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途径探索论文_刘石利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途径探索论文_刘石利

摘 要:随着日渐深入的新课程改革,也不断转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有效开展语文阅读的拓展教学,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阅读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剖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拓展训练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拓展;策略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因为课堂上有着有限的时间,导致学生阅读量狭窄,由此不能对小学生的阅读需求给予满足。而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将课外阅读内容适当引入其中,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能使学生的阅读范围进一步拓展。在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进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拓展阅读的意义

1、使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

小学语文阅读主要是依托教材,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老师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题材和范围进一步拓展。结合课文作品中的文学价值与内涵,对学习内容进一步拓展。通过营造多样化的阅读情境,使小学生能对阅读的魅力切身感悟,真正融入其中,和作者对话,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应将那些好的,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外书籍向学生推荐。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将他们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夯实了基础。

2、帮助小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和写作素材

语文是一个整体,包含了字词、阅读和写作等重要的内容,而其中各部分内容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通过拓展课外阅读内容,在增长小学生阅历和见识的同时,还能对其良好的个性品格进行塑造。为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课外阅读主要是依托教材向外拓展和辐射,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创造了条件。语言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极具魅力,学习语言在增长学识的同时,还能提升人的修养和气质,增强人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所以阅读和表达,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不仅是在课内,通过课外阅读,也能促进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拓展阅读过于形式化,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标改革,拓展阅读开始被很多教师引入到语文教学中。而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传统的教学模,导致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拓展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小学生具有较重的课业负担,拥有相对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拓展阅读。而拓展阅读涵盖着诸多内容,如阅读环节、考核评价、学习交流环节、读后感写作等。小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具有较差的自制力。开展课外阅读时,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指导之下进行。一些家长因为自身的知识层次,所选择的课外阅读书籍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不能给予满足。因此,家长常常会寄希望于课堂和教材,来开展课外阅读拓展。但是课堂内有限的时间,使拓展阅读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更多是形式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拓展阅读内容单一,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

通常都是由教师及家长安排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但一些小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开展阅读。同时,一些学生对于拓展阅读的内容缺乏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不能实现拓展阅读学习的预期目标。通过调查显示,一些漫画类的趣味图书,通常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他们很少选择那些名著、科技类读物,主要是凭借兴趣来选择课外读物。选择单一的拓展阅读的内容,同时不具备较高的阅读积极性。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训练的策略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灌输式阅读教学不能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只有深入阅读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将游戏法适当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同类文章类比阅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对《手捧花盆的孩子》这一篇课文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向《皇帝的新衣》这篇作品拓展延伸。《皇帝的新衣》的小男孩诚实说真话,手捧花盆的孩子善良诚实。这两个孩子都具有美好的品德,通过融合这两个故事,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小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2、从课堂教学中向课外阅读延伸,丰富小学生的知识体系

教师既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阅读空间。同时,还要将阅读向课外适当延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拓展阅读的教学教案。在现行的课本中,很多都是名著中的经典作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能深入了解和学习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章的思想精髓。并以点带面,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例如,在对相关地方风光和名胜古迹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向其他地方相关的风景延伸,并对各个地方不同的景色进行对比。或者对相似的场景进行模拟,对不同的作者在同一个景点的不同写法进行体会,对不同作家写作技巧和思想感情进行领悟。由此丰富小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了视野。

3、从阅读拓展延伸到社会实际,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应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思考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场景等内容。通过有机的结合课堂阅读内容与课外观察内容,实现语文知识向现实生活的辐射,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通过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对现实生活更加了解,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结论:小学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常关键,能通过有效阅读,提升学习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J]. 李玫. 学周刊. 2020(06)

[2]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 李映满. 中国农村教育. 2019(32)

[3]初探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有效途径[J]. 张沥. 学周刊. 2018(10)

[4]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研究[J]. 王玉元. 才智. 2018(10)

[5]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 冯桂梅. 中国校外教育. 2018(15)

论文作者:刘石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途径探索论文_刘石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