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付琴

(株洲市二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我院肿瘤PICC置管的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2)和实验组(n=32),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且导管留置时间较参照组长,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服务满意度评价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辅助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以及降低拔管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肿瘤PICC置管;出院;应用评价

肿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需要输入化疗等药物进行反复治疗,多穿刺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也极易引起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不利于预后康复。因此,在临床中多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临床优点,为临床静脉化疗提供了最佳给药途径[1]。大部分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多携带PICC导管出院,可在进行周期性化疗过的程中,减少反复穿刺疼痛。由于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差,缺乏导管维护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行为缺陷,导致出院后导管存在脱管、静脉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治疗效果[2]。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肿瘤PICC置管患者辅助给予护理干预,对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64例我院肿瘤PICC置管的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2)和实验组(n=32),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7:15,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3.2±8.5)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8:14,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3±7.8)岁。患者基线资料相比较相似,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在置管后建立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置管时间、长度、导管外露长度以及经X线探查其导管末端位置,并给予出院患者发放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手册,并给予患者出院健康教育。

实验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1)建立置管后患者详细资料档案,在参照组信息档案的基础上添加电话或微信随访登记本、居住地附近有无相关正规医疗机构、出院时间、出院时导管情况、随访次数以及随访时间等,并在随访期间注意并发症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2)定时随访时间:在出院以后3天进行初次随访,若导管无异常情况,则以后每周随访一次,及时发现并发症情况,积极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3)随访内容:穿刺点部位有无红肿胀痛以及渗液等异常情况,导管贴膜有无脱落、潮湿及松动等现象,并观察出院前导管长度与随访期间导管长度是否一致,每周至少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冲管及更换贴膜一次,同时指导患者对置管一侧肢体正确活动行为以及睡眠方式等[3]。4)随访方式:主要包括电话随访以及网络随访;①电话随访:成立专门的PICC护理管理小组,并通过电话方式询问患者导管情况、一侧肢体肿胀以及穿刺点部位情况,并针对上述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同时还要做好记录。②网络随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PICC置管患者集中建立一个微信群,并设立专科护理人员为管理员,患者可以将存在导管疑问通过文字、视频及图片等方式上传至微信群,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指导,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定期在群里介绍PICC置管的相关维护知识以及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措施等[4]。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导管平均留置时间进行统计记录,同时问卷调查患者对服务满意度。

1.4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统计数据存在差异,则P<0.05。

2结果

2.1相关指标统计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且导管留置时间较参照组长,P<0.05。可见表1.

3讨论

对于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多进行反复长期静脉穿刺化疗,增加了患者疼痛,且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大,普通静脉不能承受,容易并发静脉炎,影响疾病的治疗进程及预后效果。伴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操作简单、可减少反复穿刺及减轻患者疼痛等临床优势,可以有效弥补多次静脉穿刺的不足,主要可以在直视下沿静脉走向进行穿刺,对其它组织、神经及血管均无明显损伤,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5]。

肿瘤患者治疗具有间歇性和反复性,在间歇时期患者可出院,但由于缺乏导管维护知识,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以及不健康生活行为多,特别是农村患者,虽然在住院期间也进行一定导管维护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但掌握程度差,极易在出院后发生导管脱落、局部感染以及静脉样炎等并发症现象。本次研究主要针对PICC置管患者,给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进一步实时掌握患者的导管留置情况,并及时督促患者进行导管冲洗,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行为及导管维护,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指导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综上所述,针对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辅助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以及降低拔管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廖瑞月.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9):77-78.

[2]李三梅,雷敏.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25):94-95.

[3]翁华娟,秦莉莉,熊海霞.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4):37-38.

[4]肖淑宁,庞丽,骆书秀,等. 基层医院PICC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2069.

[5]张艳.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4):1316-1317.

?论 著?

论文作者:付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付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