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地理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如何搞好地理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如何搞好地理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教学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根据地理教学实际,正确协调教师、学生、教材、教具之间的动态联系,设计、实施师生活动的最佳途径与程序,从而全面完成地理教学的三项职能(知、能、德),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地理教材内容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乡土地理)之分。根据课型有导言课、新授课和复习课三种。因此,教师要依据这些不同的教材内容及各种课型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做到既富有特色,又富有成效,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中学第一节地理课的教学设计,应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及正确的引导力

中学第一节地理课意义重大,上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欲望,而且直接关系到今后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每一位地理教师对中学第一节地理课应倾注心血,精心“策划”,要有“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对地理课产生一种“企盼心理”。另外,初一学生对地理知识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很清楚。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地理,第一节课就要有一种正确的引导力,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

为此,中学第一节地理课的教学,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首先采用愉快教学法,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为什么会有火山和地震?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等等,让学生自由讨论,同时让学生了解地理学习不是一种死记硬背、枯燥乏味、令人厌倦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动活泼、增长见识、欣赏大自然奥妙的活动。然后利用彩色地图和电化教学手段,展示和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和变化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理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传统教法,是一种形象直观、引人入胜、有丰富审美情趣的活动。最后在第一课时,要布置一些今后地理课上的“小节目”,如“1分钟话说神州风采”和“1分钟话说世界真奇妙”等,让学生在课后的广泛阅读中始终与地理为伴,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持久兴趣。

二、自然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新鲜感及探索性

自然地理课除了要精讲地理事实、地理规律及地理原理外,还要多向学生展示一些地理之谜,如厄尔尼诺现象、飞蝶之谜、神秘的北纬30度、灭绝恐龙的杀手等等,让学生扩展想象,激发他们的探索性。同时在课堂上,要经常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地理学家,如:魏格纳、李四光、竺可桢等的事迹,让学生由崇拜、羡慕到发愤学习,从而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及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众多瞬息万变的新鲜事物,不可能及时反映在自然地理教材中。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经常收集、归纳、整理外界各种地理科技发展的最新地理信息及动态,并及时地、适量地充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比如:结合“地球在宇宙中”的教学,向学生介绍空间技术、航天技术及卫星发射技术等;结合“天气与气候”的教学,介绍气象卫星技术、遥感技术等。这些新科技和新信息,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客观依据,而且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的新鲜度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可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制作专题资料卡。比如:宇宙专题、气候专题、水文专题、地貌专题等,从而更广泛地了解地理事物发展的最新信息。

三、人文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时代感及责任性

许多人文地理内容是揭示现代文明危机的,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等。因此,教师应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解决现代文明危机的重大成就,并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让学生突破常规,进行大胆联想,并独立思考,提出自己别出新裁的见解。比如: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地球上的矿产一旦枯竭,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思维,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大力开发海底矿产和地壳深层矿产;有的说,寻求新的替代品;有的说,利用月球上的矿产资源;有的说,人类可逐步迁移到外星球上去居住;有的甚至说,未来人类可以通过时间隧道返回到远古时代,从而获得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在这种思维训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激发他们的责任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有强烈时代感的问题,如:“人口的增长如果超出了地球的承载量,该怎么办”?“世界上有没有能源短缺的问题”?等等,让学生分析、思考。

另外,人文地理内容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引起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素材;我国地大物博,是“资源总量大国”,但由于12亿人口的分母效应,变成了“人均资源小国”,这是引起紧迫感和使命感的国情教育素材。我们在人文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建立起“环境与人类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能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全球观念。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分析,充分发掘,不遗漏任何德育素材,使其发挥教育作用。

四、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综合性、比较性及区域性

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形成,是由居住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与地理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由某一地理要素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运用综合法,从整体上认清区域内部各种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如,要了解一个区域的特征,可以从五方面进行分析:在什么地方?有什地理事物?为什么这样?在什么时间?发展前景?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把不同区域的地理要素全面加以对照。如,在学习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时,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能源、物产、农业特色、工业生产、城市和名胜古迹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任何区域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都是通过各种大小不同类型的“区域”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不要离开具体的区域,要帮助学生建立“区域性”的观点。

五、乡土地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富有教育性、生动性及实践性

乡土地理的教学设计,首先应富有教育性。让学生通过学习乡土地理,全面、正确地了解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及家乡的经济建设成就,使学生渐渐地滋生和强化一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乡土地理的教学设计,还要注意生动性及实践性。要通过调查、访问、参观、考察等生动的实践活动,多方面、真实地向学生展示家乡的风貌。如苏州每年九月为“丝绸旅游节”,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带学生参观和调查了国家一级企业苏州东吴丝织厂,并走访了“东方丝绸市场”,直观地了解丝绸发展史及生产、出口情况,学生耳闻目睹,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感到亲切可信。

在展现家乡美丽风情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阴暗”面,从而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强烈愿望。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有过“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的生动描绘。但现在,美丽、清澈的小河,已成了污水沟和臭水河,为什么河水污染如此严重?我们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分头查看了附近小河的污水源,让学生亲自体验环境污染的巨大威胁和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六、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富有综合性、针对性及新颖性。

各个阶段的复习课都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往往有些教师忽视了复习课的这种巩固双基、培养能力的作用,把复习课只看作是“划书活动”,或是一遍遍地“炒冷饭”。这样,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会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复习方法,精心设计、避免雷同,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比如,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首先以知识结构为线索进行章节复习,然后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再次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最后以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录相)来帮助学生回忆再现课本内容。这种复习课的设计避免了一种方法重复使用,保证了每次复习都具有新颖性。

标签:;  ;  ;  ;  ;  

如何搞好地理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