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国际竞争力论文

我国主要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国际竞争力论文

我国主要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畜产品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获得长足发展,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畜产品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肉类、禽蛋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目前,除奶类外,我国肉类、禽蛋的人均消费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人均猪肉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从城乡消费水平、食品消费结构变动趋势来看,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从而使我国畜产品消费市场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将为我国畜牧业生产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中国畜产品生产并不可因此而高枕无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作为WTO成员国,我国畜牧业生产受世界市场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强。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农业协议及其他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的有关规定,今后我国不仅要大幅度降低畜产品的进口关税,开放国内市场,而且要取消很多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我国畜产品生产将直接面对来自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认真分析和评估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不仅可为政府采取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也有助于指导畜产品生产企业更好地面向世界市场进行生产经营。

一、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评价一个国家(地区)某类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理论界较常使用的指标有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这两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一国某类产品的竞争力状况。为使评价更具全面性,本文同时选取这两个指标对我国肉类、禽蛋、奶类3大类畜产品及其主要品种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它是指一国某类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某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表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普遍较低。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肉类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3.0%,不及当年美国的1/5,同时也远远低于法国、荷兰、丹麦等国家,仅与新西兰相接近。另外,2000年,中国禽蛋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也很低,仅相当于荷兰的1/9。而奶制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与发达国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见,我国是畜产品贸易的小国,出口规模与生产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

表1 2000年中国和世界主要出口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单位:%

┌───┬──┬───┬───┬───┬───┬────┬────┬───┬───┐

│ 国别 │中国│ 美国 │ 荷兰 │ 法国 │ 丹麦 │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德国 │加拿大│

├───┼──┼───┼───┼───┼───┼────┼────┼───┼───┤

│ 肉类 │3.00│ 16.38│ 8.37 │ 7.82 │ 7.71 │

3.99 │ 6.60 │ 4.90 │ 5.89 │

├───┼──┼───┼───┼───┼───┼────┼────┼───┼───┤

│ 猪肉 │0.72│ 13.06│ 10.38│ 7.18 │ 21.68│

0.01 │ 0.97 │ 5.40 │ 5.89 │

├───┼──┼───┼───┼───┼───┼────┼────┼───┼───┤

│ 牛肉 │0.43│ 21.09│ 7.06 │ 5.17 │ 1.86 │

4.73 │ 13.69 │ 5.61 │ 7.66 │

├───┼──┼───┼───┼───┼───┼────┼────┼───┼───┤

│ 羊肉 │0.27│ 0.27 │ 0.76 │ 2.03 │ 0.06 │

40.3 │ 23.68 │ 0.87 │ 0.07 │

├───┼──┼───┼───┼───┼───┼────┼────┼───┼───┤

│ 鸡肉 │9.05│ 19.99│ 9.94 │ 13.8 │ 1.98 │

0.01 │ 0.14 │ 3.19 │ 0.81 │

├───┼──┼───┼───┼───┼───┼────┼────┼───┼───┤

│ 禽蛋 │3.23│ 11.17│ 29.04│ 6.09 │ 1.62 │

0.22 │ 0.07 │ 7.25 │ 2.07 │

├───┼──┼───┼───┼───┼───┼────┼────┼───┼───┤

│奶制品│0.24│ 2.26 │ 11.11│ 14.23│ 5.18 │

8.95 │ 6.18 │ 15.44│ 0.68 │

└───┴──┴───┴───┴───┴───┴────┴────┴───┴───┘

资料来源:据FAO数据库资料计算所得。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RCAij=(Xij/Xit)/(Wij/Wit),其中Xij为i国(地区)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Xit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Wij为世界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Wit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当RCAij>1时,说明i国第j种商品具有显性竞争优势,且RCA值越大,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当RCAij<1时,说明该国第j种商品具有显性竞争劣势,且RCA值越小,该产品的竞争力越弱。

从表2可以看出:①从肉类整体来看,在1998年以前RCA指数大于1,但从1998年始,RCA指数跌到1以下。这就表明我国肉类在1998年以前具有竞争优势,但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到1998年后其出口已不存在竞争优势了。其中,猪肉RCA指数在1997以前在5以上,但从1997年开始,RCA指数急剧下降,1998年RCA指数为0.6,跌到1以下,以后几年更进一步下降到0.2左右。牛肉的RCA指数自1992年以来均小于1,且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牛肉在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竞争劣势还越来越强。羊肉的RCA指数自1992年以来均小于0.1,具有明显的竞争劣势。我国仅鸡肉的RCA指数自1992年以来均大于1,且多数年份在2.0以上,说明我国鸡肉一直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②从蛋类来看,1997年以前,禽蛋的RCA指数略大于1,表明我国禽蛋在1997年以前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1998年以后,RCA指数下降到1以下,我国禽蛋已不具有竞争优势了。③从奶制品来看,RCA指数明显偏小,最高年份不超过0.1,表明我国奶制品一直不具有竞争优势,其国际竞争力极低。

表2 1993年~2001年我国主要畜产品的RCA指数变动情况

┌───┬───┬───┬───┬───┬───┬───┬───┬───┬───┐

│年份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

│肉类 │ 1.96 │ 1.52 │ 1.54 │ 1.71 │ 1.26 │ 0.83 │ 0.75 │ 0.73 │ 0.81 │

├───┼───┼───┼───┼───┼───┼───┼───┼───┼───┤

│猪肉 │ 5.57 │ 5.16 │ 5.84 │ 5.21 │ 1.19 │ 0.62 │ 0.23 │ 0.18 │ 0.21 │

├───┼───┼───┼───┼───┼───┼───┼───┼───┼───┤

│牛肉 │ 0.46 │ 0.27 │ 0.35 │ 0.29 │ 0.26 │ 0.22 │ 0.16 │ 0.13 │ 0.11 │

├───┼───┼───┼───┼───┼───┼───┼───┼───┼───┤

│羊肉 │ 0.08 │ 0.09 │ 0.05 │ 0.04 │ 0.06 │ 0.08 │ 0.06 │ 0.07 │ 0.04 │

├───┼───┼───┼───┼───┼───┼───┼───┼───┼───┤

│鸡肉 │ 1.56 │ 1.47 │ 1.86 │ 2.59 │ 2.72 │ 2.24 │ 1.82 │ 2.13 │ 2.35 │

├───┼───┼───┼───┼───┼───┼───┼───┼───┼───┤

│禽蛋 │ 1.34 │ 1.17 │ 1.15 │ 1.21 │ 1.16 │ 0.89 │ 0.70 │ 0.79 │ 0.82 │

├───┼───┼───┼───┼───┼───┼───┼───┼───┼───┤

│奶制品│ 0.09 │ 0.07 │ 0.07 │ 0.08 │ 0.10 │ 0.09 │ 0.09 │ 0.10 │ 0.07 │

└───┴───┴───┴───┴───┴───┴───┴───┴───┴───┘

资料来源:同表1。

总之,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且呈下降趋势,目前仅肉类中的鸡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余品种的国际竞争力都很弱。

二、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般说来,影响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两个方面。从价格方面看,由于畜产品生产在我国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因劳动力成本低而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我国肉类仅鸡肉出口价格高于世界市场平均价格,猪肉、牛肉和羊肉的出口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且低幅达30%以上。另外,我国禽蛋出口价格也比世界市场价低50%以上。这说明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不在于价格因素,而主要是受制于非价格因素。具体说来,非价格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资源因素

虽然我国畜禽业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培育和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但因推广普及不够,加上畜禽繁育方面缺乏科学指导,畜禽近亲繁殖严重,从而导致品种退化。因此,我国的畜禽良种覆盖率仍相当低,目前,除生猪达到90%外,肉用羊和肉用牛分别只有55%和30%。另外,我国至今仍没有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专门化肉用牛羊品种。优良的专门化肉用家畜品种的匮乏直接影响了我国肉类产品的品质,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2.卫生安全因素

在我国,从饲料种植、加工到畜禽养殖,多数仍以分散的千家万户为主,规模小、条件差、产业化程度低、管理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给动物疫病防治、农兽药使用及控制造成一定困难。另外,我国检验检疫法规标准尚不健全,标准数量少、水平低、涉及范围小,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一些发达国家也就以此为借口禁止或限制我国动物产品的出口。

3.加工因素

在畜产品加工与转化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中肉类仅为3%~4%,奶在10%左右,而禽蛋转化率不到1%。发达国家畜禽肉转化为肉制品的比例一般为30%~40%,有的国家甚至高达70%,奶转化为乳制品的比例高达80%,蛋转化为蛋制品的比例已达40%以上。其次,我国畜产品加工品种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加工的肉制品品种只有7大类500多种,乳制品仅6类276个品种;而发达国家的肉制品种类繁多,如德国和法国都有1500多种,乳制品中仅干酪一项就有800余种。另外,我国畜产品加工业技术落后,加工品质量较差。目前,我国虽然已出现一些现代化的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但传统的个体作坊经营方式在我国还占很大比重,并且多数企业还是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保鲜期和货架期短,市场适应能力差。

4.饲养方式和规模

我国畜禽的分散饲养模式多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十几年来,禽类的规模饲养发展很快,牛羊的规模饲养也有一定的进展,但占我国肉类总产2/3的生猪饲养农户散养方式仍占了很大比重。据调查,我国1999年猪肉产量的80.7%来自散养农户,而美国饲养2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提供的出栏肉猪在1994年就已占到全美国的58%,当年丹麦的这一比例也达到50%以上。我国以分散饲养畜禽为主的方式对畜禽产品参于国际竞争产生很多不利影响:一是无法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单位成本;二是难以保证所饲养畜禽产品的均质性,畜禽品质相差很大,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

三、提升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除价格优势之外,我国畜产品无论从品种资源、生产水平、养殖规模,还是从质量安全和加工转化等多个方面,都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畜产品出口大国有一大段距离。如何发挥长处,消除非价格因素的影响,是提高我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关注品质和食品安全

首先,要积极推进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作,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要重点培养和扶持一些具有高技术设备和人才的良种畜禽饲养厂,加强科研力度,淘汰劣质品种,保护、培育优良品种,同时要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一是加强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通过严格的质量卫生安全检查执法,控制药物残留超标的畜产品上市,严格打击制假贩假行为和不法商贩;二是加强畜禽的疫病检测与防治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控制疫情,减少疫病损失;三是加强畜禽产品进出口检测检疫,把好国门,严禁境外不安全食品和动物食料入境。最后,要大力实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饲料安全工程项目,控制动物疾病、饲料品质和饲养、加工、运输等生产过程,使畜产品做到无疫病、无污染、无激素和药物残留。在此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有机食品标准组织高档畜产品生产,扩大营养、安全、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加快结构调整。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增加产品附加值

在畜产品的加工方面,我国应不断提高产品综合利用率,扩大产品品种,使粗加工逐渐向精、深加工转变,形成高附加值出口系列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类型和消费层次的要求,以增强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

3.培植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

积极扶持具有市场前景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加工技术标准,坚决关闭不合格的加工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加工企业集中,把优势加工企业培育成畜产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通过产业链把分散的千万家养殖户组织起来,使之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在农工商、产加销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衔接、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增强整个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4.用足“绿箱”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

按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在农牧业生产上未采取发达国家的保护措施,其国内支持水平(AMS)为负值。今后要以加入WTO为契机,充分利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所提供的国内支持与调控空间,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的重点宜放在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治、饲料安全、环境保护、科研开发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投入,这类扶持措施都属“绿箱”政策所涉及的范围内。

标签:;  ;  ;  

我国主要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