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现状论文

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现状论文

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现状

文/陕西中医药大学 徐晨星

【摘要】 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应当立足于本校学科性质、教学任务和读者对象,在图书采访工作中严格按照图书馆的需求制定计划。对于中医类图书的采访和收藏工作,要兼顾书籍的学科特性、教学价值、多学科交叉等多方面因素考量。

【关键词】 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馆藏建设

文献的采集是图书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后续服务的展开。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采访工作较之采访实践中所面对的各种新情况,其理论内容和操作方法已显脆弱。医学是一门系统学科,与多学科之间均存在交叉,尤其中医系统的形成吸收了中华文化中哲学、历史、生物、地理、化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访,既要符合学校的学科属性,合理规划中西医类书籍、社科类书籍的采访比例,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兼顾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和实际需求,同时还要在保证学科专业性的同时合理丰富馆藏内容,兼而有之、广而纳之,对内容中涉及中医药图书的采访,认真甄别,合理选择。本文以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就当前图书采访工作的方法现状和馆藏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和举措。

一、采访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中医药类图书市场的新形势。医学类高校受学校自身学科属性影响,图书馆藏内容主要围绕医学教学构建,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更是如此。结合工作经历,针对馆配方面,颇感近几年中医药类图书的出版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首先,随着我国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加入到了中医药类书籍尤其是中医科普书籍的出版中来。发展既代表着繁荣,也必当会产生一定的混乱,相当一部分书籍医理浅显、理论应用错漏、内容过于通俗,对图书采访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图书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当具备相当水平的医学素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其次,西医方面的书籍,相当部分中医药方面的书籍多为对已有中医理论和典籍的再研究再发展,相关书籍同质化严重。同一中医经典典籍,不同出版社的不同发行版本甚至再版数可达数十种,如何从中甄选出有适合X馆需要的、有教学研究价值的书籍,对图书采访人员同样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再次,由于近年来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纸张费用连年上涨,造成书籍印刷成本增加,图书码洋增大,医学类图书这种专科性质的书籍更是如此。如何利用每年有限的图书经费完成当年度采购目标,以满足学科建设和科研需要,达到学校评估要求,是一个需要认真处理的问题。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往往比较少,很难完全理解具体形象的课程内容,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来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的情境,还能把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形象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如果教师强制要求,他们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创新意识。

(二)馆藏建设情况。医学科普性和非医学类图书采访量的不断增大,是我馆馆藏建设面临的新情况。一方面,专著性质的医学尤其是中医类图书,其学科专业性较强,成书和出版周期长,每年出版发行的新书种类有限;教材教辅类医学图书,须严格按照国家本时期教材规划和学校的具体教学需求制订采访计划;相当部分的中医类著作是对古典中医理论和经典的再发展再解读,经年累月,馆藏收集已趋于完善;古籍珍本的收录,不确定性较大;外文原版医书受来源途径限制,每年可接收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变化,使人们希望非社会性质的图书馆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服务社会读者中来,大学图书馆的建馆理念亦愈来愈倾向于结合本校学科特色扩展藏书范围,丰富馆藏文献类型,满足校外读者的学习阅读兴趣。同时,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人群是在校师生,他们同样对非医学类图书有着巨大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采访工作在完成医学馆藏建设任务的同时,适当提高医学科普类图书和非医学类图书的采购数量和复本规模。

二、其他影响采访工作的问题

(一)馆藏纸质文献利用率下降。移动时代,读者通过便携式电脑、手机等手持终端能够更加方便地实现对数字图书资源的查找和阅读。网络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包罗万象,其内容涉及农业、生物、化学、数学、天文学、航天、气象、地理、计算机、医疗和保险、历史、大学介绍、法律、政治、环境保护、文学、旅游、音乐和电影等所有专业领域,它是知识、信息的巨大集合,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在这种趋势下,各图书馆也在不断丰富自身的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学生不用到图书馆来,利用门户链接、公众号、手机APP软件即可实现对馆藏资源的访问利用。以我馆为例,在2016年完成移动端借阅平台建设后,纸质图书借阅量持续走低,电子阅览室的上座率降低,图书检索机利用率大不如前。“既然通过上网查找、在线访问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各种资源信息,又何必去用翻阅书籍这种费时费力的方法”已成为大部分读者的普遍想法。

(二)馆藏容量逐渐饱和。X馆建筑面积17,598.9平方米,其中收藏纸质图书的有综合图书外借,医学图书外借,文学艺术、历史图书外借3个藏、借、阅一体的外借书库;医学参考阅览,综合图书阅览,综合报刊阅览,医学期刊阅览,古籍查阅5个书刊阅览室;馆藏书库7个,过刊书库1个,古籍书库1个。随着馆藏建设的推进,目前书库已渐饱和,虽然2016、2017年度对书库进行了选择性清理,封包了一批年代较早、残缺破损、学科价值不高的书籍,但是馆容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由于馆藏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上级管理部门往往以藏书规模作为衡量图书馆工作的一项指标,进而影响对此馆的资源分配。这也在客观上使得图书馆的馆藏书量持续增长,造成藏书空间分配不足,给新进图书的上架带来影响。

(三)各类型读者阅读需求的多样化。目前我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校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医务工作的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此外还有职工家属、校外读者等其他人群。本校除校本部外,还有直属两所附属医院(三甲)及若干合作医疗机构。相当部分教师既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在校直属医院也有担任医疗职务,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同时,学校本科医学类专业的学制为5年,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其第五学年还需进入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实习。研究生需根据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情况和导师指导,进行教学实践、临床实践及学术活动。偏于医学基础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等专业)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偏于医学临床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指中医临床基础、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各临床学科申请学术型学位人员)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原则上要求在三等甲级医院临床实践,专科性质强、特色明显的专科医院可适当放宽条件至二等甲级医院。

三、结语

从各类型图书占图书总借阅量的比重来看,医学专著、医学教材、教辅图书、文学类图书和语言、文字类图书占到了X馆2017年度图书借阅总量的7成以上。继续分析各类型图书的借阅读者类型分布,可以看出,教职工读者的借阅类型主要集中在医学类专著和教材以及文学和语言、文字类图书上,其借阅目的主要是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学术研究。本科生、研究生对各方面图书的借阅兴趣都比较大,比照不同类型图书占借阅总量的比重,结合工作实际,可以得知其借阅行为既体现了学习的目的,也是为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和提供消遣,其中本科生对文学类图书和语言、文字类图书的需求明显大于研究生。其他人群主要以对医学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的了解和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为主要借阅目的,所涉图书类型多为科普性图书和各类型通俗读物、工具书。

传统的期末考核载体全凭一张纸,既不利于实践操作考核,又不便于教师评定成绩,在现代职业教育时期,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操作方式进行改造升级。首先,考核题型设计为情景项目化,与实际应用接轨,在应用中体现专业知识技能点;其次,建立各门课程考核题库,增强知识运用灵活性;最后,开发专业的考试平台,考核试题由平台随机抽取组合,可借助平台自动阅卷或教师在线阅卷,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梁玥,余波,易淑琼,李晓柯.信息传递视角下馆配链现状及策略研究——以绵阳市高校图书馆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15):68-70.

[2]蒋梅.全民阅读背景下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以高校图书馆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112-114.

[3]姜新,贾树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13):179-180.

[4]王跃虎.读者需求与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3):32-38.

[5]余侠.政府招标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创新实践——以淮南师院图书馆开辟急购图书绿色通道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3):109-110.

[6]姜新,贾树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13):179-180.

标签:;  ;  ;  ;  

中医药类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现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