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育教育渗透入生物课堂教学论文_韩兴军

把德育教育渗透入生物课堂教学论文_韩兴军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第二实验学校 256803

摘 要:德育是中学生物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德育目标的实现要把握一定的原则,注重落实的方法。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要针对学生实际;要结合国情、国策;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要利于激发学生情感。

关键词:德育教育 原则和方法 中学教育

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中学学科教育来说,德育教育不应该是对有过失和缺点的学生进行简单说教式教育,而主要应该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也就是要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中学生物作为一门学生喜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最紧密、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涉及领域目前最具活力的基础学科,在其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德育目标自然是责无旁贷,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一、要针对学生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德育目标没有实现,反而还可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比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区别进行。针对初中学生,就要用更具体、更直接的实例和语言进行灌输,以适合初中生的知识水平。例:初中生物讲述光合作用时,在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有关内容之后,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动物不能呢?”学生会回答是因为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接着教师再问:“植物细胞有了叶绿体是不是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初中生可能要经过讨论才会答出还必须要有光照。然后教师再以这个例子教育学生:植物细胞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一是因为有叶绿体,二是要有光照,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就好比同学们在学校学习,要学好知识,首先要自己努力,其次还要靠教师的教导,这两个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灌输不仅能使他们懂得搞好学习的基本要素,又为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二、要结合国情、国策

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认识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策。作为生物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在进行生态系统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也会经常碰到有类似“大量捕蛇”、“捕杀猫头鹰”等内容的习题,这时,教师应结合题意向学生说明这样做的后果,如捕蛇和猫头鹰会导致田鼠数量大增,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并且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有关法制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介绍在我国保护森林和草原的必要性、结合北方的沙尘暴天气谈在我国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紧迫性等等。从而将德育教育与我国的国情、国策紧密结合。

三、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

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生物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它的具体落实应该有一定的技巧,要把握适当的时机,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在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以及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话是: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从而出现了某种性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说明这种说法欠妥当,因为生物适应性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特定的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并告诉学生前一种说法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目的论的错误,然后再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互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自然科学中的具体体现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德育教育的适时性还表现在:1.关注热点问题,如结合沙尘暴天气进行国情和环境教育,结合克隆技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2.有时甚至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如我有一次在讲述血液的组成时,正好学校组织老师献血,我灵机一动,马上提问:一次献血200~400ml,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吗?学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很快就能答出:献血后,不仅血浆量,红细胞量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所以一次献血200~400ml对身体健康不会造危害,并鼓励学生成年后积极参与义务献血,为社会奉献爱心。从而使学生不仅受到一次比较直观的爱心教育,还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要利于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一样,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将情感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无疑会使德育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应该针对中学生情感丰富的特点,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我在讲述一道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知识为背景的习题时,先向学生解释了杂交水稻只能种植一代,因此必须每年购种,然后告诉学生,培育杂交水稻的原种只掌握在袁隆平的水稻研究所里,如果外传,就会使我国的原种资源流失。接着,我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有人对袁隆平教授说,你只要带几粒原种去美国,立刻就会成为亿万富翁。袁隆平说:“中国有十几亿人口,粮食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再说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价值在中国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听了这段话,学生们议论纷纷,情绪激昂。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们表露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参考文献

[1]石中英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作者:韩兴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把德育教育渗透入生物课堂教学论文_韩兴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