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应用对患者PICC的院外护理的管理作用论文_邱少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肝胆外科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 评价微信的应用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院外PICC 导管自我维护的指导效果。方法 将80 例PICC 置管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 例。实验组应用微信对院外PICC 的维护进行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PICC 维护指导。结果 实验组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微信应用于肿瘤患者的PICC 导管自我维护指导可降低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关键词】PICC 维护 肿瘤 微信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经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安全,且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1]。但PICC置管后,患者携管出院期间的维护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患者与家属,使PICC的进一步开展受到影响。而微信的快速发展,为带管出院患者提供了文字、视频、图片全方位的指导。为了减少带管出院后置管的并发症,我院对40 例带管出院患者采用微信群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导管观察并指导护理,交流心得,解难答疑,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 年1 ~ 6 月,PICC 置管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年龄32 ~ 75 岁,平均年龄(54.12±11.21) 岁。文化程度: 文盲18 例,小学及中学46 例,专科及以上16例。分为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文化程度、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所选材料选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材料选用Smith & Nephew Medical 生产的透明敷料( IV3000),规格12cm×9cm 或美国3M 公司产品事业部生产的3M 敷料,规格10cm×11.5cm。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即根据美国巴德公司提供的PICC 长期护理手册、总结临床病人PICC 带管自我护理能力中存在问题,制定、发放纯文字的健康教育处方并给予讲解,每2周一次电话随访。

1.3.2 实验组除了以上护理措施外,开通名字为“生命线”的微信朋友圈 。圈友可以随时进入朋友圈, 浏览信息, 如有问题, 可以通过发送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与圈长交流沟通。

设有圈长三人,圈长发布微信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①PICC 的自我护理。PICC 置管后的功能锻炼、自我观察、维护周期、保护导管方法、如何洗澡等内容, 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和视频指导患者和家属提高自护能力。②PICC 的专科护理。PICC 置管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置管与维护流程、换药的操作规程、导管异位的处理、导管的辅助固定方法、各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③反馈互动。鼓励患者进行护患微信互动,由家属或患者反馈PICC 导管自我维护情况、心理动态,团队成员及时纠正错误及不足,同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互动、经验交流、互相支持。

2 结果

两组门诊PICC 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发症比较,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移位、堵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化疗间歇期带管出院患者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家庭支持系统的缺乏、患者自身疾病认知和依从性等原因,对导管缺乏长期系统规范的管理,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研究发现: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居家护理时容易出现各种导管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5%[2],甚至导致部分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3.1 微信教育能提高门诊PICC 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 导管护理是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过程, 而出院后置管护理是目前护理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PICC 护理问题实例图册内容真实、具体、形象化,能让患者充分认识不按时导管维护的危害[3],从而提高依从性。在研究中,本院成立由专职PICC 导管护士组成的团队, 通过微信方式定期指导患者导管护理知识并监督患者护理效果。其最大的优点是互动与随时监督,在微信上利用文字、语音、图片或视频上传导管护理知识, 同时也让患者使用微信将内心的困惑、置管局部情况用文字、图片等上传反馈。

3.2 微信满足情感交流 通过微信与患者互动已成为一种新的人际交流模式。患者与圈长及其他病友相互交流, 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与了解, 互相认同, 产生了情感共鸣, 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拉近护患关系, 增强凝聚力, 扩大专业影响, 树立学术威信等具有意义。部分患者因路途遥远、行动不便、工作繁忙等原因不能返院, 上网发微信、在线咨询就可以得到专家一对一的解答, 使交流不受时间、地域、经济限制, 缩短了护患距离, 融洽护患关系。护士给患者提供便利的咨询和专业的解答, 更容易得到患者信任、依赖, 获得患者的尊重。由此, 促进了医疗机构护士与患者交往深度的延伸限制, 缩短了护患距离, 融洽护患关系[4]。

4.小结

PICC 带管时间长, 患者出院后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 以往常因患者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PICC置管的安全性。近几年来, 我院开办了PICC 门诊, 开展了PICC 相关的健康教育大讲堂, 发放了维护手册,进行了PICC 健康教育质控, 仍不能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微信的普及使网络成为现代人首选的咨询途径, 基于微信的知识交流能借助网络突破时空限制, 实现跨地区的交流, 而且浏览者主动性更高, 知识的传递和转移范围更大, 转移的知识也更易于保存和查询, 这些都是传统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患者及家属通过浏览微信、发送文字、在线专家咨询、留言、等多种形式与圈长进行交流沟通, 可满足其交流PICC 相关知识的需求,降低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陶志芳.出院肿瘤患者PICC 导管维护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6):20-21.

[2] 孙莉.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85-86.

[3] 余利君,胡琪君.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院外自我维护[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0):1486;1506.

[4] 沈柳,范绒丽.PICC 患者带管病人维护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J ].全科护理,2011,9(1):72-73.

论文作者:邱少佳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微信的应用对患者PICC的院外护理的管理作用论文_邱少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