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分析论文_张晓中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分析论文_张晓中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鹤矿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诊的28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14例。观察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抗正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良好且种植成功率较高。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支抗正畸治疗,并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正畸;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071-01

我国经济收入逐渐增加,人民越来越重视牙齿的美观。临床上选择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成井喷式增长[1]。在口腔畸形治疗中,支抗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合理的支抗设计,对牙齿的稳定控制有积极的意义,才能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我院口腔科对2017年门诊收治的24例需要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取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取得了了可喜的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口腔科2017年收治的24例口腔正畸的患者。年龄在14~27岁之间,平均年龄(19±0.4)岁。对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7例,女5例,年龄12~25岁,平均年龄(17.29±3.82)岁,对照组中男6例,女6例,年龄13~26岁,平均年龄(18.29±2.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牙槽骨高度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均符合口腔正畸治疗的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具体操作如下:术前常规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及根尖片,选择种植支抗的位置,用1%的碘伏进行消毒,2%盐酸利多卡因对患者牙龈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推入2ml麻药;切开植入部位的牙龈,然后再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和第二双尖牙之间的龈缘下方4mm位置做出一个纵向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3mm左右,分别将1枚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左右两侧。旋入微螺钉,要确定植入的部位、角度、深度及方向等,在植体旋转植入时,应保证用力均匀,且保证旋入的角度与骨面垂直。种植完成后医嘱应给予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局部用漱口液漱口,避免发生感染。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抗正畸治疗,具体如下:患者戴用口外弓,利用口外的力量进行支抗正畸治疗,患者每天戴用12小时,两组患者的整个疗程均为12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定方法

根据正畸的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及上中切牙凸距差比三方面进行判定指标:显效:全口牙齿排列整齐,磨牙无明显移位;有效:全口牙齿排列整齐,磨牙有轻度移位;无效:牙齿排列无明显改善,磨牙有重度移位。(P<0.05)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组间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为8例,占66.67%,有效4例占33.33%,对照组治疗后显效为7例,占58.33%,有效4例占33.33%,无效为1例,占8.3%。以上数据两组患者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及上中切牙凸距差比较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种植体的稳定性分析,观察组患者共植入微型种植体24枚,其中治疗1个月后发生松动2枚,松动率8.3%;发生脱落1枚;种植成功23例,种植成功率95.8%。(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牙颌畸形”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口腔疾患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为47.82%[2]。而11~16岁左右,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也是接受牙齿矫正治疗的最佳年龄。牙齿畸形青少年患者产生孤僻、抑郁、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通常会对患者行口腔矫正治疗,利用各种矫正装置对颌面神经肌肉、牙齿与面骨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进行调节[3]。通过口腔正畸来改变面容的美观,目前种植支抗是一种种植体应用到正畸科的新兴技术,本文研究表明,植入螺钉2周后加载稳定性要优于即刻加载,而植入角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保持微螺钉60°的是种植体成功率最高。因此,为了确保口腔正畸成功,减少磨牙的移动,要对支抗控制进行高度重视[4]。使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过程中,因为支抗技术存在一定缺陷性,所以治疗后一段时间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进行积极配合,只有将前牙完全收回之后,才能改善前突的面型,并且在移动过程中,还需要行肌肉与牙齿进行支抗,保证不能移动支抗牙,同时不能压低磨牙。因此制约了临床的治疗,随着医学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微螺钉种植体能将弥补以上缺陷,因具有良好稳定性与支抗性,能对快速对患者面型改善进行有效改进。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8%,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减少,这能够充分说明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前牙前突的患者内收的疗效是肯定的[5]。另外微螺钉种植体优势如下:(1)种植体支抗不需要骨钻进行引导,能够直接进入到皮质骨中,并且植入之后不需要进行骨性结合。(2)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不需要患者进行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术后加强口腔护理,嘱咐患者每次用餐之后及时有效刷牙,牙齿矫正期间不要食过硬食物,避免矫正器脱落;患者在初戴矫正器期间,会出现牙齿酸软感出现,不敢进食,因此建议在选择食物时要软、以半流食为主。

综上所述,在临床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常规支抗正畸治疗,并且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民魁,张丁.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牙颌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5,37(5):371-373.

[2]王晓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86-87.

[3]方颖峰,沈玥.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5(3):217.

[4]吴金海.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52-53.

[5]王玉萍.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2014,27(7):74.

[6]赵灵洁,张晓东,张文君,等.微小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稳定性研究现状[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3):729-732.

论文作者:张晓中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口腔正畸效果分析论文_张晓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