、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感觉。”

语感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课内,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正音提高学生普通话会水平。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示范朗诵,使学生学习掌握语速的快慢节奏、高低频率以及语气的变换,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通过朗读,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为学生表达内心的感受打下基础。课外,学生延伸的课外阅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文章节奏感的把握,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语感。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章以及课外读物,可以积累到很多的文言常识、新鲜词汇以及优秀语句。学生在写作和平常表达的时候就可以应用到这些词汇以及句子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将积累到的语句化作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个人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说话有条理,层次分明,语言不断规范化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续写故事、改编故事等途径,大胆的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在对小学生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面临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一旦要求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却不能将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甚至说话也不太连贯。他们大都缺乏自信,不敢当众说话。可也有一些学生一开口就喋喋不休,一直滔滔不绝地说,冗长却少有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语表达训练,培养好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学生自信心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并且对表达出自己观点的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举行一些小型的演讲比赛,对于表达能力很好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想法,肯定他们的观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口语训练中素材的来源和使用策略

1、教材中的素材

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类的课文占据主要的比例,为方便小学生的理解,大多浅显易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讲故事的方法向学生解读课文是非常实用的,在讲述的过程中,将课文中的优秀句子以及优秀词汇标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得到积累。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教材课文的印象,也可以举办一些演讲比赛,让学生选择教材中的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向大家展示,比如统编版二上的《曹冲称象》、《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等都是很好的赛事课目。通过比赛,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投入到讲故事中。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口语表达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2、教材中推荐的补充文本

仅仅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对教材进行一些适当的补充,比如统编教材每一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就是很好的教材补充。例如:《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等童话故事,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且故事类型的书籍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长期阅读下来,学生能够积累到很多的词汇以及语句,也同时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补充的绘本故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绘本,制作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在展示过程中,首先不展示文字,将图画展示,留出一些空间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与思考,再让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图画来讲述自己的看法,最后再将文字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与展示出来的相比较,看谁的观点更好。比如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个绘本故事。通过学习绘本,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在对绘本进行思考与讲述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中,应该给予更多的空间和表达机会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并且能够将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挑选一些优秀的文章给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到的优秀语句以及词汇可以很好的应用到课外的学习与生活当中,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题名称: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HJG19106

参考文献

[1]钟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70-71.

[2]马小红,马丽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42.

[3]王晓龙.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52.

论文作者:李五妹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论文_李五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