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探讨论文_白艳洪

白艳洪

身份证号码:532526198504121117

摘要:环境岩土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将环境科学与岩土工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岩土工程观点、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对生态环境保护。本文将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应对策略、未来发展展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分析;研究

对于环境岩土工程而言,其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具体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对于环境岩土工程而言,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三类,即环境工程、人类工程以及环境卫生。其中,环境工程所研究的内容是如何采用岩土工程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抵御,比如洪水、地震和海啸等;对于环境卫生工程而言,所研究的内容是如何采用岩土工程对污水、废弃物等化学污染问题进行处理;

人类工程所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岩土工程对振动、噪音等问题进行处理。

1、环境岩土工程概述

1.1内涵分析

对于环境岩土工程而言,其作为新兴的领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关于环境岩土工程的概念、学科地位等,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认知。学界有几种观点:第一种,以胡中雄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这是一门应用岩土工程

概念对环境进行保护等边缘性学科,根据研究内容不同,可将其进行再次分类,比如环境工程、卫生工程以和人类工程等,因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第二种,以袁建新为代表的观点:环境岩土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中涉及到岩土力学、卫生工程、水文地质以及环境工程和地球物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三种,以龚晓楠为代表的观点:环境岩土工程这门学科,将岩土工程、环境科学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立足岩土工程实际,采用的是岩土工程方法和技术,为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服务。无论哪种观点,都将环境岩土工程与人类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现代环境岩土工程学所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岩土工程基本原理、手段和方法,避免或防治自然、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岩土环境恶化问题,同时分析、评价环境与岩土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旨在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1.2特点分析

第一,环境岩土工程具有系统性特点。人类生存和活动作用的地球表层,实际上只是整个宇宙系统的子系统而已,各种构成因素间相互依存、制约和影响,因此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特点。

第二,环境岩土工程具有复杂性特点。对于环境岩土工程而言,其涉及到的内容、学科比较广泛,比如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地质学和相关的社会科学等内容,可以说是一门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多种物理场之间相互耦合。

第三,环境岩土工程具有广泛性特点。对于环境岩土工程而言,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而且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才可能被发现,比如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业核废料处置等。

第四,环境岩土工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就环境岩土工程而言,其内容涉及到人们所利用的岩土工程原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不同岩土工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防治生态环境、人力活动所造成的各种地质环境恶化问题,改善人类环境条件和生活质量。

2、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环境岩土工程特点和基本内涵分析,笔者认为实践中会存在着一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对此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应对。

2.1严格控制岩土资源的开采

在传统模意义上,所强调的是资源开采,现代意义上的资源开采则强调的是资源管理,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降低资源开采量的方案寻找。然而,岩土资源的过度开采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过度的矿产资源开采,导致地下水位降低、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重了山体滑坡等诸多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再如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致使水资源严重流失等。一旦岩土资源被过量开采以后,则会对整个环境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协调性影响非常的大,降低了灾害抵御能力。在岩土资源开采和应用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的规划,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约岩土资源。

2.2有效处理建筑和生活垃圾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其种类繁多、填埋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非常不利。

图1 建筑和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基于此,我们应当加强环境岩土工程管控,科学、高效地处理垃圾,减少污染。就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来看,制定一套规范化、科学高效的垃圾填埋管理体系非常重要。比如,煤矸石等工业垃圾可用于建筑行业,作为基础建设用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拓宽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再如,将废旧轮胎回收和二次利用,生产的橡胶土可用于道路、路堤等岩土工程回填用料,从而实现废物的有效利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我们应当借鉴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环境岩土工程注入新的活力,有效解决城市废弃物填埋问题,促进城市建设稳步发展。

2.3有效处理地面沉降问题

在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地面沉降问题非常凸显,一方面分布非常的范围广,另一方面不易被察觉,多集中在人口密集区,具有加大的危害性。比如,建筑开裂、海水入侵以及铁路中断和破坏市政建设等,造成的严重后果非常普遍。比如,西安市地面沉降严重,尤其在城区、城郊等地更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承压水过度开采、局部地质构造活动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该种情况下减少地面沉降至关重要。基于此,应当尽可能健全和完善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机制,明确危险性、危险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对基层设施中的深基坑设计标准进行严格规定;同时,还要加强施工管理,对不法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将预防、监管统一起来。

2.4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性岩土工程问题处理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洪水、地震以及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病害非常普遍,造成了严重的岩土工程问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虽然我们无法对上述自然灾害从根本上抑制和控制,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实践中,还要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防控体系,不断加大防治力度,利用岩土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治理,减少经济损失。同时,气候变暖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比如印度高温天气,造成800人死亡,如下图所示。

图1 新德里道路融化,斑马线扭曲模糊

目前来看,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承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砾土地震液化和建筑物下陷,并且造成了一系列不影响,比如沼泽化、盐渍化。第二,冻土问题。比如,青海高原地区冻土现象严重,气候变暖不仅升高了土地温度,冻土面积、深度减小,而且还提高了冻土下界,季节性冻土面积增大,以致于高原冻土退化、路基融化,建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隧道冻胀以及道路边坡滑塌呈加重之势。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树立环保意识,科学、有效的缓解和控制气候变暖进程,从而为岩土工程的实施提供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气候变暖对环境岩土工程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施工,以免造成不利影响。

2.5环境岩土工程未来发展

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时代的发展,从沿海到内陆,人们对住宅建筑、交通道路以及地铁隧道工程的建设,加剧了对环境岩土工程危害。自然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洪涝、地震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水土流失以及土壤退化等,都成为典型的环境问题,而且引发了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环境岩土工程工作者正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当前国内正处在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建设期,多元化的工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下,环境保护、防治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而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解决好以下问题。第一,西部问题。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域稳定性和地下工程。第二,东部问题。城市地面变形、悬河化水资源以及水环境问题等。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卫生填埋场优化设计、大规模建筑工程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科学评估以及岩土工程技术手段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应用。

结语:环境岩土工程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更加关注,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阐述了环境岩土工程内涵、特点,并就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我国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白彦光,武胜忠,彭彦彬.环境岩土工程的内容和特点[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3(01):88.

[2]施斌.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02):123-124.

[3]曲永新,张永双,冯玉勇.当前国际环境地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其相关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2012(04):78.

论文作者:白艳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5

标签:;  ;  ;  ;  ;  ;  ;  ;  

关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探讨论文_白艳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