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_木哈塔尔·湖达别地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_木哈塔尔·湖达别地

木哈塔尔·湖达别地 新疆工业经济学校基础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体育教学是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与主要方式,考察各级各类学校中的体育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与其功能和价值极不协调的景象,教学各方对体育教学都淡然处之、莫衷一是,即使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主体力量,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也缺乏应有的主体性与热情。在学生体质日衰、国家重视日甚、社会呼声渐高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体育教学的品性,反思体育教学发展中的践行困境,并探究改善对策,是体育教学的迫切需要。

一、体育教学的品性

1.生命性。

对于生命的关怀是当下的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也成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学中的生命关怀正是达成教育中关怀生命的基础与关键。学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教育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从人的生命成长历程来看,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学生的成长包括身体生命 (或称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或称价值生命) 的双层发展。作为体育教育重要内容的体育教学自然具有生命性的品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原点是体育教学的应有之意和必然的做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存在,关照学生的生命性发展,让学生感受个体的存在,促进其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健康发展以及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是体育教学的应有品性。

2.实践性。

实践性是体育的基本特征。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式,自然实践性是其应有的品性。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不仅仅表现在体育教学的概念解析上,更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接受渠道上,体现在学生的身体活动中。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体育教师面临着更加复杂、动态多变的教学情境。开放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开放性带来的是教学情境的多元性,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当安排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是延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内容,相对应的是不同时期的教学对象独有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接受习惯与活动习性,不同阶段都应有针对性的教学设置。可以说体育教学是以教学实践问题为逻辑起点,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彼此交易循环迭代、相互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形成更加精致丰富的教学学术理论与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3.复杂性。

体育教学承载着重要的生命性价值意义,这一使命既包括对学生自然生命性的提升,也包括对学生社会生命性的提升。因此,体育教学承载着人的双层发展的推进使命,这体现着体育教学目标和功能上的复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育教学的复杂性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复杂性: 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育教学的开放式,与开放性相伴而生的是教学影响因素的开放性。与单纯的室内教学相比,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其教学的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风险因素和教学影响因素更加不可控。与此同时,体育教学的复杂性还源于教学对象身心发展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带来了学生接受习惯的多元化,反作用于教师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革新。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它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搞好体育教学的又一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向上的进取精神,课的设置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改变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包括创新要领和创新思维,包括敢于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中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引导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到主动的学习。例如在三级跳远的学习中,课前先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在理论上体会想象,创造一个思维空间,让学生想象什么是三级跳远以及它与急行跳远的区别。在课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会与想象去练习,结果都采用三节奏的跳跃方法,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一跳采用了跨步跳。这时,教师可采用挂图,以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 二、 三跳之间的联系,再由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演示范。这样,使学生由被动思维转为主动思维,使他们勤于思考、勤于探索。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前提,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是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让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新结论和创造新事物。要鼓励学生以创造新事物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多、想得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根据每个学生都有着自信心与责任感这一特点,在体育课中,根据他们的特长多设置一些小组长,对他们提出要求,这些组长就会努力负责地完成任务。教师有时在各组组织设置问题,让组长通过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让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1.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传统的黑板、粉笔与课桌的课堂教学格局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学需求。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体育教学的立体化、动态化发展,充分运用视频、音频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体育教学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枯燥、单一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的体育技能与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实现体育运用的终身化。因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体育教学中突破性的变革。

2.实现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

单一形式的体育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因此,我们应努力实现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化。教学手段是进行体育技术与知识传授的媒介,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人体生命学等先进的技术与理论的广泛应用,将逐渐实现体育教学手段的光、声、像等方式。所以,我们应当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走出教材内容的狭小范围,根据世纪需要,走向多媒体教室,走向娱乐场所,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同时需要大力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环境。

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两种,即教法与学法。其中,教法指的是能够对体育教学进行组织、控制、引导与说明作用的方法,而学法则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法直接影响着学法,或者是为某种新的学法的建立提供依据而采用相应的教法。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运动场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的课程讲授为主,加之以相应的课堂、课后练习,并没有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一般都是比较关注教法而忽视了学法,这样就会造成学法模糊不定的情况,而且不能使学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障碍了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现,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主体意识越来越薄弱。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消除传统体育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建立适合体育教育长远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

论文作者:木哈塔尔·湖达别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论文_木哈塔尔·湖达别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