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殷圆论文_殷圆1, 周丽霞2*(通讯作者)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殷圆论文_殷圆1, 周丽霞2*(通讯作者)

殷圆1 周丽霞2*(通讯作者)

(1.苏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市中医医院肾内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超声确诊并在我院治疗随访的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 行小剂量左甲状腺激素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不同年龄、不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患者甲状腺结节大小变化情况。结果 采取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能取得理想效果,有效缩小结节大小及甲状腺体积,改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年龄小、TSH 水平较高的患者, 经确诊为良性甲状腺结节后,应立即行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脂,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左甲状腺素;疗效观察

甲状腺结节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甲状腺结节和多种因素有关,常见因素有药物、饮食、放射线暴露、年龄、碘摄入量、性别等。

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以药物治疗为主,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为临床常用药物,不易引发不良反应,便于口服,给肠胃带来的刺激小,药效平衡,因此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运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患者的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良性甲状腺结节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年龄区间20-65岁,平均年龄(41.3±3.8)岁。部分患者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有轻微颈部不适或异物感,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活组织检查确诊是良性结节,颈部未见异常淋巴结,血糖及血脂检查结果均正常,排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有恶性肿瘤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纳入、排出标准 ①纳入标准:经超声及血生化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良性甲状腺结节病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无认知功能低下患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免疫类病症患者与血液类病症患者;伴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起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J20110029),于晨起时空腹服用12.5 μg/d, 用药1周后若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增加给药剂量为25.0μg/d, 随访用药6-12个月。

1.4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结节大小、甲状腺体积。②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测定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③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结节大小及甲状腺体积变化情况 治疗前患者结节大小、甲状腺体积分别为(1.63±0.43)cm、(9.77±1.85)cm3, 治疗后分别为(1.12±0.11)cm、(9.08±0.83)cm3, 患者治疗后结节大小及甲状腺体积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治疗前患者促甲状腺素为(1.66±0.42)mIU/L、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为(1.85±0.26)nmol/L、总甲状腺素为(109.44±9.31)nmol/L, 治疗后分别为(0.78±0.11)mIU/L、(2.11±0.42)nmol/L、(101.42±6.45)nmol/L, 患者治疗前后促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用药期间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心悸, 1例患者头痛, 1例失眠,不良反应均未对治疗造成影响。

3讨论

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 恶性甲状腺结节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良性甲状腺结节基本选择保守治疗。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药物使用、碘摄取量、环境污染、放射线暴露等因素的作用及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引起了临床研究者的高度重视【2】。值得注意的是,有近35%的良性甲状腺结节体积会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若不及时干预,那么颈部外观将受到严重影响,增加恶变可能。有临床研究显示,引发甲状腺结节形成的机制有多种,通过对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有效抑制,可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降低,然后经反馈回的调节机制,可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快提高【3】。通过胞内信号级联反应,结合机体中促甲状腺素受体与促甲状腺素,可有效推动释放游离反r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使甲状腺提取碘化

物的能力有所提高,这样能有助于加快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分化与增值,使其产生多发性甲状腺结节。

目前临床上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案,且各个治疗方案各有优势和缺陷。在所有的治疗方案中,甲状腺素抑制疗法最容易被患者接受。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在确定患者均为良性甲状腺结节,随之采取小剂量左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未采取大剂量左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左甲状腺素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药物,在机体内能够转变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能够对机体的正常发育进行有效维持,并为代谢提供良好条件。此外,该药物还能促进产热增加,进而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能够对甲状腺结节及相关组织的生长动力进行有效抑制,进而缩小甲状腺体积,使预后更佳是考虑以往在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 出现少数不良反应, 导致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降低, 甚至放弃治疗。

综上所述, 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需积极治疗, 采取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能取得理想效果, 有效缩小结节大小及甲状腺体积, 改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个体差异的影响, 在用药中需注意因人而异,不仅要预防疾病恶变, 同时还需注意不可过度治疗。另外,医师应嘱咐患者定期随访, 以便合理调整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张登科,惠俊国,程星遥,等.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进展.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7(5):457-460

[2]吴永新,蔡斯俏.经皮超声导向无水乙醇注入加服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25(z1):183-184.

[3]陆淑瑾“.养阴散结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癌术后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5,47(04):22-24.

论文作者:殷圆1, 周丽霞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殷圆论文_殷圆1, 周丽霞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