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论文_马文爽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论文_马文爽

湖北省咸丰县丁寨乡中小学 445600

数学课中进行养成教育,其实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和数学学科中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养成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养成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连为一体,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新要求。

一、端正态度,知道养成教育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教育孩子的基础,而数学又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这门学科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儿童的行为习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

要使儿童把班集体的行为准则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关爱,二是习惯。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他们往往会欣然接受教师的建议,并自觉遵守教师提出的各项规定。尤其在今天这个发展很快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端正态度,知道养成教育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抓起,并自始至终贯彻在各年级中。教师一定要自觉钻研教材并设计教材,在教学环节中很自然地渗透养成教育,要让知识教育和养成教育保持一致。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出好的表率

养成教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表现出来的一个内在气质对学生具有很直接的作用。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如:教师上课衣着整洁,说普通话,板书整洁规范,辅导学生耐心细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数学书中找到养成教育素材

在小学教学教材中,思想品德课中养成教育的素材十分丰富,而在数学教材中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地发现教材中的素材,同时在教学知识的时候发挥教材本身的养成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进行养成教育,把养成教育渗透在数学知识教育中。

例如:一年级第一课就是进行养成教育。2、3课出示“可爱的校园”,我们在上课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集体、爱同学、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良好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学校里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了才能为祖国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

又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有这样一道题:星期天,小明、小东、小芳到小丽家做客,小丽用茶来招待客人(图中小明在左,小芳在右,小丽在前,小东在后,环方桌而坐,茶壶在桌中间),请你指出四幅茶壶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其中前后两个方位的辨别是个难点,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差。课堂上我将一个带把的杯子放在讲桌上,找两个学生分别趴在讲桌的前后两边,根据自己看到的先画了两幅图,然后把自己画的图贴在黑板上,图中杯子把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一个抽象的问题随着这两幅图迎刃而解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全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学厘米和米时,我让他们用学生尺量书的长、宽、高,量手掌宽,两人合作用米尺量身高,伸开两臂量两手指间距离,量黑板等。在动手操作中同学之间的感情增进了,互相讥笑的现象少了,动手能力也提高了。

四、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点

数学和思品课不同,思品课可以整节课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说理教育,而数学课只能抓住课堂中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例如在应用题中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用电的教育,让学生很自然地的受到教育。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的科学性、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的时候要一丝不苟,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的反复训练来实现,培养学生对事对物有一个认真负责、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良好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质的训练要从点滴抓起,循序渐进并自始至终。

总之,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这就要求从养成教育中下功夫。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学理念的起点,数学教育中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点滴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的目的。

论文作者:马文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论文_马文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