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尊两大因素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积极心理学论文

西方自尊两因素理论研究回顾及其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尊两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Self-Esteem)指出,自尊是人生存需要与价值需要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生存需要要求人必须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即表现为能力(Competence);价值需要要求人的能力的发挥必须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即表现为价值(Worthiness)。能力使人产生自信心,即自信(Self-confidence),价值使人产生自己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或受尊重的感觉,即自尊(Self-respect)(Branden,N.,1969)[1]。在西方近百年自尊研究过程中,该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为自尊心理学领域起到了奠基作用。为此,本文试图对该理论的形成、发展变化、临床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做综合性阐述,以期为研究自尊问题提供些有价值的参考。

1 自尊两因素理论的形成

自尊两因素理论的形成跨越了一个世纪(自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经历了从单一强调能力、价值到将能力与价值整合起来,再发展成为自尊两因素理论的过程。

1.1 强调能力因素

Willian James(1890/1983)[2]是最早给自尊下定义的人。他认为:自尊=成功/期望。按其公式内涵,自尊取决于成功与渴望成功的比例关系。因为成功是人有否能力的外在标志,是人的现实自我(Real-self)的一种表现形式;渴望成功是人有没有成功愿望的内在标志,是人的理想自我(Idealself)的一种内在需要。所以,人要获得自尊,就必须能够将理想自我转变成现实自我。实现这种转变的决定因素是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James的理论被称为自尊的能力理论。继James之后,Alfred Adler(1927)[3]强调,人最大的成功是去建构积极的自我,特别要有能力克服自卑感(Basic inferiority)。从强调成功需要能力而言,Adler同James一样都认为自尊不是渴望成功的产物,而是在渴望成功基础之上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尽管Adler在自尊理论上没有独树一帜的观点,但为后来Karen Horney(1937)[4]的研究奠定了基础。Horney在研究人成功过程中需要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互影响时发现,个体的能力对自尊的发展与保持有影响,但其原因并没有得到证明。二十年后,Robert White(1959)[5]从挑战传统动机理论入手,将能力作为自尊的重要内容正式提出来。White认为,传统的动机理论强调人的需要如果不能被满足,就会破坏人的内在平衡(Homeostasis),使人处于紧张或焦虑的情绪状态。可在现实中,当人的一些需要,如好奇、冒险等没有被满足时,并未导致紧张情绪出现。相反却增强了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实现需要的分析、理解与评价。所以,White主张,应该将能力这个概念引进到动机中去,即能力动机(Competence motivation)。因为人可以通过激发动机,依靠能力取得成功。人一旦成功了,就会引发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产生自尊。所以他认为,能力是人体验效能感的主根(Taproot)。

1.2 强调价值因素

当以能力作为自尊主根研究时,一些学者从人的社会性方面提出价值因素是自尊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首先,Morris Rosenberg(1965)[6]从态度角度,提出价值是自尊的重要内容。他指出,自尊是人朝向某一客体的积极或消极态度,如高自尊的人具有“相当好”和“很重要”或“受尊重”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有这种感觉就能获得尊重。因为人需要依据认知来判断是非、遵守规则、调整行为。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社会承认,他人认可,产生自尊。从这个意义上讲,Rosenberg更加重视认知在自尊中的作用,更强调价值取向对自尊的影响。正因为如此,Rosenberg的理论被称为自尊的价值理论。在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体自尊测量量表(1967)至今被广泛使用。步Rosenberg后尘,Seymlour Epstein(1985)[7]提出了认知—经验自我理论(Cognitive-Experiential Self-Theory)。在其理论中,价值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因素被放到了人格里面。Epstein认为,自尊处于自我意识的外显水平上,但有时在评价上也有内隐性。自尊外显性的观点引起了Baumeistei及其合作者们(2003)[8]的注意,并开始对不同价值取向人的外显自尊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价值取向高的人,其自尊不完全是积极的,存在“阴暗面”,如自私、自恋、攻击等。但无论如何,价值作为自尊的维度或内容被后来的研究所接受了。

1.3 强调能力与价值的整合

当自尊研究分别行驶在能力与价值轨道上时,Nathaniel Branden(1969)[9]在《自尊心理学:人类本质的新概念》一书中明确提出:自尊是由能力与价值两个因素构成的。其内核是自尊是人要有能力生存和有意义或有价值生存的具体表现。由于Branden的理论建立在哲学思辨基础上,缺乏实证支持,当时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但为后来一股新生力量的凸起奠定了基础。在这股新生力量里,其中三支影响较小:Franks & Marolla(1976)[10]自尊的双维模型;Tafarodi & Swann Jr(1995)[11]两因素模型及Susan Harter(1999)[12]的多维模型。他们共同特点是以Branden的理论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除了Harter从发展的角度对自尊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取得较好数据外,其他实验数据未能较好地解释其理论。而影响较大的是:Victor Gecas(1971)[13]对青少年自尊的研究,其数据可以解释自尊的能力与价值因素。这为自尊两因素理论的可靠性提供了支持。Diggory(1966)[14]从自尊整体性出发,认为自尊能力维度就是人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价值维度是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价值意识与评价,具有很强的社会性。Christopher J.Mruk(1995)[15]在总结前人自尊两因素理论研究时发现,尽管上述学者主张自尊包括能力与价值两个因素,但这两个因素整合起来的内涵、类型、水平及其与人们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证明。为此,Mruk在这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他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说明了自尊对人本身生存的意义与价值,而且为人们有效地处理自尊领域的问题,如自尊与动机、与情绪、与心理健康、与认知偏爱、与自我改善等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自尊两因素理论的发展

2.1 自尊内涵的解释

Mruk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尊两因素矩形模型”,如图1所示:

+10价值

-10

+10 能力

-10

图1 自尊两因素矩形模型

模型中,能力作为横轴,是因为横轴能清楚地反映人的行为,能力作为人行为的结果易被观察到。例如,以中点(0)为界,能力可分为强(+10表示)和弱(-10表示);价值作为竖轴,是因为价值对人来说既是社会的又是主观的,可分为高(+10表示)和低(-10表示)。横轴也能表示价值,但没有竖轴表示的直观、形象。

2.2 自尊类型与水平的划分

2.2.1 自尊的类型

Mruk进一步认为,如果“自尊两因素矩形模型”[16]能够说明自尊的内涵,那么就可以以它为依据对自尊类型进行划分。当Mruk着手做这件事情时,他的心理咨询工作给划分自尊类型提供了数据。他发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自尊表现类型是有差异的。比如,有些高自尊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同的,而低自尊的人也不都存在反社会行为倾向等等。于是,Mruk将其理论观点与临床实践获得的结论做了整合,将自尊划分为如下四种基本类型(图2)。

+10价值

以价值为

基础的自尊

高自尊

或安全

自尊

-10

+10能力

低自尊

以能力为

基础的自尊

-10

图2 自尊两因素类型的矩形模型

2.2.2 自尊的水平

Mruk研究又发现,人在自尊类型上是存在水平差异的。为此,他对自尊类型又进行了水平划分,如图3。

2.2.3 自尊类型与水平的综合解释

根据Mruk的观点,每一种类型及其水平都有各自的特点[16],例如:低自尊类型特点:缺乏胜任感与价值感,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差,常常出现冲突、回避、不安全、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低自尊水平特点:第一,消极低自尊:体验不到幸福感,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不健康,采取回避应对策略;第二,典型低自尊:即自尊水平分布在-5,-5以下区域的人。他们的胜任感与价值感都缺乏,易受伤害,并导致抑郁、焦虑、退避等行为。高自尊或安全自尊类型特点:自尊具有开发性,乐观而灵活,不采用防御机制。高自尊水平特点:第一,中间型自尊:能力与价值感稳定,生活态度平衡且富有兴趣,是多数人所处的水平;第二,真自尊(不是指绝对的、完美无缺的自尊):能力与价值感真实,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内在价值突出。以价值为基础建立的自尊类型特点:不稳定,能力低,但对自我实现有高的愿望。以价值为基础建立的自尊水平特点:第一,寻求认可:对他人与社会评价重视,对批评敏感,拒绝他人意见;第二,自恋:不顾自己的能力水平,夸大价值感,对批评敏感,对伤害具有防御行为。以能力为基础建立的自尊类型特点:不稳定,能力强而价值感低,高动机,努力工作,表现出任务取向。以能力为基础建立的自尊水平特点:第一,寻求成功:努力获得成功与成就,对失败产生焦虑;第二,反社会自尊:夸大对成功或权力的需要,受伤害后产生攻击行为。

图3 自尊两因素类型与水平的矩形模型

3 自尊两因素理论的临床实践

Mruk总结前人研究时又发现,以往研究在实践上是比较弱的。而研究自尊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有效地帮助人应对(Cope)生活挑战,解决问题。这种工作必须走到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领域。因此,Mruk与其合作者将其理论模型应用于临床实践。临床实践中,Mruk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差异辅导。比如,他发现对愿意进行人际互动与能欣赏他人优点的咨询者使用“安全挑战”反馈的辅导方法效果较好;对于合作倾向不积极的咨询者使用个别辅导效果较好。他将第一种辅导称为团队培训,第二种辅导称为个体培训。

3.1 团队培训实践

作为团队培训形式,Mruk认为,它既适合心理健康教育,也适合对学校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如心理咨询等。在团队培训中,Mruk提出了“15周改善自尊”的项目任务[17]。在该项目中,他详细规划了每天要解决的问题、操作要求、步骤、方式、方法等。在此基础之上,Mruk又其提出了“自尊—行为环”(Self-esteem Action Cycle)的概念,即一个有效改善自尊的过程:了解自己的自尊;形成自尊观念;制定自尊计划;采取自尊改善行动;学习新知识;产生改变行为。Mruk与其合作者们在这个项目任务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直到今日,自尊的团队培训模式在学校自尊教育等方面都在发挥作用,并对后来Coopersmith(1981)[18]与Wells(1982)[19]的自尊研究工作产生了影响。

3.2 个体培训实践

作为个体培训形式,Mruk等人认为,对一些自尊出现问题较严重的人,可以延长培训时间,但在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步骤、方式、方法上与团队培训应是相似的。但要具体、灵活地对待不同自尊类型人的问题。由于Mruk等人富有成效的临床工作,影响了后来一批自尊心理学工作者,如Bednar,Wells,Peterson(1989)[20],Pope,McHale,Craighead(1988)[21]和Shirk,Harter(1996)[22]等都采用他的培训模式。Branden(1994)[23]也从个体培训形式入手,对自尊的能力与价值问题用“六根支柱”来表示。Branden指出:筑起人的自尊,需要“有意识地生活,自我接纳、自我负责、自我肯定、有目的的生活、做诚实而正直的人”这六根柱子。由于这六根柱子反映了人的能力与价值,他在31周的培训模式中,对每根支柱都做了系统的计划、安排与组织。经过长期实践,Branden自尊培训模式深受美国学校自尊教育的认可与欢迎,并对后续的自尊个体临床工作产生了影响。

4 自尊两因素理论面对的现实挑战与未来走向

目前,自尊两因素理论对临床实践问题的指导效果是显著的。但随着学者们对自尊问题研究的深入,它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的挑战。面对挑战,该理论也发展出了自己的未来走向。

4.1 现实挑战

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因为人追求自尊是以能力为基础,以社会评价为标志。所以建立在对以成功为目标而获得社会与他人认可这个事实基础上的自尊,就会出现一个代价的问题。所谓追求自尊代价问题(Costly Pursuit of Self-esteem)就是指人并不是越有能力,越追求成功,越拥有自尊,心理就越健康,生活就越幸福。相反,人为了获得这些成功而要付出心理资源的消耗,如自主的消耗、学习的消耗、健康的消耗等等。正如Jennifer Crocker(2002b)[24]所说,人追求自尊是有积极作用的。虽然这种作用在短期内是明显的,但从人的长期发展需要来说是有代价的。目前,自尊代价问题主要集中于代价标准讨论与代价现象上。

4.1.1 自尊代价的标准

关于自尊代价标准的讨论基本形成了共识:一是以人心理整体需要被满足为标准。如Deci(1995)[25]自我决定理论指出,自主、能力与学习、交往与归属感、自我调节等因素都是人真实、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需要。因为这些心理需要与人的内在目标动机紧密相关。人的内在目标动机是固有的、内在的、不受外部因素控制的,且主观上又能体验其中的快乐与兴趣。所以,人要学会建立以内在需要为基础的目标。如果人的目标建立在外在需要上,为了满足成功、有名气、有地位等,他就会与周围的人产生竞争,取向追求快捷的工作效率与成就感,很少有精力和时间顾及自己的身心感受。Deci称这种工作取向的人为“自下而上追求成功的人”。由于这种人不满足现有的成就,将自己放逐在自我能量消耗极大的道路上奔跑,其结果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会付出长期代价。二是提倡采用在现实生活领域内跟踪的个案研究方法,去了解人追求自尊的真实情况。这比通过实验室研究、问卷研究更能真实地反映人的自尊特质、水平与状态。

4.1.2 自尊代价的现象

按照上述两个标准,Crocker(2004)[26]等人总结了追求自尊存在五种长期代价的现象。

自主消耗现象。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是一种内在可控性调节,与人的独立性、个性有密切关系,也与自我卷入目标或不卷入目标有关。当人愿意卷入目标时,就会表现出良好行为。因为其行为来自人的内在需要,即愿意这样做,没有外在要求与压力,所以不容易产生紧张或焦虑的体验。可是,当人追求高自尊时,就要奉献自主。依据自尊两因素理论,在追求高目标成功时,人很少能考虑内在动机,更难去考虑兴趣、爱好等内在需要,只能围绕目标做事。正因为如此,人不顾一切地在追求成功过程中以获取短期的自我价值和自尊为结果,却让能够长久维持健康成长的自主因素成为代价。

学习与胜任感消耗现象。Deci(2000)[27]指出,当人将自我成功锁定在具体目标上时,如果成功了,就会产生积极的胜任感且对未来充满信心。如果没有成功,可能会遭到他人的批评或消极反馈,这时更容易产生自我责备或恐惧感,但很少有人去努力争取机会,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Carver,1998)[28]。因此,具有这种倾向的人,还会表现出不理会、原谅、减少或遗忘失败及消极信息带来的不快乐,结果更容易使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缺点以及确定他们要学习什么可以改变现状。这意味着如果人不能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仅仅将追求目标成功作为最终的结果,他就会使有限的心理资源(动机、兴趣及注意等)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通过学习来补充而逐渐干枯、萎缩及耗尽,其结果不仅使自我学习能力下降,而且胜任感得不到满足。这种代价在短时内由于情绪的积极调节是不明显的,但长期积累下去对人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交往或归属感受阻现象。Baumeister & Leary(1995)[29]研究指出,人是社会的产物,具有交往或归属的基本需要。真正的交往不仅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喜欢、关注、支持及获得彼此之间的信赖,而且能为人与人之间沟通提供宽宏大度的原谅,亲密关系还能为人提供归属感及安全感。当人将自尊作为目标追求时,交往就受到了阻挠。因为人追求自尊的目的不仅想赢得他人的接纳,而且也想要超出或优胜于他人。其结果,生活变成了“迷宫”,原来的朋友、同事或合作者不经意间却都变成了竞争对手。为了获得成功,彼此在竞争中就会出现明争暗斗,抢夺资源或钩心斗角等行为。这种代价一旦滋生就会蔓延到人的一生,而导致疏离感产生。

身体健康受破坏现象。Suinn(2001)[30]与Dykman(1998)[31]研究分别指出,追求自尊目标会使人产生焦虑与压力,如果超过承受能力,就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追求高自尊目标的人容易产生高焦虑,而高焦虑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消极影响。Kiecolt-Glaser等人(1992)[32]研究发现,压力与焦虑是由大脑皮层、肾上腺及脑下垂体活动产生的。如果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受压力过大,可引起心血管活动过量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那些追求成功而失败的人,感受到自我价值没有得到承认,受到伤害,产生这方面疾病的人更多。因此说,压力与焦虑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会明显降低免疫系究的机能。

心理健康承受痛苦现象。Roberts等人(2001)[33]研究发现,追求自尊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主要集中在抑郁和自恋两个问题上。心理学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抑郁与自尊有很密切关系。低自尊的人也患有轻度的抑郁,但它并非病状,而是一个非结果性的症状。追求高自尊的人,或接近自尊目标的人具有高度的抑郁症状,倾向追求完美(完美主义),如果追求不到完美,就易产生过度概括自我价值的消极特征,而产生郁闷、痛苦或绝望等消极情绪。Rhodewalt和Sorrow(2003)[34]指出,自恋的心理问题是,一些具有自恋倾向的人会出现一些病理性的自我注意,如过度注重自己的仪表、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或极端地追求自尊的满足等等。更主要的是,许多自恋者给自己设置的人生目标不管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都高于他们实际能够追求到的目标。他们采取极端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认可、注意、羡慕与炫耀自己的价值。结果,由于自我价值定位的极端性,很容易导致自我价值紊乱。

4.2 未来走向

上述分析不难看到,自尊两因素理论主要是在高自尊类型与水平上受到了挑战,但作为整个理论,它不仅影响了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习心理学的某些内容,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与积极心理学接上了轨。

4.2.1 自尊与积极心理学

Mruk幽默地说,尽管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给自尊的两因素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一个很象样的位置,但我们认为,我们工作的本质与积极心理学是一致的。Seligman(2000)[35]等人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积极主观经验、积极个人特质、积极改善人生活质量及预防不出现心理问题的科学。这门科学致力于通过培养人的美德与激发人的潜能来调节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使人健康、乐观、向上地生活。自尊作为人生存能力与价值标志的传统理论在追求高自尊上遇到了代价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结果却使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不仅应该将自尊作为一种“新的情绪”(New emotion)来研究(Hewitt,2002)[36],而且还要将人内在的整体需要作为自尊的资源来开发。在这一点上,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所作的研究与Mruk是不谋而合的。Peterson & Seligman(2004)[37]在研究人真实潜能时已经涉及到了自尊问题,他们认为,人的真实潜能就是人内在价值等。这个人内在的价值就是Mruk所说的真实高自尊。由此说来,自尊两因素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相遇是必然的结果。

4.2.2 自尊在积极心理学中的作用

自尊能否走向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看自尊在积极心理学中的作用。在自尊两因素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决定理论都强调,人的自主性、能动性、调节性与真实性是维持与巩固人在追求自尊过程中起长远作用的资源。这个资源的质量对促进人心理健康起重要作用。而这个作用也恰恰是积极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即强调人作为主体,应该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策略去解决面对的问题,乐观向上的生活。从这一点上说,自尊与积极心理学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异途同归的,最终自尊走向积极心理学也是必然的。

标签:;  ;  ;  ;  

西方自尊两大因素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积极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