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祁晓涛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祁晓涛

新疆兴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830022

摘要:随着在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引进防渗渠道施工技术,减少后期维修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引言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发展大国,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学会了农业灌溉,通过修渠引水的方式将河流的水源引入农田,用于农作物的旱季灌溉。修渠技术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业灌溉和农业种植的条件,增加了农作物成活的概率,解决了部分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使我国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的比例不断提高。即便是在现代,修渠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和农业水利工程。从施工工艺上讲,修渠工艺的关键在于防渗技术。提高防渗技术、改善渠道输送的防渗问题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和降低农业灌溉成本的关键,因此,防渗渠道的施工工艺依旧是现代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重点建设工作。

1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简介

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渗渠道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渠道的抗渗透能力,避免出现严重的渗漏现象,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从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工程渠道施工现状来看,由于绝大多数的灌溉渠道是露天的,在一些温度比较高的区域,尤其是缺水的地区,渠道中的水分很容易由于渗透作用和蒸发作用而大量损失,影响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项目中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此外,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而且还会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在一些盐碱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容易引起农田的渍害,产生严重的次生盐碱化问题,影响耕地的质量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我国部分农田水利工程的调研来看,水利工程渠道发生渗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在水利工程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经验的缺乏和相关理论知识的不足,存在严重施工不当的现象,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流程未能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从而直接影响整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其次,在项目建设完毕之后,施工企业并没有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导致渠道开裂和材料质量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引起更大范围的渠道渗漏,对当地环境和水资源造成的危害更大。此外,各个地区的环境差异较大,尤其是地质环境的差别导致土壤中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含量不同,但或多或少都会对灌溉渠道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而影响混凝土的实际工作质量,给整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2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水泥土以及土料防渗施工技术

施工的土壤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质量,选用什么材料不仅要考虑工程质量问题,也要从价格和地域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首先是价格因素,如果施工材料在满足质量的条件下能够就地取材是最好的,这样不仅省去了运输问题,也很大程度节约了成本。但是这种材料有时候也不好达到标准,比如上面提到的沙砾还有一写粘土材料,容易在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失去防渗功能,渠道的耐久性就得不到保证的,所以这种材料一般运用于一些气候相对来说比较温和的地区,还有一些防渗要求不是太高的小型水利工程渠道中。在进行渠道的施工时,要对渠道建设的地区表面进行清理,对表层的土进行粉碎和过筛,分理出里面的树根草皮和杂物等,避免这些东西影响了渠道的建设。另外材料的含水率和配合比要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按照工序干拌后在进行湿拌。渠道的铺设要分层铺设,一层铺好了夯实后再铺下一层。铺设完成后进行合理的养护和保养,避免出现开裂等现象。水泥土防渗技术和土料防渗技术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地域性相对比较强一点,通常在南方使用塑性水泥,而北方比较干燥,使用干性的水泥。但是在特别寒冷的地区不适用于水泥土防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沥青材料防渗技术

沥青材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防渗材料,沥青在渠道表面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埋藏式沥青薄膜防渗工程中,沥青自身的抗渗透能力比较强,但沥青防渗施工技术环节比较多、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带来了更高的施工成本,还未被广泛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中。其次,在处理渠道底部土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平整、除草、清洁等工作,并融化沥青,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喷洒,这样土壤表面会形成沥青薄膜,在沥青薄膜稳定后铺设沥青,但不能直接进行沥青铺设作业,避免损坏沥青包膜。最后,在铺设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砂砾、碎石和沥青比例,将其进行合理地混合,确保材料的持久性和稳固性,提高材料的防渗效果。

2.3设计渠道断面放样

设计渠道断面首先要得知渠道的宽度,而渠道的宽度要先知道渠道的水深,深度,然后通过它们的比再使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渠道断面的设计类型也需根据这个数据来挑选。得到渠道的宽度之后就要开始校核了,校核时则是通过机电排灌手册中的公式验算之前得到的数据,完成这些后才能开始挖方和回填,并且要进一步检验实际地点和设计中的误差,而后进行放样工作。

2.4灌浆防渗技术

灌浆防渗技术利用打管灌浆法能够有效提升渠道的抗渗透效果,提高渠道结构的强度。灌浆防渗技术是一项防渗墙工艺技术,在实际作业时,施工人员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渠道特点提前挖好灌浆孔洞,设定灌浆孔洞的数量。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法进行灌浆,使得浆料能够在灌浆口很好地灌入,有效提升防渗效果,避免出现漏喷问题。该项技术相对来说施工速度较快,涉及的人员和材料较少,但该项技术所耗费的成本较大,需要各种机械设备的辅助。而且,在进行灌浆高速喷射的过程中,喷射流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灌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控制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影响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

2.5地下管网施工技术

在开挖沟槽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管道施工位置的特点确定沟槽深度和宽度,及时地清理管道中的杂物,避免出现管道底部倾斜问题,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注重管道线路的转弯细节,全面控制施工质量。在灌溉渠道施工中,技术人员往往使用焊接管道安装方式,选择PVC管进行安装。在实际安装中,技术人员要打毛处理接头位置,并进行刮水去污,打毛处理长度在5-10cm,并粘接管道接头,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

结语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加强防渗渠道施工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延长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防渗渠道施工工艺是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输送的有效措施。为了应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当前需要通过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我国要把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落实到基础层面,重点加强防渗渠道的施工质量,做好防渗渠道的施工监督、施工管理以及质量审核,做好施工后期渠道的防渗维护保养,还要培养专业的防渗渠道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各个地区渠道渗漏的检修,及时补救已经出现的渗漏问题,防止造成更加严重的渠道渗漏问题。保证防渗渠道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价值,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农民的收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海波.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4):37-38.

[2]张亚雄.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渠道防渗施工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18,9(29):125-126.

[3]谢秀慧,侯瑞环.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62(9):79.

论文作者:祁晓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祁晓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