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论文_李岩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论文_李岩

李岩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接地铁车站与外界的纽带,也是乘客进出车站不可缺少的通道。随着当今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建设的大力推进,线网的不断扩展,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对于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原则,重点探讨出入口设计的问题及出入口配合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

绪论

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通地铁车站与外界的建筑物,是乘客进出车站的通道,是客流集散和换乘的通道,是地铁车站的“生命线”,因此地铁车站出入口的建筑设计非常重要。为吸引和方便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以分散的形式布置为宜,通常一个车站设置 2个~4个出入口,一般设置在车站的四个象限。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展,城市内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作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车站出入口的设计除满足吸引、疏散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满足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做到协调、美观、易于识别。

地铁车站出入口的位置在总平面设计时要经过多方面的协调,应按照车站远期超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量计算,出入口方向还应与主客流的方向相一致,与地面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方,宜与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地下街、邻近公共建筑物相结合或连通,统一规划,同步或分期实施,节省工程造价。如兼作过街地道其通道宽度及其站厅相应部位应考虑过街客流量,此外还需考虑地铁夜间停运时的隔离措施。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设计力求短、直,通道的弯折不宜超过三处,弯折角度宜大于 90°。地下出入口通道长度不宜超过 100m,当超过时应采取能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

1 地铁出入口的类型

1.1 独立设置有盖出入口

此类出入口设计通过采用钢化玻璃盖顶、玻璃侧墙等材料与其他建筑区别开来。钢化玻璃盖顶和侧墙分块拼装,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生产,现场安装。此外需设置灯箱,突出地铁醒目标志,方便乘客识别。该类出入口造型简洁轻巧、线条流畅、视觉通透、现代感强,通过统一的建筑形式设计,统一醒目的色彩运用,乘客容易识别。缺点是由于作为单独建筑考虑,规划要求其与周边建筑进行距离控制,并要设在道路的控制红线外,需占用较大的用地面积,造成拆迁工程量大。

1.2 独立设置敞口出入口

此类出人口设计形式最为简单,即地面不设上盖,仅在出入口周边安装不锈钢围栏和钢化玻璃安全防护,高度控制在 1.5m以下。为了防止地面雨水流进车站内,出入口周边高出地面450mm,通过数级台阶与地面连接,另外还必须设置防洪闸板以防特大洪水的侵袭,出入口的立面造型由整体地面建筑决定。但要有明显的地铁出入口标志,方便乘客识别。此类出人口形式简单,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小。但是需在出入口与车站的连接通道设置集水坑和排水系统。此外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 6m时,应设置自动扶梯,自动扶梯露天遇雨水容易锈蚀,尤其是城市工业飞速发展,空气中酸性物质增多,雨天酸性物质溶入雨水,对露天扶梯的腐蚀更加严重,影响自动扶梯使用寿命。因此露天扶梯设计上要进一步研究防腐蚀处理。

1.3 与其他建筑合建的出入口

此类出入口的特点是与周边建筑合建,作为同一建筑统一考虑建筑设计。出入口张贴地铁标志并设置灯箱,给乘客以明确指引。合建的形式分为两种:1)与既有建筑合建,通过适当改造,赋予既有建筑车站出入口功能。这种合建的前提是要做详细的方案设计和论证,还要变更既有建筑部分面积的使用功能,协调难度较大;2)与周边建筑统一设计,同步建设。这要求建设工期上做到同步,施工工序紧密协调和配合。合建出入口对城市景观的影晌最小,但其受到距离条件的限制。地下出入口通道长度不宜超过100m,超过时应采取能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有条件时要设自动人行道。合建通道过长,出入口建设就会变得不经济,同时也不方便乘客进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地铁出入口设计手法

2.1 结合周边环境的文脉设计

整体地把握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植根于环境,讲究整体和协同是建筑设计构思立意到实施建成的关键。地铁出入口也是一样,要与周边建筑和谐,与周边建筑形式相呼应。

2.2 重视装饰设计

运用装饰是建筑师在外立面和造型设计上常用的手法,地铁出入口由于体量不大,运用装饰设计对地铁出入口外形的重理是很好的方法。

2.3 通透化设计

地铁出入口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两侧,因此地铁出入口外部造型处理不好会对城市景观产生负面的影响。通透的地铁出入口对城市街道影响小,做到了既标志了地铁出入口,又成为城市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圈。

2.4 形体寻求突破

地铁出人口建筑形体基本是以几何形体为主,想打破一般的地铁出人口的形体,寻求变化,用不规则的曲面来塑造形体。我们在做设计时,从节约投资角度出发,可只考虑出站客流上行乘自动扶梯,进站客流下行走楼梯。在实际使用中,步行梯也向上的疏散客流,在有条件设置上、下自动扶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设置双向扶梯。

3 地铁出入口的无障碍设计

3.1 地铁出入口无障碍设计的连续性

无障碍设计中的连续性指在盲道及轮椅的通行过程中,应使其保持连续,不应有其他任何设施造成无障碍通路的中断,否则将使无障碍设施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3.2 地铁出入口信息无障碍设计

信息无障碍是地铁无障碍设计的重要内容,主要指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的乘客所设计的各种服务标示系统,以及根据其特点所设计的紧急疏散标志系统,如服务于视觉障碍的盲文信息标示、盲道诱导,服务于听觉障碍者的声诱导标示系统,再在电梯处配置盲字板和声导系统,以使所有视力障碍的人可以方便的使用设备。在车站的入口处应设有触模图导向板以保证有视力障碍的人明了车站内各种设施的位置。

3.3 地铁出入口无障碍设计注意细部设计

要注意地铁的无障碍设计中的细部设计,因为也许只是无障碍设计中的一个小问题没有做好,都会给弱势群体带来很大的麻烦。地铁出入口处由于是人们进出地铁的地方,应该尤为注意。

4 地铁出入口建筑的选址

1)地铁车站附属建筑设置应结合城市道路近、远期规划科学设置,满足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人行道最小宽度的要求。2)设置在建设用地内时,按规划实现情况分3种对待:a.现状已实现规划的建设用地内尽量不安排车站附属建筑;b.位于城市待改造用地内,出入口及分通道应按临时建(构)筑物设计,待规划实施时,车站附属建筑改造方案可与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进行统一设计;C.位于正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建设用地内的,车站附属建筑应与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做一体化设计布局。3)注意旧城内车站附属建筑设计应做多方案比选,特别是对施工场地内拆迁房屋进行详细调查并经文物专家专题论证后,慎重抉择。

结语

总之,出入口建筑和楼梯设计,建筑选型比较灵活,它是因地制宜,反复进行方案比选的结果,另外,建筑材料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为出入口在体量上进一步弱化准备了物质基础,随着地铁出入口和楼梯设计研究的不断深入,设计观念、设计手法也不断更新,未来地铁车站出入口和楼梯的建筑选型将有更广阔的选择,其将真正成为地铁的一道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郭春,王路珈.北京地铁 13 号线车站周边公共空间的环境改善[J].都市快轨交通,2007,20(1).68-71.

[2]谢仁德.北京地铁一、二期车站 出入口优劣辨[J].地铁与轻轨,2001(1):18—19.

[3]何宗华.城市轻轨交通工程设计指南[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论文作者:李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建筑设计论文_李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