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系列常见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论文_陈维芳,胡宗琼

外科系列常见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论文_陈维芳,胡宗琼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护理风险: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护理目的之外的危险因素,这种因素虽然存在,但是不一定会造成后果。(如:输液反应、管路滑脱等)

护理风险事件的时间分布,文献报道,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从时间上来显示,发生频率最高的是上午约占44.88%;大夜班约占34.65%;小夜班约占13.14%;下午约占4.95%;中午约占2.38%。原因可能与大量治疗护理集中在上午包括中午进行,护士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同时不断受到接待新病人、急诊手术、特殊检查治疗等状况的干扰,加上部分护士不能合理安排工作,抓不住工作重心等有关。大夜班为一个护士负责全病区病人的治疗护理,包括早晨静脉抽血、测绘体温、写护理记录、交班报告、手术病人做术前准备等,而八点钟将准时晨会交班,时间紧迫有限,护士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导致差错发生率高。

一、护理风险的分类

1、护理差错事故: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患者造成了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而护理事故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患者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2、护理意外事件:意外事件的发生常常是由于无法抗拒的因素,导致患者出现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还包括患者跌伤、烫 伤、自杀也属意外事件的范畴。

3、护理并发症:是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了现代医学事件能够预见但却不能避免和防范的不良后果

4、护理纠纷: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未定性或已定性的护理问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发生纠葛,对过失等有不同看法,在未做出结论之前的纠纷,称为护理纠纷。

5、其它:护理记录的不完善或错误、仪器故障也是较常见的护理风险

二:外科系列常见护理风险的种类及原因

术前护理风险

1、强制卧床患者因疼痛、虚脱发生坠床

2、术前准备不充分:医嘱执行不及时或不充分(如:清洁灌肠不彻底等)而影响手术或手术后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3、备皮技术不熟练或缺乏相应的备皮知识,导致损 伤皮肤或备皮不到位。

4、心理护理不到位导致患者过度紧张,焦虑,从而影响手术。

5、操作过程中未注意保暖而致患者感冒,而延期手术或影响术后恢复;暴露隐私忽视患者感受,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产生纠纷。

6、留置胃管导致的护理风险(1)留置时如遇到患者鼻腔粘膜水肿,鼻道畸形或狭窄会导致鼻腔出血;(2)置管过程中,误入气管导致误吸,呼吸困难,如果遇到为重患者虽然误入气管但无呛咳反射,可能导致判断错误,误入气管行肠内营养还可导致肺不张。

7、留置尿管的护理风险

(1)尿道损伤,尤其是前列腺增生及尿道畸形的患者,护士在置管困难时,如强行导入易致患者疼痛,损伤尿道导致出血(2)水囊注水不足或尿管固定不牢导致尿管脱出,注水过多导致引流不畅,尤其是男性患者置管较浅,冲水过多,压迫海绵体,会出现疼痛出血等不适症状;(3)无菌意识不强导致尿路感染;(4)尿管堵塞;(5)女性患者误入阴道。

8、手术部位错误;未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术前手术部位无标识。

术后护理风险

1、尿潴留患者导尿的护理风险膀胱过度膨胀时,置管后首次放尿过多,导致虚脱或血尿。

2、术后强制卧床患者因疼痛,虚脱,治疗等原因易出现、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

3、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护理风险(1)引流管脱落;(2)管路阻塞;(3)逆性感染;(4)术后引流管种类较多,引流管易错接。

4、术后护士对患者指导不正确导致咳痰时,切口处张力过大使切口裂开。

5、术后饮食指导指导错误或不清楚患者饮食过早或过度、过快导致腹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

6、保护性措施不到位,手术后护患沟通不够,尤其是肿瘤,未婚,未婚女性子宫,卵巢切除等手术的患者精神压力大,会产生紧张,焦虑而拒绝治疗,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

7、气管切开患者套管脱位,脱出或分泌物堵塞气管套管,或吸痰深度不够,吸引不彻底,造成痰痂阻塞套管,导致吸痰时受阻,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8、基础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缺乏:不同的专科护理具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如果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经验和专科知识缺乏会产生护理风险,如颈椎损伤患者,搬运时操作不当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9、为脊椎损伤患者翻身时如果未保持头、颈、躯干呈轴位而造成损伤加重。

10、如石膏未干燥的情况下搬动患者,造成石膏变形,折断。

11、如果制度未落到位,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级别护理制度,无菌操作规程等,如有章不循或“慎独”精神不够,则有可能造成:延误治疗抢救;一级护理未按规定巡视,引流管道脱落未能及时发现;夜班值班无菌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等,因未严格遵守抢救制度,致使抢救器械,药品不到位延误抢救时间。

12、专科技术和护理业务水平低:专业性和特殊性,由于很多临床护士年龄小,年资低,以中专为主,学历比较低,专科护理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甚至动作粗暴,就有可能产生技术风险。如骨科术后发生脂肪栓未发现。

13、服务态度与沟通:骨科意外事故较多,患者及家属急躁情绪,他们认为患者受伤后应立即进入麻醉科进行手术,不懂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等诊疗程序,此时,护士缺乏耐心的解释或态度冷淡易引发纠纷。同时,骨科内固定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另外医保患者超范围用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因此应与患者沟通,避免引发医疗费用方面的矛盾。

三: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加强病房巡视,

2、加强护士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对新技术、新业务、新仪器使用,及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规范化培训。加强对各班工作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术前请高年资的护士对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或请病区手术成功的同种病例患者介绍治疗过程和体会;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手术引起情绪和心理的诱因,对症实施心理疏导。

4、加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思想的培养,操作中尽量减少患者暴露;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如屏风,围帘或单独操作。

5、在置入胃管前正确评估患者,置管时摇高床头,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严重外伤者应先明确有无颅脑损伤;置管动作要轻柔,出血较多时暂停操作,对昏迷患者,应确认胃管在胃内后方可使用;定期对护士进行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单独操作。

6、导尿时应选择粗细合适的导尿管;进行置管操作前检查水囊有无破裂,水囊内注水一般在5—7ml,防止注水过少尿管脱出,或注水过多水囊破裂或压迫尿道内口;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和人文理念;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和尿道阻塞;加强技能训练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7、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8、对于强制卧床患者,指导患者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

9、术后有引流管的患者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管路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引流袋,避免尿路感染;术后有多种引流管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置管的重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减少和防止管道滑脱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脱管,立即按管路滑脱应急预案处理。护理人员应了解各管路作用,并做标记,认真查对,防止接错。术后教会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避免盲目用力;切口处用腹带或胸带包扎。

10、正确指导饮食,认真为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认真观察患者进食及饮水的情况。

11、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保护性医疗意识,并加强护患沟通。

12、气管切开的患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保持头颈和躯体的轴线位置,对于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避免自行拔管;保持固定带松紧适宜,更换气管切口敷料时,固定气管套管,更换结束后,调节固定带以一指为宜,对分泌物粘稠者,可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在导管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时要由深至浅,一次使用一根吸痰管。

13、护士长每天利用晨交班对科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每天巡视病房五次,对重点患者重点质控。

14、合理应用人力资源,排班新老搭配,根据本病房的特点、工作性质,实施弹性排班,对重点患者、重点操作、高难度的操作,由护理骨干负责。

15、营造科室和谐的工作氛围。护理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一个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激发护士在工作中的潜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团队凝聚力。护士长应以人为本,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尽力帮助护士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使护士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如我科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分批的旅游、聚餐等,以促进医护感情,培养团队凝聚力。

护理风险存在于病人住院期间的每个环节,我们要时时警惕,预防为主,把不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实施护理措施和护理技术操作之前,学会控制和转移风险,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让我们的职业少一些危害,多一些温馨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宋锦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风险管理》

[2]刘文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论文作者:陈维芳,胡宗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外科系列常见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论文_陈维芳,胡宗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