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的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刘文娟,于冰涛

电网规划的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刘文娟,于冰涛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摘要:电网规划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规划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网规划的方法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只有通过采取合理的电网规划方式以及技术,才能保证电网的供电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电网规划;方法;基本原则;关键技术

电网规划的长远目标应该基于建筑规划设计,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指标,实现电网规划设计和环境相协调,使得整个电网处于安全、稳定、可靠、经济以及环保的运行状态中,从而不断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1 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1)在电网规划时,需要全面考虑电网的供电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用电需求,并还需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同时满足相关规划标准;(2)电网规划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使建设资金与建设时间力求做到效益最佳;(3)电网设施的选型应符合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可靠性高、维护量小的要求,并且要优先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此建设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电网;(4)对于电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需要提前予以防备,尽量简化电网设计,以减少电网事故发生;(5)新建的电力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设备防火、防爆、防震等安全设防要求;(6)分层和分区的原则是电网规划当中所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7)继电保护、通信和自动化的规划是电网规划中的主要内容;(8)各级电压变电总容量与用电总负荷,输、变、配电设施容量之间,有功与无功容量之间,应做到比例协调、经济合理。(9)电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的各项发展规划相适应,并同步实施,同时电网规划应有一定超前性,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与改造。

2 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基础工作不完善

电网规划工作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规划方法较滞后,科学技术手段利用率不高,并且主要依靠经验进行变电站布点以及线路的加设等工作,尤其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电网规划涉及区域社会经济的众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过程,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方面,由于目前的电网规划缺乏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因此无法满足现阶段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且不能快捷、及时的为电网规划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是规划理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整体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此外,没有注重投资周期回报率,也是电网规划工作不完善的表现。

2.2 电网规划的监管力度不足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随之不断增加,而人口增加必然会导致用电需求的增加。同时人们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会在原有的电网中搭接线路,而这种搭接线路的行为就会增加电网系统的安全隐患。由于相关部门对电网规划的认识不足,不能够在电网规划中加强监管力度,从而使得这种乱搭接线路的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了电网的发展。

3 加强电网规划的方法

3.1 建立规划编制合作机制

电网规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要求编制人员不但要熟悉电网现状和发展情况,同时也要具备电网分析、负荷预测等专业知识。另外最好采取电力院校或相关研究机构与各供电局合作编制规划的模式,以此能更好地将学术理论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扬长避短,规划的可执行性将会更强。

3.2 做好网络结构整体规划

网络结构整体规划是电网规划的重中之重,因此相关人员应以分层分区的原则作为指导,明确各层区供电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按照如下标准化原则进行网络结构的整体规划:电网安全可靠性原则、网络结构原则、变电站容载比原则、短路电流控制原则、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线路设计原则、无功平衡原则等。

3.3 完善规划基础工作

在电网规划准备环节,相关人员需做好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电源点、线路铺设等负荷信息数据的收集工作,并加强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预测,以为全面、科学地电网规划工作提供详细、准确、真实的资料。同时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用电需求量,特别是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容易造成负荷预测与实际负荷值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此种情况,相关人员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作,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当地各类重点项目的推进程度,同时在电网规划期间,收集区域内的负荷并综合运用多种负荷预测方式,预测区域的总体负荷量,并且建立负荷预测模型,做好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以此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3.4 强化电网规划人才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发展,社会竞争已经演变为人才与科技的竞争,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人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在我国电网规划中,必须重视人才的作用。首先电网规划企业应当加强电网规划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加强他们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政府要给予优惠,给电网规划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从而为电网的利用与发展提供保障。

4 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分析

4.1 智能电网调度在线分析技术

智能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依赖于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安排的合理。智能电网调度决定着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并且它是通过在线分析电力负荷参数预测,从而得到适合电网发电和用电平衡均值来制动适合的电网运行方式。同时电网调度在线分析技术,是设置有一定的参数指标的,如WAMS、SCADA 、EMS 等计算系统,通过此系统能充分的分析电力运行安全参数,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通畅。

4.2 负荷预测的技术分析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要想保证电网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就要保证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而负荷预测作为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用电量的预测、用电最大负荷的预测、供电量预测以及供电最大负荷的预测。而作为当前比较流行和重要的电网规划设计基础,如果想要确保电网规划方案设计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严密性,就一定需要确保符合预测结构能够真实可靠。规划人员在选用负荷预测方法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方法的优势进而确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以实现对负荷科学合理的预测,使整个电力系统能处于安全、稳定、可靠以及经济的运行状态中。

4.3 智能电网调度预警及辅助决策技术

智能调度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遇到障碍或者出现故障时(电流量的超负荷、电流发生短路等事故),能及时的进行电力调度预警,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电力预警技术需要实时对动态电流数据进行检测及分析,并对其相关的结果提供相应的辅助解决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得一旦电网电力预警产生,能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付,从而可确保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

5 总结

总之,随着电力设施的不断优化和改进,电网规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电网规划工作将是新时期电力工作中的重点。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电网规划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输送效率,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源结构,以及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秩序都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永清.电网规划的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分析[J].电子世界,2016(22).

[2] 季宁,雒文博.电网规划方法及其关键技术探析[J].电工文摘,2016(04).

[3] 周轩.试析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与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2(19).

论文作者:刘文娟,于冰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电网规划的方法以及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刘文娟,于冰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