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合格小学班主任论文_钟玉娇

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合格小学班主任论文_钟玉娇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中心小学,536100)

摘要: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其“主业”之一,而良好班风的培养,则是其有效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培养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方可有效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又该如何培养班级良好班风?本文在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研究基础上,立足新课改要求,结合小学生、小学班级的特点,提出了以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为前提、以构建良好的班级合作为切入、以抓常规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关键、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保障、以感受成功培养自信为回归等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不管是学科教学工作抑或教学班级管理工作当中,都明确要求我们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培养良好的班风,可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动力抑或压力;培养良好的班风,可以促进亲切、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养良好的班风,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的习惯,激发积极主动维护班集体荣誉的责任感。结合多年的带班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思考,笔者认为,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转变观念、重视培养班级的良好班风,更需要整合现有资源与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抓切实。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为前提

首先,要与学生共同研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具体做法是,在正式开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召开班会的方式,初步制订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试行一周之后,再次召开班会进行完善提升。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讨论、提意见。对于他们忽视的一些不良行为,班主任进行适当的提醒、提议。通过民主、实践最终形成的班级规章制度,可保障其有效且可行,学生自己制定和全票通过的规章制度,他们也必定更加认真遵守。其次,要确保班级规章制度切合实际有约束力。也就是说,我们的班级规章制度是要建立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上的,然后紧密结合本班实际的。再次,要抓好检查评比环节。制定了规章制度,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言行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促使他们时刻认真遵守,养成良好习惯。为此,还要注意做好各类情况的详实记录,发挥值周或值日干部的作用,对全班同学的各个项目达标情况进行登记,力求详细。如,学生出勤登记、违反课堂纪律情况登记等。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团结协作意识,激发集体责任感,也有效培养了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的能力。

二、以构建良好的班级合作为切入

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开展明确的教育,促使他们慢慢学会区分是非曲直。而良好的舆论氛围,又依赖班级集体活动准则,依赖通过班级规章制度所体现的要求,正映衬了“以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为前提”。因此,班主任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意识和态度,培养他们正气凛然的良好思想和优秀作风。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要做到深入班级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把学校和班级建设的要求不断内化成为学生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不断问学生,“大家是想在一个样样都落后还是在一个样样都争先的班级里学习成长”,激发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实际行动,作出自己的努力,争取和维护班级荣誉。

三、以抓常规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关键

当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断积累强化,班级的良好班风也就形成了。对于小学生,单纯通过讲道理往往还不行,还要注意树立榜样、严格要求、注重实践,多措并举方可逐渐引导他们改变不良习惯。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做到的,班主任自己必须首先要做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要求学生不能迟到,特别是星期一的早上,班主任应该早早来到学校,学生才会“和班主任一样”,逐步养成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再如,红领巾佩戴要求的落实,一开始班主任可以安排学生专人负责督促提醒,久而久之便会变成一个自觉性的习惯;还有每天放学的路队,要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坚持,都与日常的督促检查紧密联系的。

四、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保障

班风建设,应贯穿班级课堂、课外等各种活动中。作为班主任,要有目的地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这里所提的“活动”,要求目的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体现实现班风建设目标的内涵,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刻意义、起到“积累”作用的活动。实践证明,有“活动”才有“集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活动可有效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因为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和有效的锻炼,使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进入良好状态,不断调动上进意识和竞争意识,展露个性特点与个人才华。同时,班主任要在知识竞赛、运动比赛、小组任务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处理师生、生生间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活动的开展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必将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班集体自豪感,进而有益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五、以感受成功、培养自信为回归

小学生的年纪,语言“心灵鸡汤”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的心底,需要教师“播种希望”,渴望收获自信和成功。也就是说,孩子们都渴望被老师、同学接纳和肯定,希望获得鼓励。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即使被学生的调皮捣蛋激怒,也要适时“制怒”,换个角度把对学生的批评变成表扬。比如,个别学生脾气暴躁没耐心,上课搞小动作,课后打同学,但在书写方面却比较工整,作为班主任就要注意时常表扬他的这个闪光灯,促使他在学习上更加用功,逐步引导和鼓励他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控制好情绪,常用“当你生气的时候,自己跑到一边去,不能够打同学出去”“改掉你的坏脾气,你将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哦”“不要生气,这样快乐就会越来越多,老师希望可以经常看到快乐、幸福的你”这样的话语提醒他。在教学实践探究中,笔者建议采取写“表扬信”的方式,激励和转化后进生,这也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具体是班主任在两三天或者一个星期,对行为表现或学科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给他写一封真诚的表扬信,同时在班会课的时候让他请出一位给予他帮助最大的同学宣读班主任的表扬信。取得进步被表扬的学生满心欢喜、信心满满,其他学生也能感受到鼓励,对收到班主任的表扬信或读表扬信充满期待而更加努力。

总而言之,一个班级的班风好与否,将对这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高与低产生直接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小学班级良好班风,是保障学科教学活动正常、有效、高效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所在,是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的主要抓手,更是衡量一名班主任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不应是传统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司令”和“判官”,更应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帮助者,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管好班级,方可充分调动小学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方可培养和强化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陈全好.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2):112.

[2]唐晴华.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J].科学咨询,2015,(48):25.

[3]蓝琴琴.试析小学班主任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风[J].小学时代(奥妙),2018,(12):82.

[4]朱素伟.小学班主任应怎样培养良好的班风[J].读写算(教研版),2015,(2):149-149.

论文作者:钟玉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培养良好的班风,做合格小学班主任论文_钟玉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