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_市场经济论文

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_市场经济论文

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它正在引起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带来重大影响;也给思想政治工作灌注了新的内容,增添了时代特色。如何正确认识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为改革和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反映在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变化上。在价值观方面,一是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服从塑造的意识有所减弱。二是自我判断、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逆向思维的表现增多。三是个体意识增强,群体意识相对减弱。在道德观方面,一是从重政治轻经济,到注意实惠。二是从“温良恭俭让”到“毛遂自荐”。三是从“好人规范”到“能人效应”。另外,社会嬗变中传统社会心态的蜕变与更新,一是贫富观念的改变,出现了思富、崇富、富也光荣的价值观。二是淡化“官本位”思想。三是重视个性才能的发挥。四是独立意识的增强。这些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市场经济的利益多元性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层次性。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性经济,这种经济必然带来利益差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包含着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及部门、地方和国家六个方面的利益。这些不同的利益引发出的思想问题,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层次性。为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商品生产者“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1〕竞争的一个重要准则,就是优胜劣汰。从经济角度来说,这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物质财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社会角度来讲,又给我们的领导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最终目的。因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2〕因此,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提倡竞争,开拓创新,也要讲合作协作、自力更生的精神,以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带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扩展对外经济关系,更多列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会乘隙而入,影响和腐蚀一些意志薄弱者。此外,人们的思想也更为活跃,观念不断变化。这些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因此,必须下在力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四)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存在着可能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危险性。搞市场经济要向钱看,这是市场经济的目的和性质决定的。市场就是实现交换的场所,而交换就是要实现价值,实现经营的经济效益,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但是,有人却把市场经济的这种趋利性推向极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切都是为着“钱”而转。思想政治工作无足轻重了,无用了。还有的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什么股份制啊,什么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啊,把资本主义国家办企业的一套方法都搬来了,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了。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其实,实现效益也好,获取利润也好,一个最有力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要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只有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赚更多的钱。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人的正确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刻而持久的促进作用。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是互相促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更新。市场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引起人们观念的变更。这些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人们冲破“左”的禁锢和束缚,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革故鼎新,树立起更加务实的观念。如树立了尊重实际的观念,摒弃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假、大、空”那套东西;树立了尊重民主的观念,摒弃了思想专制那套东西;树立了效益观念,摒弃了形式主义那套东西,等等。

——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更加丰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认识、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课题。如,市场经济的发展,诱发了人们重物质享受、轻理想追求的偏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一部分人滋长了高消费和不正当的攀比思想;实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面对着敌对势力的渗透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这些课题都是我们过去所不曾遇到或很少遇到的。探索实践——失败挫折——再探索实践,经过这样的不懈努力,就会取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

——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有了许多新方法,如把强化市场经济观念与无私奉献教育结合起来;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与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结合起来,等等。这些方法填补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说,在市场经济这个崭新的社会大课题下,有众多社会的、经济的、政治以及文化的问题,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思考、来回答。新形势也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去学习经济知识,投身经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毫无疑问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了,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显示其价值和威力提供了极好机会。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原则。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离开经济发展,就谈不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就在于它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实惠。目前,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迅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适应这个转变,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融合与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这个转变,做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相统一,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必须坚决纠正以往那种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经济工作之外的状况,把是否有利于经济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掌握思想脉搏,把解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产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把经济建设和有关业务工作的水平和成果作为评价思想政治工作优劣的重点,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真正融为一体。

(二)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人们的思想问题,往往通过具体业务活动表现出来,离开了每个人所担负的具体业务工作,谈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一段时期以来所形成的“空头政治”,政治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已经使我们吃了不少苦头,现在还贻害非浅,值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具体业务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使人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扫清思想障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群众情绪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信号。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离开群众情绪,否则,只能是无的放矢,纸上谈兵。当前,新旧体制在碰撞,新旧观念在碰撞,各种思想与行为在碰撞。在这些碰撞中,各种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将不断出现。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解决好,势必对群众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引起思想波动。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应该深刻的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3〕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坚决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不过问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作风;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启动力。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正确把握改进与创新的方向。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具体途径,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领域,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来。为此,一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二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民主化和科学化;三要坚持“三个面向”的原则,四要逐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和社会化。

(二)做好“变”字的文章。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时代。李瑞环曾经指出:“新的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社会在变,客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做思想政治工作理所当然地要研究这个‘变’,离开了这个‘变’的研究,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是空话,就一定收不到好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正视“变”,研究“变”,适应“变”,引导“变”,这是客观现实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要求,也是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规律。在变化面前,只要积极地探索,以“变”应“变”,挑战就会变成机遇。

(三)围绕服务市场经济拓展新内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人们道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既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为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思想政治工作也只有围绕这方面做文章,才能有的放矢,推陈出新,收到实效。

(四)方式方法上要求实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求实创新,展市场经济之“实”,创改革开放之“新”。这里着重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寻找新的载体,虚呈实办,寓教于活动、管理、文化、理论建设之中,多用现代化手段,增强及时性、广泛性、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二是要把准三个结合点,一是“知”与“行”的结合点,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路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三是“飞跃”与“渐进”的结合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过程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要不断引向深入。

(五)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转变之一:着眼市场经济自主性,由被动围绕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进经济。

转变之二:着眼市场经济平等性,由居高临下型向民主平等型转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群众。

转变之三:着眼市场经济开放性,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改革。

转变之四:着眼市场经济竞争性,由单一的精神激励或物质激励向双向的激励转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生活。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4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8页。

标签:;  ;  ;  ;  

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