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论文_陈建英

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论文_陈建英

(贺州高级中学)

本文属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研究》

KTLX2017B39

摘要:“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有基础性的政治认知,还要有大量时政材料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思想,共同探讨《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课题。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十九大精神为主导,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在学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各方努力等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真实体验,利用时政材料,感悟政治认同;科学的评价,坚定政治认同;鼓励学生自主行为,践行政治认同。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十九大精神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文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一、加强理论学习、形成初步认同

储备相关政治认同的知识和理论,是增进政治认同的理论基础。要让学生通过政治课堂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学科知识和十九大内容的学习为支撑,以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为主导,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我们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围绕我们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中国为什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能做什么?

通过认知教育,根据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及深,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利用时政教育、促进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充分利用时事政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当前的政策和方针,鼓励学生对于国家的某些政策或行为。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例如《必由之路》之共同命运、《我们一起走过——致改革开放40周年》之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去。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和看法,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认识国家政策的制定原因、制定情况,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制度。重视时事政治的教育,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评论,例如环球视线——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方案、启迪世界;中国新闻——中国新时代“共商、共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相互交流、讨论、探讨,认同国家的行为,从而潜移默化的增强政治认同,将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理论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更加明确政治认同。

同时引导学生在纵向历史、横向现实的比较中,带领学生回顾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向学生讲述党和国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和过程,而且要联系实际,展示其独特的现实优越性,释疑解惑、循循善诱,引导对我国提出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坚定政治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坚定对党和人民所选发展道路的坚定支持。

三、善用评价、坚定认同

教学评价是按照具体要求或者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和测量,做出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固化政治认同。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下一步的学习起导向作用,通过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教学具有调节作用,同时也发挥着甄别、发展、鉴定等功能,是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果固话的重要力量。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需要多种评价方式的正确运用。通过直接认识被评价者行为的观察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调查法、逐个谈话的访谈等方式进行等等方法评价学生对我们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认同程度。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我存在的认知缺陷,自我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

教师应深入学习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开阔性,培养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面向未来、挑战未来,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让我们的民族和社会充满活力。

论文作者:陈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论文_陈建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