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生产加工的标准作业成本管理论文_邵玉国

钢结构生产加工的标准作业成本管理论文_邵玉国

宝胜系统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成本管理作为内部综合管理体系中的常规构成,企业在持续经营发展中也需要积极地进行成本控制尝试。航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大多都在进行成本控制尝试,但成本控制状况并不良好,一些成本控制问题更加长期存在于成本控制工作开展进程之中。伴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加,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也需要对成本控制事宜进行重新审视,探寻出其更好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也十分必要。

关键词:钢结构;生产加工;标准作业;成本管理

近年来,钢结构制造加工市场竞争激烈,创造低成本优势是各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近几年的运行,山东莱芜钢铁建设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一套适合公司生产经营标准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即通过设计和施工标准化生产经营流程的整合,企业成本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整合,体现了企业的生产经济。业务流程成本追溯到成本的来源,反映成本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本,找出对公司不利的成本差异。

1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1.1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着成本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思想意识层面对成本控制认识上的不充分,重视程度上的不足也导致良好的成本控制环境无法形成。虽然成本控制工作一般由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负责,但企业核心管理层无法给予成本控制工作足够重视和支持,成本控制工作在开展上自然无法较好地进行下去,断断续续地进行成本控制也会严重削弱成本控制有效性。例如,很多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内并没有完备的成本控制制度对系列工作开展予以指导和规范,部分钢结构制造企业虽然确立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既有制度对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的指导与规范性功能明显不足,成本核算、预算指标确立以及成本目标达成上的管控性工作在实际开展上也变得极为混乱。

1.2成本控制全面性不足

很多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的全面性明显不足,由于其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带有明显局限性,成本控制工作开展中自然也带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的主要业务可以分为钢结构制造与钢结构安装,不同业务层面的成本控制重点不尽相同,其两大主要业务层面的成本控制需求也存在差异。但鲜有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可以在全面成本管理理念下,开展对应成本控制工作,仅仅关注于某一个层面或某几个点进行成本控制的做法也导致其成本控制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更为严重的是,成本控制全面性的不足会使得很多成本控制需求无法得到较好满足,部分业务开展上的成本消耗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与调整时,企业成本控制压力会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成本控制问题也会顺势产生,从而侧面上增加成本支出规模。

1.3成本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缺位

成本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缺位也是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存在的不足,缺乏专门的成本控制制度予以支撑原本就大为降低了成本控制的水平,一旦相应评价与监督机制长期处于缺位状态之中,各种形式的成本控制工作在开展上自然无法得到较好支持与保障。此外,评价与控制机制缺乏下,企业对成本控制状况与需求很难有精准掌握,信息不对等这一问题也会对成本控制措施选用产生负面影响,这很容易增加成本控制的盲目性,并导致很多成本控制资源处于闲置或浪费的状态之中。而缺乏成本控制监督时,一些业已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或不足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这些问题长期积压也会在拖慢企业成本控制开展效率的同时,不断增加成本控制能力与水平提升的实际难度,并使得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陷入到极为被动的境地之中。

2标准作业成本管理实施过程

2.1研究公司的生产经营流程

要把握成本管理的重点,真正落实成本管理,必须认真研究成本管理的对象,即明确生产经营的特点、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过程、部门间的经营衔接、管理的实施。元素过程管理和过程集成。

2.2规划运行中心

根据公司生产过程的特点,划分作业中心,确定各作业中心的作业内容。每个运营中心消耗相应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每个运营中心的产品加工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成本的过程。公司根据工艺步骤和特点,将生产过程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作业中心,并将固定资产划分为作业中心,计算各作业区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立操作性、程序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按业务分配划分为业务中心,进行业务管理。对相应的使用成本、生产能力、维修和大修费用进行程序化管理和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保养费按经营中心收取。同时,各工区的消耗定额也是其他间接成本分摊的依据。

2.4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流程一体化

根据订单要求,工艺规程是生产流程和物流的设计依据,也是标准成本的计算依据。以普通焊接门式钢架为例,工艺流程分为四个步骤:1)下料切割作业区;2)焊接作业区悬臂焊接、安装、矫正;3)焊接H-SEC深加工装配作业区。钛钢,如钻孔、托架焊接;4)材料流,用于抛丸、喷涂、加工件的检测。合格产品验收合格后,才能获得合格的成品。

3建立标准价格体系

3.1建立产品的标准成本价格体系

在每个季度初,成本预算员估计每个产品的标准成本,并在该季度建立该产品的标准成本价格体系。具体依据是以上季度采购材料的平均价格为标准材料价格;以上季度平均单位人工成本为标准人工价格;以每个工单的固定工作时间为标准工作时间;预算人。将制造成本作为标准制造成本。

3.2作业成本法

1)将制造和人工成本分配到运营中心。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程序化和操作化管理的实施,我们可以准确地收集运营中心固定资产的折旧、维护和动力成本,而其他制造成本则根据C.OST驱动程序。人工成本按吨位工资标准乘以各作业中心产量进行分摊。

2)制造和人工成本从运营中心向产品的分配。如果每个运营中心同时生产多个项目,每个运营中心的制造成本可以根据每个运营中心每个产品的工作订单和设备运行时间以及每个运营中心的人工成本分配到每个工作订单和产品。配给中心可以根据每个作业中心的工单和每个产品的工作时间分配到每个作业。订单,产品。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个运营中心中每个工单和产品的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数据。

3)核算材料成本。通过对详细的物料清单进行分类汇总,可以计算出每个工作订单的物料成本和每个运营中心的产品输入。

4)会计准则成本。根据标准材料价格和材料定额,计算出各作业中心各工单和产品投入的标准材料成本;根据各作业中心的标准制造成本价格和各工单的定额设备作业时间计算。并对每个运营中心的产品,计算每个工作订单和每个运营中心的产品的标准体系。施工成本;根据各运营中心标准人工价格和各运营中心各产品定额工时,计算各运营中心各工单、产品的标准人工成本。

3.3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1)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比较各运营中心各工单、产品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编制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表。

2)通过从不同角度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价差和数量差,结合生产废料统计和物料报废统计,准确客观地反映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因为差异和差异的过程。

3)向公司领导、管理部门和运行中心反映成本分析结果。

结论

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需要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对成本控制事宜进行重新审视、规划,特别是在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上,较好地对成本控制原因分析并进行负面影响的消除也十分必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企业由于规模及业务侧重上存在差异,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工作开展,特别是成本控制问题解决时需要从企业实际及成本控制状况出发,避免不当地进行成本控制问题解决对企业常规经营管理活动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树志.加强钢结构制造安装企业成本控制[J].财会学习,2017(24):103-104.

[2]周泉.钢结构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45-46.

论文作者:邵玉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钢结构生产加工的标准作业成本管理论文_邵玉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