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矿产企业生产环境持续改善,矿产研发逐渐朝规模化及数量化方向发展。而机械设备作为矿产生产一线上的基础设备目前被赋予新的特点,如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专业化等,但在其快速发展背后,设备故障率频繁升高,对矿山生产效率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此,文章针对矿山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与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管理措施
1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的特点
1.1渐发性
对于矿山机械设备来说,时间和周期是形成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内部零部件出现疲劳、磨损和老化,都会影响到设备的整体性能,设备使用的年限越高,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维护工作可以围绕着周期性和时间来展开,进而对设备的寿命进行延长。
1.2多样性
矿山行业在不断的发展,相关的机械设备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设备开始在市场上流通,但是因为机械设备的不同结构和零部件,形成故障的类型是非常多样的。因此在进行设备维护的时候,要对设备故障大的类型进行综合的考虑,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3耗损性
在进行矿山作业的时候,机械设备应用时间增多就会影响到设备的质量,这是不可避免的损耗,如果不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就会出现故障的风险。因此在对矿山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时候,要将机械设备本身的损耗性和设备的寿命等进行综合的考虑,进一步的对设备维护的手段进行明确,采取科学的维护和管理方式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2矿山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2.1振动诊断检测技术
振动诊断检测技术是根据设备工作的时候发出的振动和相应的参数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的,进而对其存在故障问题进行确定。这种方法具有比较强的普遍性,同时也比较简单,不需工具等,因此是矿山机械设备故障检测首选的检测手段,而且这种检测手段也不会对设备进行损伤,不需要停机就可以开展,非常方便。
2.2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也被称作为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不对机械设备造成伤害就可以对设备的内外部进行故障的监测,正是因为这种特点,这种技术被长期的应用在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上。这种技术主要就是利用超声波、声全息、磁粉等手段,对机械设备的外部进行故障的监测。然后利用微波、种子或者超声波等方式对设备的内部故障进行检测。
2.3红外线测温技术
机械设备中会存在着一个节点烧毁或是磨损的问题,经常会让设备的温度升高,进而对设备的整体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红外线测温技术主要就是对这种原理进行利用,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不同部位进行温度的测量,来对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进而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进一步的对故障和问题进行预防
3矿山机械设备维修的类别
3.1预防事故维修
预防事故维修主要是为了避免设备的性能与精度出现问题,按照相关的维护技术进行维修保养的活动,尽可能的保证设备的可靠性,预防事故的维修。同时,可以根据维修的节点来分为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这种维修方式一般是用在设备故障的局部,主要是避免因为零件损坏而影响到整体的设备质量。但是这种维修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需要反复的开展,不仅会提高维修的成本,还会影响整体作业的质量。
3.2预知事故维修
预知事故维修方式指的就是在进行矿山机械运行中要对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展开一定的维护保养工作。这种维修工作主要是依据检修数据来对设备的运行是否存在故障进行判断。预知事故维修一般是用于早期的设备功能降低而引起的失灵故障,一旦检测发现故障,就要与相关的维修人员进行及时的联系,提高维修的效率。
3.3主动预防维修
主动预防维修是依据设备的工作状况来进行预先的判断,与预知事故维护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监控的对象是不同的。主动预防维修是针对设备运行的温度和油液理化性等参数进行预测,进而对矿山机械的零件进行维护。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的矿山机械设备维修主要是以事后维修和事故预防维修为主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故障发生率,但是都是被动性的,开展主动的预防维修是今后设备故障预防的主流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事后改善维修
事后改善维修就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后,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来对设备局部结构或者零件进行改造的过程,通过事后的维护来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提高,这种维修方式是矿山机械设备维修的主要方式。
4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保措施
4.1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
4.1.1合理调配,正确选型
矿山机械设备投入生产建设,企业要重视施工安全,根据施工项目、施工难易程度和施工环境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使用中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关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矿山机械设备的选型,考虑设备的性能和结构,技术要求,操作注意事项,发挥机械设备的能效,科学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可以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周期寿命,减少使用成本。生产建设环节,矿山企业考虑对不同项目的机械调配,确保机械设备不超负荷工作,协调好使用与保养的关系。
4.1.2做好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测工作
开展深入和广泛的安全检测工作,工程停工期间,对施工设备进行仔细的排查,及时解决零部件松动和线路老化问题。重视特种设备的使用,比如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需要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按照操作规范施工,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操作人员在矿山机械设备使用之前需要检查参数是否复位或者在合理区间,部件是否齐全,操作环境是否安全,是否佩戴好安全防护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发生异常要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停止施工,第一时间离开工位,等候技术人员和安检人员处理;在设备使用后,确保电源关闭,关闭好驾驶舱。维护人员仔细检查机械设备,包括电路是否连接通畅、是否需要做好防锈和除锈工作,做好记录,检测人员做好登记和签收,维修后出现设备问题追责。操作和管理人员按照矿山机械设备的养护流程做好检查,避免出现设备运行事故和人员伤亡。
4.1.3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为提升安全操作和科学管理意识,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思想和技术培训工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人身安全不仅需要企业关注,更需要操作工自身树立安全意识,要求操作人员进入工位之前佩戴齐全安全设施,熟记操作流程,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定期考核。在技能培训上,带领操作人员观看操作视频,引导操作人员规范操作。培训中向操作员工发放安全生产知识手册,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安全管理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心系企业利益和工人安危,在安全及矿山机械设备检查中,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到规范管理,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通报处理情况,以此为戒,开展全企业的整顿工作。
4.2矿山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措施
4.2.1完善矿山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规章制度
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企业的管理层、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和操作员工代表共同完善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确保矿山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合理的保养可以减少部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减少设备故障隐患,还可以减少成本浪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企业要明确保养的制度和流程,由管理人员确保行动落实到位。
4.2.2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矿山建筑企业要合理开展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机械设备基础保养工作,由操作人员按照保养流程实施,如果保养工作较为复杂,难度较大,需要专业养护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完成。养护周期根据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而定,通常机械设备的保养周期有季度保养或者半年1次的保养,特种设备的保养频率更大,保养时间更长,有效的保养可以提升矿山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经济损失。将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修保养数据备份到电脑中,便于后期的设备调试,及时查找设备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山企业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矿山机械设备是一项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其运行效率及质量直接影响矿山企业下一阶段发展。只有通过全面分析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并有效掌握各项技术,才能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确保机械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避免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类故障的产生概率,提升矿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矿业未来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永生.浅谈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14,16(10):182-183.
[2]李晓晖.矿山机械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以及故障解决方法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09):105-107.
[3]高秀艳.矿山工程机械设备液压系统故障的特点及维修体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业,2016,12(03):367-369.
论文作者:程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矿山论文; 故障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