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论文_王水,戴晓峰,朱海涛

王水 戴晓峰 朱海涛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射阳 224300)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16例使用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术后利用AOFA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利用AOFA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本组患者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结论: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分离;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复位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086-02

下胫腓联合分离是踝关节骨折和脱位常见的合并损伤,严重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若得不到良好的复位,日后将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1]。所以手术恢复下胫腓关节解剖结构尤为重要。既往应用螺钉固定属于坚强固定,易引起螺钉松动、断裂甚至再次手术,导致患肢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且对患者骨质要求相对高,患者康复活动前需二次手术取钉。作者使用Knotless 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弹性固定方法,恢复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既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又能克服既往螺钉固定的缺点。笔者回顾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使用Arthrex Knotless TightRope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6例,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9~68岁,平均47.4岁,无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合并内踝骨折4例,双踝或三踝骨折12例。入院后常规性双踝关节正位及内旋20度位片[2]。外踝骨折解剖复位后采用LCP钢板固定,内踝骨折复位后采用空心螺钉或者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均采用AO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予以固定[3]。下胫腓联合分离使用Arthrex Knotless TightRope固定。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仰卧体位,予以持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患肢上止血带,应用AO标准切开复位分别固定外、后、内踝。若合并外踝骨折患者,放置外出LCP时,应于下胫距关节上方2~3cm处预留螺钉孔。使用点式复位钳将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固定,术中C臂机确认踝关节骨折及下胫腓联合分离解剖复位后,于腓骨侧胫距关节上方2~3cm预留钉孔处,使用4.0钻头平行于踝关节间隙,向前约25度左右,向胫骨方向钻孔,穿透胫骨内侧皮质。使用细钢丝将Knotless TightRope的袢钢板牵引线从腓骨侧LCP预留钉孔引入到胫骨侧,牵拉引线将袢钢板引到胫骨内侧后将袢钢板翻转,使其紧贴胫骨内侧表面,并保持Knotless TightRope的张力,然后收紧腓骨侧纽扣钢板上预留的拉线,使纽扣钢板紧贴于LCP外侧。术中再次透视确保下胫腓联合分离已经复位并稳定。

1.3 术后处理

患肢术后短腿石膏固定,嘱适当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24~48小时,术后2周切口拆线,术后4周拆除石膏足踝关节非负重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左右开始逐步负重行走,术后12周完全负重行走。

2.结果

本组16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利用AOFA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4],本组患者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无内固定失效情况。

典型病例:

3.讨论

3.1 下胫腓联合分离破坏了踝关节稳定性,因而下胫腓联合良好的对位,踝穴精准的解剖复位可以减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几率。下胫腓联合为一微动关节,既往应用螺钉固定属于坚强固定,易引起螺钉松动、断裂[5]甚至再次手术,导致患肢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且对患者骨质要求相对高,患者康复活动前需二次手术取钉,以上缺陷一直困扰着临床。

3.2 本组病例使用Knotless 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弹性固定方法,恢复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符合生物力学特性[6]。与传统使用横向螺钉对比,具有如下优点:(1)机械力学测试与临床试验证实其固定强度与螺钉相仿,循环载荷强于螺钉;(2)内置物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相对螺钉固定,无断钉、取钉后复发脱位的风险,固定结构允许关节微动,患者可提早进行负重功能锻炼;(3)无结固定技术避免线结反应。4)、Knotless TightRope可连同钢板固定,更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3.3 此方法可应用于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或合并踝关节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钻孔的位置及角度的准确定位,在缝线收紧之前,应使用点式复位钳确保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

总之,采用Knotless TightRope固定下胫腓联合治疗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或合并踝关节骨折患者,操作简单,复位效果可靠,避免螺钉坚强固定引起断钉、松动、以及再次分离等缺点,不必在患者下地负重前再次手术取出螺钉等优点,远期疗效确切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Donatto KC.Ankle fractures and syndesmosis injuried [J].Orthop Clin North Am,2001,32(1):79-90.

[2]景志磊,谢利民.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8):73-75.

[3]Thomas P Ruedi,Richard E Buckley,Christopher G Moran 著;危杰等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63-665

[4]SooHoo N F,Vyas R,Samini D.Responsiveness of the foot function index,AOFAS clinical rating systems,and SF-36 after foot and ankle suigery [J].Foot & International,2006,27(11):930-934.

[5]刘庆军,何龙,郭林新等.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6:18.

[6]Soin S P,Knight T A,Dinah A F,et al.Suture button versus screw fixation in a syndesmosis rupture model: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J].Foot ankle Int,2009,30(4):346-352.

论文作者:王水,戴晓峰,朱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论文_王水,戴晓峰,朱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