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尺度论文_李静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尺度论文_李静

山东省招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5408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学生思想觉悟的高低、组织能力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素质的高低,多半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的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修养有关。那么,班主任怎样把握工作中的尺度呢?

一、树立威信与过度威严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

记得,刚接一个班时,师生之间还不熟悉,当我第一次同他们讲话、上课,他们的注意力是那么集中,布置的任务是那么顺利地按时完成,这就说明学生都想进步,都想在教师面前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不知不觉地洞察教师的言行,基于这一情况,我特别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身特长,去“征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染每个学生,在工作中注意言行一致,与学生相处做到言而有信,实事求是。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适合其特点的要求。学校、班级所定的制度更要坚决执行。

二、 充满信心与过高的期望

作为班主任,我们有必要树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不仅对教育事业要有信心,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有信心。主要表现在要充分信任学生,特别是对后进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所教的班上有一名学生,按一般教师眼光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差生,不仅基础差,能力差,而且学习不认真,有逃学习惯,我多次找他谈话并帮助他客观分析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指明教师对他的成长和进步充满信心,还把教室的钥匙信任地交给他,这以后他便一改往日的做法,上课以后认真听讲,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质量明显提高,作业及时上交,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从不逃学,每天早来晚走,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又不能对学生有过高期望,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智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担负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重任。

三、 悉心教育与过细指导

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在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只要坚持做到工作中以“勤”字当头,班主任就会耳聪目明,工作中就会有条不紊,层层展开,步步落实。

在我初任班主任工作时,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严密组织,毫发不爽。集会时,亲自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学校安排的文体竞赛活动也都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就是这样,班级多少获得一些奖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教师面前一样表现,教师背后又一样表现。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后,我本着一个原则:学生能干的事,教师绝对不干。把任务下放到班委手中,班会组织过程中也是由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组织、排练。班级各类事项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而班主任只是个幕后导演者和领导决策人,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对班委会工作鼎力相助。长此以往,班级的事情有人管理,学生们遇事主动去做,积极性、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我也为他们增加了锻炼才干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培植爱心与过分的关心

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如此,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到感化“金石”的效果。

记得我初当班主任时,班级有一个“让人爱不起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吸烟、喝酒、打架、劫钱……不良习惯特别多,我凭着一颗做教师的良心,对这个学生投入无限的爱,跟他耐心谈心,但对方仍听不进去,并质问我:“您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他的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他对我给他的爱不理解,产生反感。从此我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由一味地批评改为每周表扬他一次细微的进步或微弱的闪光点,并安排他管理班级纪律。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和他主动交心,交朋友,让他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一片赤诚的爱心,现在,他各方面发展都很快。可见,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总之,从实践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调味品中的“味精”,在蔬菜中放得过少则淡而无味,放得过多则苦而难食,只有放得适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还应把握好分寸注意火候,“爱过则溺纵,严过则凶暴,信过则奢求,细过则越俎代庖”。只有适当、适中、适路,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尺度论文_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