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及电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吴梦昭1,涂曼丽2

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及电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吴梦昭1,涂曼丽2

(1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2国网成都高新供电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其垂直一体化的垄断格局,这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无功容量不充裕给系统运行带来的损害以及电价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电力市场环境;无功及电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1.电力市场的组成及特点

电力市场中的参与者是多元的利益主体一一各个独立经营的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用户。它们是相互平等的、自主的,在市场中允许买卖双方的多方选择。电力市场的目标和约束都具有一定的柔性。

电力市场各参与者的新特点:

电厂:激励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阳氏成本,增加竞争活力。

用户:从一个固定的、被动的、没有理性和协作性的受控终端转化成有理性、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市场参与者,对自己如何用电有自主的选择权。

电网:未来的输配电网络和电网公司,在电力市场中处于枢纽地位,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除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外,还将作为电力市场的经纪人。电网是电力交易中心。它要对所有参与者公平开放。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这些多元的利益主体既有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又实现了合作与协作。

电力市场具有一般市场的共性,即开放性、竞争性;它不仅要具备一个有序、成熟的市场的基本要素,即:一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是公平的,保证网络开放,扩大自由选择的权利;二是市场交易必须是公开的,并加大透明度以便监督;三是市场必须建立有关的法令、法规,保证有规可循,公平竞争,不允许有特殊者。同时,它将受到电力系统内在规律的严格约束,即: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特性(安全性、经济性),成本与电价的时空差别,电厂和电网、电网和用户之间的冲突和协作等等。总之,电力市场也有它的特殊性,需要计划和协调。

2.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服务定价

电力市场化改革已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很多国家逐步展开。而无功电压辅助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服务,由无偿提供到有偿服务已成为电力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体制下只对有功计费,无功/电压支持都是义务和免费的。随着发电厂侧电力市场的逐步建立,无功定价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首先,合理的无功定价可以促使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提高输电路径的效率。其二,通过合 理的无功定价,保证了无功供应者的利益,提高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三,合理的无功定价可以提高电压质量和供电质量。最后,从电力需 求侧管理来看,无功定价是实施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内容,电力公司通过合适的无功的管理和定价,迫使用户响应,与电力公司一道提高用电效率。

2.1机会成本

一般情况下,当发电机无功出力与无功备用之和低于额定值时,不会影响有功出力以及有功备用。但当无功出力与无功备用之和超出额定值时,由于受到发电机总容量的限制,就使受到影响的这部分有功率无需发出,同时也会影响其作为旋转备用的相应利润。无功服务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发电机由于其无功出力或备用而损失的有功发电能力和有功备用所对应的最大利润。

2.2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主要产生于发电厂无功发电设备(如励磁机、励磁调节装置)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正常情况下,发电机在自动励磁调节器的作用下可自动响应电压的变化,不给运行人员增加工作负担,可不单独付费。而在系统负荷低谷时,发电机进相运行吸收感性无功,定子端部温度升高,静稳裕度减少,易失去静态稳定,需要运行人员加大监视和管理力度,因而产生了管理成本。尽管进相运行一般不会影响发电机的有功发电能力,但仍应对输出的感性无功的发电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当影响到其有功出力或有功备用容量时,也应计及机会成本。

2.3有功损耗

增加无功功率输出,必然要增大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有功损耗也将增加,而且会加速发电机组的磨损老化,增加维修和维护费用等。客观上,这一部分费用应由电力市场交易管理部门或电网公司给予补偿。但发电机无功功率的微增损耗是高度非线性的,难以量化。而且与发电机的运行成本(主要是发电燃料费用)相比,这部分成本很小,为简化发电无功定价,暂时不考虑这部分费用。

2.4维修费

维修费主要是用于发电厂的无功发电设备的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等。当无功发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必然影响发电厂的有功出力,因而发电厂的无功发电设备的维修费用应在有功电费中计及。因此在无功定价时暂不考虑这部分费用。

3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价风险管理

目前国内电价原则是统一定价、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电网销售按照分类电价和分时电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了电价改革方案,电价改革工作卓有成效。但是输配电价、上网电价、销售电价等多个环节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供电公司销售的电价分类不合理,存在交叉补贴的现象。2013年国家发改委推出的电价改革方案中,就提出了要简化供电分类:完善煤电价格联运机制,水电与核电上网价格、扩大工商业用电同价实施范围。并将销售的电价由过去的八类合并成为了三类:农业生产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工商业以及其他用途用电,并对电价实行5年一次调整,按电压等级分档定价。

3.1公正、准确电价的执行,依法合规经营收费

(1)严格电价类别确定,维护公司权益

依照国家电价政策,从电力消费要求各用电性质,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核定销售电价,即保证公司利益不损失,又要保证不侵害客户利益,在此基础上,实现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

(2)加强电价政策研究,确保经营效益不流失

为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市政府“招商引资”,多方扶持、鼓励大工业厂家的生产经营,部分厂家也借机单一地参考周边县市或其他地区的做法,在电价执行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大对电价政策的学习研究,如在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执行等方面,合理维护了公司权益。

(3)侧重高电价电量管理,提升售电均价

现高电价电量主要有非普、非居及商业用电,高电价电量能明显提升公司总体售电均价,加大对商业用电、路灯用电的普查工作,如在路灯用电的管理上,开展路灯电量的清查统计工作,追补路灯电量,增加电费收入,提高了总体售电均价。

(4)主动引导,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现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现执行的“两部制”电价,其初衷是发挥价格经济的杠杆作用,使客户提高设备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设备容量,挖掘供电设备的潜力,使供电企业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对供用电双方都有好处。因此,在用户报装之初,公司指定专人对接厂方,做好供用电方案的制定并审查,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和供配电设施投入;在客户投产后,大客户经理保持与客户的良好的对接及服务,定期做好客户用电容量的测试,一方面确保公司的效益不流失,另一方面也能及时提醒用户做好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安全。

3.2开展多渠道的用电检查及普查工作,纠偏防漏

(1)对内建立定期核查机制。

完善营销系统内用户基础档案建立及审核,营销电费管理中心人员每月对用电类别及行业分类不一致的数据进行筛选,对出现错误的数据分析原因,对于是新装用户出现错误,查明责任人,从严考核;对于是营销系统中原用户档案数据出现错误,由察勘人员以现场重新察勘,确定用户用电分类,提交整改意见按电价审批流程重新办理系统录入,进行整改。

(2)对外开展用电客户交叉检查工作。

在公司所辖供电范围内,开展各部门间的交叉检查工作,以变压器台区入手,现场检查,核实定比定量,分析抄表数据,对存在电价执行偏差的,提出整改意见交营销部,并查明台区管理责任人,分析原因,落实责任,纳入考核。

3.3大力推进“远停远送”的电费回收控制技术

“远停远送”即不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停电和复电,而只需要以信息系统为平台,通过信息系统远程的对用户进行停电和复电操作。供电企业的用户数量多,地理位置也复杂,单靠人工去电话催费或者现场停电催费,已经难以适应越来越繁重的电费回收工作。而解决难题的根本,就是要摒弃使用大量人力的做法,应寻求更加省力的途径,而信息技术就是解放人力的最好选择。供电企业应积极与电能表厂家合作,鼓励电能表厂家研发更加智能的电能表,同时研发可靠的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和智能电能表的配合来实现电费的控制。智能电能表应具备自动停电和送电的功能,当用户拖欠电费时,信息系统发送停电的指令给智能电能表进行停电;当用户缴纳完电费后,信息系统再发送复电指令给智能电能表进行送电,远程实现用户的停电复电,这将极其省力并且高效。

4结束语

电力市场改革改变了传统电力工业的格局,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与无功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和电价的风险管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电力市场推行的时间同电力系统存在的时间相比要短许多,这两个问题的研究还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本文主要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楠.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6

[2]杨华.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12):131.

[3]张晓菲.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17):22.

论文作者:吴梦昭1,涂曼丽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及电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吴梦昭1,涂曼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