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工程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同时分析了工程总承包方与工程施工各方的具体配合措施,为提高工程管理效率、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促使项目工程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总包管理;施工配合措施;工程项目管理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项目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加,为了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不断完善并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其中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对项目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将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而确保施工项目在既定工期内高质量的完成,有效减少项目建设的投资成本。
一、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现阶段总承包管理模式被广泛用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阶段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一些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方自身的综合资质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且在总承包管理中依然采用一次法人、项目部的管理模式,其管理体系尚未健全,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存在叠加、重复的问题,无法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此外在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缺乏科学性以及指导性的管理制度,没有应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导致总承包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作用。
(二)总承包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总成总承包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总承包管理的工作质量,现阶段在总承包项目管理中普遍缺乏既懂得工程施工,又了解法律、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此外一些总承包管理人员缺乏自觉提升综合素养的意识,其管理理念与方法较为落后,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要求,导致总承包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得不到明显的提高[1]。
(三)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现阶段影响工程总承包管理质量的因素还有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在项目工程的招投标环节,习惯性在施工、监理等工程环节进行分别招投标,并且针对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招投标流程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总承包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了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且当前的项目管理模式还是普遍将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等环节分割开来进行管理,导致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依然无法扩大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四)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中包含工程施工以及工程设计的工作。工程设计能力是影响总承包管理模式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现阶段许多项目工程采用的是边设计边施工的模式,此种方法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施工的建设成本。为了充分发挥此种施工模式的应用价值,必须提高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设计能力。现阶段一些工程总承包方的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其设计功能无法满足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影响了总承包管理的质量。
(五)工程总承包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不仅要负责项目工程中的设计、施工以及原材料供应的内容,还需要承担工程施工产生的风险责任,因此总承包管理模式呈现出对工程项目承担全面责任的特点。在此管理目标的指导下,需要在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方法等方面均进行改变,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需求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但是当前一些工程总承包管理中没有建立健全责任机制与项目管理的流程体系,此外还缺乏适用性强的跟踪体系。导致无法有效的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及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等内容进行有效管理。
二、优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总承包管理的法律法规
为了确保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必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需要结合国家出台的政策与方针完善总承包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避免总承包管理的相关法规出现漏洞,为总承包管理落实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提供基础性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总承包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
提高工程总承包管理的质量首先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招聘管理人员环节要选择具备总承包管理专业资质证书的项目管理人才。此外要定期组织在职的项目管理人员参加总承包理论知识的专业培训教育活动,在培训期间可以邀请业内总承包管理的相关专家通过开展讲座或研讨会的方式面对面教授管理人员有关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技能。管理人员除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外,还需要提高操作先进信息技术系统的能力,进而将信息管理系统合理的应用于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工作中,有效提高总承包管理的效率。
2.建立专业总承包管理队伍
为了提高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工作质量,除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外,还需要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团队。选择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过硬、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进入到管理团队中,有效提高整个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的质量。
(三)提高总承包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必须提高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因此要在项目总承包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信息系统与软件,提高信息数据收集、传输、分析的速度,促使项目管理中的各个部门实现工程信息的互通、共享,提升总承包管理的效率[2]。除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外,还需要提高网络办公的信息安全性。例如,管理人员需要使用一定的登录权限才能操作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系统,并及时更新升级系统软件,保障工程项目信息的安全。
(四)健全总承包管理制度
在健全工程总承包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工程总承包管理的项目经理需要签订责任书或相关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出项目经理需要负责的工程管理任务。此种责任机制可以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认真度,确保总承包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二是,将工程管理的经济效益与项目管理人员的收益联系起来,同时应用单独核算的方法,促使项目管理人员自觉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实现降低施工成本,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目标。三是,在制度中健全监督机制,以有效的监督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果,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四是,在总承包管理制度中应该针对分配制度以及用工制度进行详细的规定,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并采用科学的优化方法提高工程施工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减少施工成本。
(五)加强合作细化总承包管理内容
由于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内容较为繁杂,包含工程人员、财务、材料、安全、施工工艺等内容,为了确保总承包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中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并细化管理内容。细化总承包管理制度要在工程计划阶段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划,在工程实施阶段要严格按照事先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反馈管理信息,提高总承包管理的时效性,同时针对总承包管理的工作进行实时的动态跟踪,进而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整体控制作用。
三、工程总承包方与工程各方的具体施工配合措施
(一)与工程施工设计人员的配合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该工程的施工要求及目标,为后续的总承包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此外项目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当图纸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与业主、设计工程师以及监理师进行讨论,避免影响后续的工程施工进度[3]。并且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定期向设计人员反馈施工信息,针对工程中的技术难点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邀请设计工程师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并在施工操作方面给予施工人员一定的指导,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二)与监理工程师的配合
在工程总承包管理工作中还涉及到工程监理的内容,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要协助并服从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工作,针对监理工程师明确提出的工程质量问题及时的安排施工人员或技术人员进行整改或返工。此外项目管理人员还要熟悉监理工程师的项目监理流程,进而更好的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并在工程总承包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报验制度,当某一环节的施工质量被检查不合格后不能继续进行下一部分的施工。
总结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总承包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了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需要首先完善总承包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并提高工程总承包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促使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符合现代市场对工程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褚共伟.建设工程设计总承包管理探究[J]. 安徽建筑,2017(4):62-63.
[2]杜洋,余勇.工程总承包中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及配合浅探[J]. 建设监理,2016(10):47-48.
[3]杨兆倩.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住宅与房地产,2015(25).
论文作者:杜建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1
标签:总承包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项目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