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现代艺术传播的审美之维论文_初滢

中国古典文学现代艺术传播的审美之维论文_初滢

大连育明高级中学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学中也有了西方色彩的点缀。中国历来以“文化大国”自居,文化底蕴丰厚、艺术色彩浓厚,但在文化发展中一些学者渐渐注重文学的审美性,在高中时期的语文学习其中就会出现很多古典文学以及现代艺术,在学校具有文学性的内容语文具有代表性和发言权,学习语文让学生领略到国家文化的魅力,并因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正是身为中国人学习本国文化才义不容辞,要让中国文化成为自己的信仰。

关键词:古典文学;现代艺术;传播;审美带来的艺术

引言:作为文化大国,古典文学数不胜数,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诗经》、《国语》等,现代艺术也不计其数,例如:剪纸、戏曲、书法、绘画等一些用来传递信息给人带去一种美的享受,古典的不一定是呆板的、一层不变的,它会因时而变、有感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热爱、传播本国文化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篇文章就是以中国古典文学现代化艺术传播的审美为题,分析古典文学和现代艺术带来的美感。

一、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也是各民族的古代文学作品,在广义上讲也是文学的一部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基础,在国家对文化发展方向不断变更的过程还依然保留下来,这足以证明文化的文学艺术性和可传播性,以下是少许古典文学的资料:

文学名称作者内容

《诗经》孔子编订从不同角度反映500多年间社会生活的状态

《春秋》孔子主要记叙公元前722至公元前480年间的各国大事

《国语》左丘明记叙历史中各国事件

《离骚》屈原眷恋祖国和热爱人民

《典论》曹丕强调“文以气为主”

从以上列出的古典文学中可以看出历史在发展进程中历代皇帝在位时国家发生的时间,在文章描写中,作者也会加如美学元素对文章起到修饰作用,在现代社会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中国许多青年人放弃国学而去一味盲目追求外国文学,针对这一现象,央视记者采访了一些中国高中生怎么看待古典文学,而采访结果去让人喜出望外,现在高中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古典文学的人占的比重较多,大多都是被其中的文学美感吸引,认为对提高自身的语文作文写作有一定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现代艺术

艺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正是由于多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忽略了艺术,就像初中语文课本封面徐悲鸿画的奔跑中的马一样,无知的学生总是用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而这在懂艺术的学者来说,徐悲鸿艺术的高度达到了顶峰,用静物的形式来体现动物,而且画出的动物要栩栩如生,炯炯有神,作画的意义要让看的人从画中体会出作画人想表达的意思,艺术所占的领域十分广泛,大致有:

行为艺术:舞蹈表现艺术:表情再现艺术

肢体艺术音乐艺术:听象视听艺术:电影、电视

视象艺术:绘画、雕塑文学艺术:书籍听觉艺术:戏曲

艺术不分国界,不分人群、地位,就是单纯的审美文学,艺术是拿来供人们学习、陶冶情操的美好事物。正是由于艺术涉及的范围广,所以每个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来欣赏、分析不同的艺术,舞蹈、绘画、电影、电视是目前人们接触得最多的领域,在看电视、电影中人物塑造的形象带来的艺术感极强,这是带给人直接的视觉冲击,这不仅是一种美的想象而且有教育作用。

三、传播

传播是中国文化得以保留到现在的重要方式,带来的力量十分强大,现在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文化传播可以使文化发展史延长,让下一代接着学习,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加入新兴元素,使文化根据时代的变迁而附和当下时代文化,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果,而传播是一个悠久的过程,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继承。胡正荣说过:“传播是信息流动的过程,传播包含两个要素——信息(传播的材料)、流动。”从其中可以看出传播在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从《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所体现出的美感延续至今,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在历史变迁和历代政治斗争的冲刷下,文学中的美感丝毫不差,原封不动,保留至今供后人学习、借鉴。

四、审美带来的艺术

审美观是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美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但各有各的特点,带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抽象派绘画一般更具有深意,看似是一种凌乱,实则是一种艺术。人若拥有正确的审美观那么在生活中他会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有审美观念,文学也有需要审美的内容,一篇文章如果有美感的体现那么就会对文章起到锦上添花的好处,例如《红楼梦》中的一段:当下又选了几样果菜与凤姐送去,凤姐儿也送了几样来。宝钗等吃过点心,大家也有坐的,也有立的,也有在外观花的,也有扶栏观鱼的,各自取便说笑不一。探春便和宝琴下棋,宝钗岫烟观局。林黛玉和宝玉在一簇花下唧唧哝哝不知说些什么。正是这段文字,画面感强烈,人物描写清晰,给读者带去了一种美的享受。作者曹雪芹用朴实的文字给文章赋予了活力,文学底蕴浓厚,对环境的描写具体、人物事件具体。以上就是审美带来的艺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艺术中审美性无处不在,这篇文章可以让更多人体会到中国文学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呆板,可以仔细阅读、研究中国文化,体会到文化之美,并对国家文化给予保护,提高人们对国学精粹的兴趣,让文学能够得到传承,在适当时可以利用文化大国的身份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文化,起到文化传播、发扬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宝藏,在好好爱护的同时要大方地想其他民族的同胞宣扬。

参考文献:

[1]苗贵松. 兴观群怨:中国古典文学现代艺术传播的审美之维[J]. 美与时代:下, 2017(9).

[2]寸悟. 和谐的审美之维——中国古代文艺学范畴的现代转换[J]. 河南社会科学, 2011(3):139-142.

论文作者:初滢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中国古典文学现代艺术传播的审美之维论文_初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