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课“国家宏观调控”教学设计_宏观调控论文

高一政治课“国家宏观调控”教学设计_宏观调控论文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教学设计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政治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学阶段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并能够运用电脑网络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把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孕育一种课题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以高一《思想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课为例,阐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课程内容相整合的教学设想。整课教学设计如下:

一、目标设计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对本课的研究性学习,逐渐养成尊重他人和他人成果的正确态度、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同时也懂得了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2.知识目标: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对本课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知识,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了解市场经济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和主要手段等。

3.能力目标:通过建立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与课程内容相整合的模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工作

1.提前三到五天时间,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把本节课所研究的主题分成四个子课题:

(1)为什么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2)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3)国家是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的?

(4)我党在十六大及相关会议中是如何阐述国家的宏观调控的?

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网络教室分别查阅这四个课题的资料,搜集信息。通过上网,同学们搜集了大量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资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热情很高,也很认真,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2.整理资料。面对同学们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各组负责的同学进行分类、合并、整理,选出有用的资料,分别制作了各组的电脑幻灯片并提供资料的链接网址。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

课堂的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每一组的组长把本组搜集的有用的资料进行分析阐述,从而论证本组的课题。最后四组的信息进行相互交流与汇总,教师做最后总结。

首先,由第一组负责的同学展示其课件并做解说,阐述当前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学生根据预习课本的内容,以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为突破口,展示几个从网络上下载的关于假冒伪劣产品及不正当竞争的案例,如“吊白块”事件,“黑心棉”事件等,揭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它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以及盲目性和滞后性。在市场每一个弱点中,学生都列举了从网上下载的翔实的资料,并有相关的论述,这样第一组用翔实的材料,到位的解说与论证,解决了本课的第一大问题——为什么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而引出本课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二组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了有一定深度的分析。在讲到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四个方面时,列举了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的经济宏观调控目标:

(1)经济增长率达到7%左右;

(2)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

(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

(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另外还介绍了宏观调控的目标由八个变为四个的过程,并对每个方面都列举了精当的事例,对课本的知识点剖析正确独到。

第三、四组的同学都精选了相当多的时事素材来阐述自己组内的课题。如第三组提到了农业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扶贫政策、利率政策等,用以说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第三阶段:课后活动

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本课的感受,学生们一致认为,非常乐意采取这种上课方式,既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提高自身信息采集的能力,也能够提高自己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变枯燥为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启发同学的思维,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充分利用了网络的教学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笔者在教学中也深深地感到,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自主活动的展开,学生的自主能力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真正具有活力。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另一方面,光有学生的活动也不行,虽然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地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并动手制作学件,在课堂交流中能很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其集中思维和抽象性思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对搜集的材料的取舍上以及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深化方面。所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应该也必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把握好由形象到抽象、由发散到集中、由演绎到归纳的思维过程。

标签:;  ;  ;  ;  

高一政治课“国家宏观调控”教学设计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