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建筑设计的分析论文_林华栋

基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建筑设计的分析论文_林华栋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000

摘要:商业综合体是一种新型的商业空间地产模式,其设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联系了自身的实际价值。商业综合体即将办公、购物、商业以及餐饮等功能聚集在一起,实现各部分相互联系的集群效应,形成一个高效综合的建筑群体。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设计,需要了解其概念与设计要求,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多方面因素的控制,提高每个环节的设计效果。本文针对城市综合体概念、特征、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以下分析。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概念分析

前言

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中城市的综合体建筑设计,因根据其需求进行规模的缩减,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但中小型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仍应区别开来,两者的差别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1.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1.1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多个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综合体。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具有单一功能的建筑体,即在某个时间段内满足人们某一使用功能的自我服务封闭系统,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空间构成是通过交通道路将这些单一功能的建筑联系在一起。与之相反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缺乏、交通压力增大、城市环境质量变差等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展起来的,通过建设具有多种功能连接和复合的综合体建筑,将多种功能的建筑有机统一在一个有机整体内,相互之间协调平衡发展,并相互激发,更加主动的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其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环境,积极改变了社会生活模式。

1.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1)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4)高科技集成设施

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露明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2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2.1交通流线的引导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需要良好的交通流线,大量的人群,可以在建筑内部空间形成流动且到达目的地。整个建筑的入口的数量应该合理。所以可以利用城市步行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可以连接建筑设计为建筑入口,形成双首层或者三首层的设计。建筑内部交通通过中庭、走道及自动扶梯、电梯、货运和楼梯间等其垂直交通设施,最终形成在各个方向的交通系统。

2.2共享空间的设计

在城市综合体中,对于不同的功能空间而言,建立相互依赖、价值互补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还要与城市和景观和交通,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体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城市综合体的内外部均有共同的空间,该空间将综合体空间和外部空间连接起来,也可以视为综合体的过渡空间,铸如中庭、屋顶平台、空中走廊、人工平台、地下步行街等。

2.3交通组织设计

首先对于商业综合体的出入口设计,要根据人车分流的原则确定人流与车流出入口。分流原则是处理商业综合体建筑内外部各种交通流线,使其连通、顺畅,而且互不干扰的基本原则,交通设计可分可合,根据功能的不同要有所分隔,例如综合体中的办公及酒店其交通疏散系统需和商业综合体分别设置,为了避免不同人流及物流或者车流的流线交叉,每个功能都有自己的独立出入口和交通线路。

2.4商业街动线设计

对于商业而言,好的商业动线应该具有:让人行走时没有障碍,不会感觉到不方便或不舒服;可以将人流带向各个店铺,关注商品,而没有死角(视觉死角);让人安全的行走,而没有迷路的困惑。总之,使人愉快、舒适的无形中逛遍商场的每个角落。

在商业动线设计时,要软硬结合。平面人流动线设计时,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动线不走回头路。好的商业动线一定是回路,而不能有射线存在,让消费者被迫走回头路或者容易迷路。

商业动线要注意曲与直的结合。有曲度的商业动线更有利于向消费者展示前面的店铺。

2.5立面设计的多界面处理

(1)出入口与商业界面的关系

出入口是整个商业体的标示,它的位置选取要根据城市交通关系和商业形象展示等因素来确定,尽量将其放在人流量大且城市视觉集中的地方;要突出它的标示性。

(2)广告界面与建筑表皮的关系

商业广告具有品牌宣传作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建筑表皮设计时要留有商业广告面的余地。设计师只需考虑广告面与整体立面的体量关系,留有一定的广告区域,而不需要设计固定广告位;但广告区域应考虑综合城市道路的影响和夜景泛光照明的因素。

2.6休闲服务空间设计

随着现代城市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加大,现代都市人需要的是一个释放压力,需求慰藉的一种场所。购物的过程中人们更需要的是一种体验式消费。在这种大趋势下,在商业综合体中休闲服务的空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休闲服务空间指的是为人们提供各种休闲服务活动所需的场所或空间。

2.7综合体景观设计

(1)入口景观设计

入口是商业综合体室内与外部空间的枢纽,起着引导人流、集散人流的作用,它是消费者进入建筑内部空间的第一印像,是商业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入口是内外环境的交界面,其景观设计则需要协调整体景观环境,更重要的是强化消费者视觉感受,提起消费者对进入内部空间的兴趣。入口门厅处常常会采用对称式的雕塑、花束、水池等建筑小品列队两侧,形成列队欢迎的仪式感,并且引导消费者进入其空间。

(2)中庭景观设计

中庭自身的建筑造型形态丰富,由扶梯或者电梯结合形成韵律感十足的内部空间,在此基础上加之景观环境的画龙点睛更可以丰富中庭的视觉感受。

例如:中庭植物景观的设计,首先要强调多层次性。利用中庭空间的回廊或者层层的扶梯与植物相结合,达到丰富空间、削减建筑生硬的冷漠感。同时要考虑到人在不同空间的视觉效果,仰望、俯瞰、以及移动中的空间景观。中庭中不同位置分别设计不同的植物造型。例如在中心利用植物与花灯结合形成吊坠的空中植物形成视觉中心,在回廊安置花槽悬垂型的景观植物形成大面积垂直的绿植墙面等等设计手法。

3 结语

商业综合体对于我国商业综合体建设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于:商业综合体具备体验性场所,充分体现建筑在城市中的特色,不但要具备商业功能,还承载了社会,文化的角色;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活中心,为市民提供休憩和交流的公共空间;注重建筑与生态关系,减少建筑自身耗能,建立有利于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小玢.城市设计视野下的泰安天庭园地段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2]李超,陈东兆,梅刚.基于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分析[J].建筑技术,2015,06:536-539.

论文作者:林华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基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建筑设计的分析论文_林华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