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案例分析与思考论文_苏哲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与思考论文_苏哲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淮安分院 江苏淮安 23002)

摘要:随着电梯的数量越来越多,电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电梯出现问题不仅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威胁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大家对电梯安全情况也越来越重视。本文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思考,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确保电梯能够安全正常运行。本文通过对本市一起典型电梯停梯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希望对电梯使用、维护的重要性有所启示。

关键词:电梯;安全;检验;故障;分析

1案例分析

日前,我所在对一台停用多年的电梯进行监督检验,电梯型号为:TKJSO0/1.O-VF-6/6,电梯基本参数:Q=8OOkg,V=1.O/m,6层6站6门。在检验中发现如下缺陷和问题:(1)所有外召唤按钮无效,并且所有厅门无楼层显示。(2)安全回路不通,电梯不能正常运行。

2现场检验分析及处理

2.1排查无层显无外呼的原因

2.1.1首先检查电梯当前的运行状态,因为如果电梯处于专用状态,则所有外召唤及厅门楼层显示都无效。经检查发现电梯当前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2.1.2对PLC进行检测(或更换),未发现问题。

2.1.3逐层对外召唤按钮进行检测,发现所有的外召唤按钮都没有直流电源输出。进一步检查发现,5楼的外召唤按钮电源故障。更换5楼的外召唤按钮后,故障仍然没有排除。

2.1.4检查机房控制柜外召唤的保险丝,发现该保险丝已经烧断,更换后,电梯恢复层显,所有外召唤按钮有效。

2.2安全回路不通而导致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可能原因

安全回路不通而导致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可能原因主要有断相、涨绳轮开关断开、门联锁不通三种情况。(初步检查:上下极限、限位开关、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电器开关正常)

2.2.1检查断相保护

当三相电源出现断相时,相序继电器动作切断安全回路,使电梯停止运行。这种故障多处在继电器逻辑控制的电梯,因为是老式电梯,电源开关多为闸刀式,电流经过极限开关,再送至电梯控制柜、电源流经的两个开关,共六根保险丝。电梯运行、起动电流都很大。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如维保人员不及时检查,保险丝与螺丝连接处极易烧断,电梯出现断相故障,导致电梯不能运行。

2.2.2检查涨绳轮开关

像曳引绳一样,限速器绳同样会在使用过程中伸长。由于底坑涨绳轮重锤的作用,涨绳轮打板偏移,直到断开开关可导致停梯。

2.2.3经查排除上述两条,是门联锁不通而引起的电梯运行故障。按电梯的设计要求:电梯的每一层厅门及轿门都要关闭,门联锁开关触点接通后,电梯才能启动运行,如果任意一层厅门或轿门没有关闭或门联锁开关触点没有接通,电梯都不能运行。

由于门锁接点积灰,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导致停梯现象,时好时坏,却不知故障所在。由于锁钩与门锁挡块的啮合深度太小,门锁触点没有完全压紧,而导致接触不良。国家标准啮合深度不小于7mm,从这一点也看出,只要不小于7mm,触点压力增大即可避免接触不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锁钩与挡块间隙过大,如果乘客在厅门外扒门,会导致厅门联锁开关断开,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停止。乘客松手,电梯又恢复正常。

3本案例启示

这类门联锁故障,要求维修人员经常检查门锁触头、间隙、厅门钢丝绳有无伸长,门联杆有无松动,门锁挡块锁钩是否变形、损坏等。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减少不必要的停梯故障。在现实当中,电梯停止运行而把人关在轿厢内的情形时有发生。由于电梯关人,轿内人员慌张,乱踢、乱扒,轻则损坏电梯,重则人身伤亡。有的因不会自救导致坠入井道,有的营救人员慌张救人,导致自己坠入井道。因此,使用单位应健全、完善电梯使用管理制度,聘用持有效资质证件的人员上岗工作,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维修保养人员应该熟悉所辖电梯的各种性能、结构、电气结构图,这对于避免或减少停梯故障的发生,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

4安全管理

对子施工过程中起重机械事故存在的以上几方面特征,怎样更加科学有效的避免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做好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非常关键,下面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给出如下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4.1政府部门应当强化对此类机械设备的监察管理工作力度,禁止缺乏资质的企业进入市场,不定期到工程施工现场实施检查。

4.2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必须要开展好针对起重机械的检验、监督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安全隐患,避免起重机械不正常运行。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质量予以确认。严把技术检验关口,针对新安装的、大修之后的起重机械实施更加严格的检验,确保其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实际使用。

4.3施工企业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必须强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避免出现无证操作的现象。因为施工作业现场环境相对复杂,应当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制。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属于危险程度较高的作业,必须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结合起重机械的实际特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作业方案。

4.4根据设备的性能状况、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将所有的设备评级,其中差和一般的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并重点提高检查力度和检查次数。同时构建与项目部和租赁单位合作机制。

4.5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指挥人员以及司索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分工清晰,责任明确。要尽快构建信息网络通讯,实现快速的信息传输,减少安全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的实效性。

针对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要强化安全教育,对其实施安全技术考核,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针对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指挥人员以及司索人员实施安全培训,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确保持证上岗。

5结语

因此,检验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电梯在监督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规要求检验平衡系数,在对重块固定后要求安装单位对对重进行永久标记,避免日常使用中增减对重数量而不能察觉。

(2)加强宣传,特别对一些对外营业公共场所告知其电梯过度装潢的危害,严格禁止未经检验的私自轿厢装潢。

参考文献: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王璇,武潇,穆彤.曳引式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4(10):45-47.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5]裴凯,李军伟.门座式起重机吊臂坠落事故分析及安全对策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5,01:14-18.

论文作者:苏哲

论文发表刊物:《江苏科技报》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与思考论文_苏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