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现状及启示论文

法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现状及启示

陈杨晗 徐海燕

【摘要】 作为西欧高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法国早在第二次世界之后就开始了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全面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法国政府通过立法保障,建立起中央决策、地方执行、公共与社会非营利机构相配合的全方位残疾人服务体系,向残疾人发放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福利津贴;法国的残疾儿童教育方式优先推崇“融合教育”,就业促进政策以个性化为原则,以融合为宗旨;在法国,无障碍环境设施极受重视,正趋于完善。本文意在研究和分析法国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从而为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福利保障建设探求知识与经验层面的借鉴。

【关键词】 残疾人士 法国 保障制度 无障碍建设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如何保证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不被社会边缘化,如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主流人群,这是对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考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残疾人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然而,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体系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社会参与度、社会帮残助残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法国是西欧高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就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截止2015年,全世界约有6 亿五千万的残疾人。法国2015年得到官方认证的残疾人数量为245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6%① 数据来源:法国国家自主与团结基金会,Les chiffres clés de l’aide à l’autonomie 2018,https://www.cnsa.fr/documentation/cnsa_18-05_chiffrescles_page_a_page_bd.pdf,[2019-6],P5 。法国政府如何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益、促进残疾人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 本文通过对法国的残疾人保障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构建更加完备的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提供借鉴。

一、国际社会对“残疾”概念的界定与认知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于“残疾”概念的界定也在演变。2007年,联合国颁布首个专门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在残疾人保护权益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和方法发生“示范性转变”,即倡议社会停止将残疾人看作是“疾病患者”,提醒人们注意“残疾人是指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即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社会的各种因素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残疾”是一个在文化中建构、随社会文化而演变的概念。当大众做到对残疾人无歧视、无差别对待,残疾人生活不再存在环境障碍时,便是“残疾”这一概念从历史上消失、残疾人士真正获得平等权利的那一天。

当代社会,残疾人的人权尊严和基本权益逐步得到关注,残疾人逐渐从社会边缘走进大众视线,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国际社会对残疾的认知亦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从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可一窥社会认知的变更① Buhrig Martine and Aliou Seye.Errance et handicap.Le soutien social en question, thèse doctorale,Université Lumière Lyon 2,[2004],P10-P25 。

1948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CIM: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maladies)第一个对“残疾”进行定义,将重点放在“病因”上,强调残疾由疾病导致,反映了当时将残疾人与病人并作一谈的社会主流观念。此分类标准很快就被指责过于强调残疾人的“病人”身份的缺点,由于其暗示残疾人与身体健全之人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加重了社会歧视。

成年残疾人津贴每月为808.46 欧,主要发放给年满二十岁,残疾程度80%以上的法国居民,其本质是给残疾人群的最低保障收入(revenue minimum mensuel garanti)。与残疾年金不同的是,成年残疾人津贴是一项普惠性质的福利津贴,对残疾人是否曾缴纳国家社保没有要求,因此它的适用对象更加广泛,将处于低保边缘的残疾人全部纳入福利发放范围。此外,残疾年金与成年残疾人津贴可叠加,后者可补齐前者未达到808.46 欧的差值部分。

大区与省:随2015年法案而成立的“省残疾人之家”(MDPH:Maison Départementale des personnes handicapés)为目前承担地方残疾人生活事务的重要机构,全法共有100 所,基本每省设置一所。省残疾人之家职能众多。其核心机构“残疾人权利与自主委员会”(CDAPH:la commission de droits et de l'autonomie des personnes handicapées)由区议会议员、公共机构和服务部门代表,、社会保障机构代表(CAF,CPAM 等)、工会组织,、残疾学生协会、残疾人士以及被指定家属组成,覆盖多领域多阶层,以便地方机构在政策执行上能够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结合地方实情开展工作。在省残疾人之家委派的医疗、心理、教育等多领域专家队伍的支持下,“残疾人权利与自主委员会”致力为残疾人提供多项服务:评估和认可残疾人资格,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选择儿童教育类型及教育机构,审核福利申请和发放残疾福利,提供医疗帮助和教学辅导等等。

2010年12月,法国通过了联合国发布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此举意味着法国在国际社会面前承诺保护残疾人,保证他们切实享有各项人权,并将积极承担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责任。

二、法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特点

1、提供立法保障,建立多方联动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因此,目前在法国停车场时常可见标有残疾人士标识的轮椅停放场地、无自行车阻碍的盲道、公交车门口的轮椅上下车装置、地铁站闸机口的轮椅残疾人专用出入口——闸机的开与关通过按钮实现,代替了自动快速的开启关闭、公共厕所里空间宽敞、安装有特殊卫生设施的残疾人厕所、消防通道内贴示的残疾人火灾撤离指南。正是由于良好的无障碍出行环境的建立,法国的街道、公交、轻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自由活动的残疾人身影,而残疾人的频繁出行亦促使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

1.合同签订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双方合同未签先干。未建立合同台账、合同履行台账,合同签订无任何手续,没有申请表和对方任何资料,合同内容不完整、合同条款不严谨,无合同履行、结算报告单等问题。

权利法案还赋予了残疾人“补偿权”——“无论残疾的原因、机能受损的性质、年龄或者生活方式为何,残疾人士均有权申请补偿”。由于残疾人由于工作事故或生活偶然,受到生理上获得性功能损伤,导致实现个人潜能过程中受到内在与外在的阻碍,最终无法在与他人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因此,补偿权意在通过国家津贴的方式弥补残疾人士遇到的“额外”的生活困难,确认了残疾人士得到国家津贴的合法性。

此外,法国政府2015年立法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次服务残疾人的公共机构,建立了全面覆盖决策、执行、理念和服务的多方联动机制,形成了完备全面的残疾人服务体系。

中央:自2016年1月1日起,政府每三年举办一次助残国家会议(Conférence natioanle des handicapées)。会议集结残疾人协会、残疾人社会医疗机构或服务部门管理者、国家社会保障机构、工会及公司企业的代表、省区议会议员,甚至交通部门代表,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讨论残疾人的政策方针和实施办法。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残疾与健康分类标准(CIF: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e du fonctionnement,du handicap et de la santé )是目前最为健全和公正的残疾分类标准,已被200 个国家通过并采纳。其特点在于认定残疾是在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病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消除残疾人士在生活中遇到的障碍不是残疾人士及其家属的问题,而是社会各界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残疾成为一个可以通过社会不断改善而消除的概念——消除残疾歧视、建设无障碍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阶段。

2.提供生活保障,建立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

在此方面,可借鉴法国的做法,一是营造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的认知水平,为此政府可多开展针对残疾人的慈善救助与公益活动,鼓励成立公益性质的助残、帮残协会,广泛招募社会服务志愿者。比如可充分利用国际助残日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逐渐树立全民对残疾人的帮扶意识;二是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各级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地方残疾人服务公共机构也应集结专业领域人士,听取多方看法,保证落实到位中央针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政策。

2018年,法国共向残疾人士与老人发放总计260 亿欧元的福利津贴① 法国国家自主与团结基金会,Les chiffres clés de l’aide à l’autonomie 2018,https://www.cnsa.fr/documentation/cnsa_18-05_chiffrescles_page_a_page_bd.pdf,[2019-6],P8 。福利资金主要来自国家与地方的财政预算、国家社保和国家自主团结基金(Caisse nationale de solidarité pour l’autonomie)。

第二、在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工作(travail en entreprise adapté) 。集中使用残疾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与一般企业运作方式相同,其特别之处在于公司员工至少80%为残疾人,并且岗位要求与在岗残疾员工的工作能力完全匹配。特殊企业奉行残疾人保护就业的国家政策,获得国家的成本支持和岗位补助。

残疾年金(Pension d’invalidité)

残疾年金隶属于国家社保体系,发至因为工伤或疾病而工作能力消退三分之二的残疾人士。残疾年金性质类似于失业保障金,因为申请残疾年金的必要条件是在残疾出现之前已经连续缴纳一年国家社保。

年金根据残疾程度发放不同金额,数额具有时效性,根据病情的发展而增减。年金根据不同残疾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仍旧可以从事一定程度职业活动的残疾人士,其可获年金为过去一年年收入的30%,每月289-1013 欧元不等;第二等级为完全丧失就业能力残疾人群,年金为过去一年年收入的50%,每月289 到1688 欧元不等;第三等级为完全丧失就业能力,并且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聘请第三方护工维持正常生活的残疾人群,此类残疾人士除原本50%年收入的年金之外,还另有40%的额外津贴用于支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资,每月为1411-2810 欧元。

残疾附加津贴(ASI allocation supplémentaire d’invalidité)

目前法国各行业人均每月最低工资为1498.47 欧,一个丧失工作能力的成年残疾人在领取每月年金之后仍有可能无法支付基本生活需求花销,有入不敷出的风险。因此,残疾附加津贴在基础年金的制度上,给月收入少于723 欧元的单身残疾人士或月收入少于1266欧元的残疾人夫妇再追加一定的资金补助,以保障残疾人士的基本生活。

2.2 国家自主团结基金

零损耗深度限流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限流电抗器。主要用来限制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2)快速断路器。主要由灭弧室和电磁快速操动机构组成,利用电磁涡流可以实现断路器动静触头快速分离和闭合。(3)电流互感器。用来测量故障电流,以实现快速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的控制,其准确性影响到限流器的动作的可靠性。(4)保护及控制装置。将采集到的电流经过一系列运算,控制快速断路器的动作过程,是整个装置的核心部件。

成年残疾人津贴(AAH:allocation des adultes handicapés)

在70年代沸沸扬扬的平权浪潮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推陈出新,在1980年发布了国际残疾分类标准(CIH: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handicaps),此分类标准的侧重点不仅限于“生理因素”,将“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也纳入到残疾的定义之中——残疾的存在是由于残疾人士在实现个人潜能中受到生理、法律、社会的多方阻碍。该标准通过以下三个因素更加全面地诠释残疾:一、机能障碍:从单纯的生物学角度出发,涵盖所有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机能受损或障碍;二、能力减退:从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出发,由机能障碍导致的个体在环境中的行动不便;三、生存劣势:从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残疾人士因能力减退而导致竞争力下降,从而在融入社会过程中感受到生存劣势。从中可见,残疾是一个与环境、社会状态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定义,同样的机能障碍在不同文明程度的社会感受到的生存劣势是不同的。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要从改善社会环境做起。

同时,成年残疾人津贴还囊括了“自主生活附加津贴”(MVA:majoration pour la vie autonome),其性质是一种无障碍改造补贴,主要用于支付残疾人改造住房,在家中安装行动辅助措施的开销,如辅助轮椅上下公寓楼梯的装置。

残疾人补偿津贴(PCH:prestation de compensation d’handicap)

由于残疾人在交通出行、辅助器具、护理照料等方面都需要付出较常人更高的生活成本,所以法国政府于2006年开始实施该项津贴,意义在于“补偿”残疾人由于身体机能受损和社会环境障碍而增添的花销。

“残疾人补偿津贴”逐渐取代原有的第三方经费补偿津贴(ACTP:allocation compensatrice pour tierce personne),覆盖了更多不同情景下残疾人的额外开销,其中包括行动辅助器具、残疾治疗设备补贴;家庭护工人员的薪水补贴;房屋改造补贴;残疾辅助动物如导盲犬补贴,等等。

残疾儿童教育津贴(AEEH:allocation d’éducation des enfants handicapés) “残疾儿童教育津贴”为国家发放给残疾儿童监护人,用来支付儿童由于残疾而产生的额外教育费用。该津贴分为三种:一般额外费用补助,第三方护工薪酬补助,以及父母工作薪资补助(父母由于照顾残疾儿童而减少工作时间,导致了薪资的降低),而每一种补助又因程度不同分化出不同数额等级,可见儿童教育津贴划分的细致与全面。

3、提供就业保障,实行多维就业促进政策

参与工作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平台。拥有职业生活是残疾人打破与社会的隔膜,提升自我价值感,降低社会隔离感,提升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残疾人士就业,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法国政府提出以个性化为原则,以“融合”就业为宗旨,以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结合(70%的私人领域就业,30%公共领域就业)的方式,为残疾人士提供了三种主要就业方式:

第一、在普通企业工作(travail en milieu ordinaire)。2005年法国政府发布了残疾人招聘强制性规定(OETH :l’obligation d’emploi des travailleurs handicapés),要求全国范围内超过20 人的单位和企业必须达到6%的残疾员工定额。现在在法国,每两家企业中就有一家达到或超过法律规定的目标。普通企业雇主聘用残疾员工之后,需要按规定与残疾员工的私人医生进行交流,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关的残疾辅助设备,调整岗位要求以适应残疾员工的工作能力,或制定适应残疾员工精神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工作时间表。

2.1 国家社保

截止2017年3月,全法共有785 所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集中使用残疾人企业的业务范围正在从对学历水平要求不高的体力工作领域(如环境卫生清洁、工厂流水线加工等)转向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脑力工作领域(如公司公关、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残疾人士就业结构升级是提高残疾人士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但这就需要优质的职业培训和高水平的学历作为前提。在2014年,法国将4 亿1 千万欧元投入于残疾人的就业培训中① 法国劳工部统计局DARES,2016 annex au projet de loi de finance pour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https://dares.travail-emploi.gouv.fr/IMG/pdf/jaune2016_formation_professionnelle.pdf,[2019-6] 。

第三、在就业帮扶中心工作(travail en établissmeent et services d’aide par le travail:ÉSAT)。就业帮扶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为残疾人提供集中就业的公共单位。就业帮扶中心招聘残疾程度较重,无法在特殊企业与普通企业任职的残疾人士,并为员工们配备相应的社会医疗和教育辅助。在就业帮扶中心工作的残疾人工资由国家支付,每小时5.59欧元到11.10 欧元不等。

当前法国达到就业年龄(15-64 岁)的残疾人士人口为270 万,其中已就职的人口为93.8 万,就业率为35%② 法国劳工部统计局DARES,https://dares.travail-emploi.gouv.fr/IMG/pdf/2017-032.pdf,[2019-6],P13 。放眼世界,发展中国家残疾人士的失业率可高达90%,发达国家则维持在50%到70%之间③ The Washington Times, Disabled still face hurdles in job market , Washington, DC:The Washington Times,5 décembre 2005 ,而法国2018年残疾人的失业率仅为19.1%④ 法国劳工部统计局,2016 annex au projet de loi de finance pour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https://dares.travail-emploi.gouv.fr/IMG/pdf/jaune2016_formation_professionnelle.pdf,[2019-6],P135 ,虽然为全国平均失业率的两倍,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处于领先位置。

学者们分别从公共服务的视角、消费需求视角、政府职能的视角界定了“基本”的范围并给出诸多分类。陈昌盛和蔡跃洲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公民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所必需的公共服务。[2]在《“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八个领域。这些领域虽然界定视角和分类不同,本质都肯定了基本公共服务是最贴近民生的那部分。

4、提供就学保障,建立以“融合教育”为主的先进教育体系

良好的受教育水平是使残疾人士以自主、自强、自立的姿态融入社会的第一步。近年来法国残疾儿童的就学率正在不断提高,2015年,正式入学的残疾儿童人数为35 万,其中80%在普通学校就学,即27.9 万;20%在特殊教育机构(établissement médico-sociaux)。从2004年到2015年10年期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持续上升,从15 万到28 万,总数近乎翻倍⑤ 法国国家自主与团结基金会,Les chiffres clés de l’aide à l’autonomie 2018,https://www.cnsa.fr/documentation/cnsa_18-05_chiffrescles_page_a_page_bd.pdf,[2019-6],P6 。

(注:2004-2015年间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数量。图片来源:法国国家自主与团结基金会CNSA)

法国政府优先推崇“融合教育”(éducation inclusive)的残疾儿童教育方式,其内涵在于从小就为残疾人士创造平等、无障碍的社会氛围。残疾儿童走进正常学校,校方尽最大可能使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同一班级学习,一方面,这样的教育模式使残疾儿童从小建立社会融入感,减少自我差异化,鼓励他们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克服因残疾造成的自卑心理,增强面对生活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普通儿童在和残疾儿童同班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示范与潜移默化,学会了与残疾儿童的平等与友好相处,为今后塑造对残疾人友好、无歧视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1909的法律条例开创了法国“融合教育”的先河,当时的融合教育表现为普通小学内附属的残疾儿童优化班(classe de perfectionnement)。如今,“融合教育”含两个分支:一为残疾儿童直接加入普通班级,必要时搭配一位“学习生活助教”(AVS-auxiliaire de vie scolaire)。“学习生活助教”在法国人尽皆知,政府遣派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残疾儿童需求的专业人员陪伴在儿童身旁,在课上及课后“一对一”地提供课业辅导。助教们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残疾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学,如是听力不灵敏的儿童,助教会在课上一边用本子记录老师说的话,一边实时将笔记本展示给儿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程。第二种“融合”教育为小学的“教育融合班” (Classes pour l'inclusion scolaire)以及中学的“教育融合特组” (Unités spécialisées pour l'inclusion scolaire)。这种教育模式是在普通学校里另外设班,开展针对残疾儿童的集体教育。

在“融合教育”外,对于情况特殊或者残疾程度较为严重的儿童,也有社会医疗机构(établissement médico-social)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女生在物质追求维度上得分最高。(见表2)

目前,在社会医疗机构或医院接受教育的儿童仅占总受教育残疾儿童的22.3%,而在所有普通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中,70%的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里接受教育,30%的儿童被安排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级;此外,8359 名儿童在特殊机构与普通学校同时进行文化学习① 法国国家教育部与高等教育部,repères et références statistiques 2017,http://cache.media.education.gouv.fr/file/2017/41/8/depp-RERS-2017_824418.pdf, [2019-6]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法国残疾儿童教育的主流,是法国国家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的充分体现。

南亚2017年的核电装机容量为8.5 GWe。该地区核电容量在2030年、2040年和2050年的高值情景预测值分别为34 GWe、60 GWe和98 GWe,低值情景预测值分别为22 GWe、31 GWe和50 GWe。

5、提供出行保障,创建无障碍环境

创建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平台,是保障残疾人拥有平等权利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需要持之以恒,不断跟进的任务。无障碍环境,代指的不仅仅是物理环境的便利,更是社会资源的可得性和可供性,是社会人文精神的无歧视体现。从2005年开始,法国政府推行法令,要求全国所有公共场所(ERP:établissement recevant public)在十年内实现环境无障碍化,消除一切行动力减退的残疾人在公共场可能遇到的不便。这项“大工程”包括:改善公共交通的进出设施、增加停车场预留给辅助残疾人士行动设备(轮椅)的停放空间、在多层建筑设立电梯、完善公共建筑配置与标准以适应残疾人士的特殊需求等等。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小分子物质的产生,并及时排出产生的小分子,从而提升PP注塑件的气味、VOC水平,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2005年2月11日通过的《残疾人平等权利法案》是当前法国为残疾人所确立的主要法律保障。该法明确了对残疾的定义:“个体由于机体、知觉、精神、认知、心理上的功能受损、多种残疾或瘫痪而导致的行动受限和社会参与度的减少——此现象被当前法律定义为残疾。”

三、思索与启示

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 万人,其中,申领了残疾证的残疾人有3000 多万,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有1100 多万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报告》,https://www.cdpf.org.cn/sjzx/cjrgk/201206/t20120626_387581.shtml,[2012-6-26] 。在解决残疾人问题上,我国同法国一样,也坚持政府在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工作中占主导地位,中法两国皆希望通过有力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提供救助,建立相关机构积极改善残疾人的工作与生活问题,尽量实现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机会公平与平等。法国作为典型高福利国家,在其发达的经济基础上早于我国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对后起的我国保障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提升全民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平权意识,完善全国残疾人服务体系

法国对残疾人的公共服务建设从中央渗透到地方,形成了时间高效,空间缜密的政策执行体系。在法律的坚定支持下,残疾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在中央决策上,以专家意见作为支撑,广泛听取各方建议;在地方执行上,整合多方资源,建立专业队伍,总体上形成了一个公共与社会非营利服务机构互相配合,全方位、多领域、针对性强的服务体系。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明确强调每个公民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但相较于法国,我国社会仍有少数人存在对残疾人的歧视与偏见,残疾人慈善与公益工作的社会参与度相对较少。对此我们应加大对残疾人人权保护的宣传,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引导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生活与生存环境问题关心与重视。

广义上,法国的福利保障体系遵循平等、统一、一致性原则,但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情况无法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社会,法国政府通过立法为残疾人士确立了一项特殊的权利——补偿权。这项权利使残疾人士在一般的福利制度的基础上,还可享受依据残疾程度而定的特殊津贴。

2.建立以残疾人需求为核心的基本保障体系

法国残疾人福利津贴的发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首先,法国残疾津贴种类多样,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残疾等级均有相应的津贴。其次,津贴的金额灵活,根据残疾状况,家庭收入的差异性,同一性质津贴下有不同数额等级。此外,津贴覆盖范围广泛,对象多元,形式多样。津贴的形式除了主要的最低收入保证外,还有残疾辅助设备花销补助、第三方护工工资缴税减免、残疾儿童父母工资补偿等多种形式,使得每一种不同残疾程度引发的不同生活问题都能得到补贴。最后,国家有力的财政支持。每年充足的财政拨款为多种福利提供了资金保障,有效保证了残疾人士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目前我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2013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显示仅为平均收入的56.2%),农村残疾人贫困发生率近50%①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3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https://www.cdpf.org.cn/sjzx/jcbg/201408/t20140812_411000.shtml,[2014-8-12] 。残疾人收入低、支出大的矛盾将持续影响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在此情况下,结合国家当前开展的扶贫攻坚战略,应建立专门的符合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生活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困难救助体系,让社保适当向残疾人的保障倾斜。例如,我国目前主要的残疾人福利补贴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两项津贴主要面向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士。而仅有13 个省份同时建立了两项补贴制度。据统计,生活补贴方面,多数省份标准为每人每月50 元;护理补贴方面,多数省份为每人每月50 元或100 元② 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5-09/25/content_2939075.htm,[2015-9-25] 。

还有,在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教师普遍存在只讲授大纲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没有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递计算思维的相关概念和使用方法,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我国残疾人士的福利体系与法国相比有数额较低,种类少,发放不全面等不足之处。因此,在借鉴法国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应当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更加细化的残疾人专项保障制度,使多数残疾人享受尽早脱贫,基本自由和尊严得到保障,拥有同正常人一样平等的机会参与享受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带来的生活红利。

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生物中的一些即使是微量的物质,也可能是陆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或生理活性物质。无论我们是否了解或定量分析出这些物质的种类、化学结构和含量,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或许就是鱼粉相比于陆生动物蛋白质原料和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可以成为饲料中重要的动物蛋白质原料所具备的优势,鱼粉的替代物质研究和鱼粉的不可替代性机理研究一直就是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研究的热点[1]。

3.加强就业就学帮扶力度

法国残疾人就业形势良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分离富集操作及相关环节分别使用到了SB5200DT型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HS-25型酸度计(上海虹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80-2型离心机(江苏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ZG-303A型纯水制备仪(成都唐氏康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实验设备。

定量因子根据评价等级指标评分,定性因子由专家评判小组的每位成员根据评价等级指标评分。对于每条公路的定性因子来说,取专家评判对指标因子的打分,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评价因子的分值X,其中m代表打分人数。单因子分值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法国残疾人参与社会,参加劳动的决心是以社会歧视下降为前提。

第二,法国实行以残疾人需求为核心的个性化就业帮助政策,国家根据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残疾程度指导不同就业。

第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结合,出台相关政策帮持——既有国家公务机构和社会非营利福利机构为残疾人士创造出特殊职位,又有普通企业和特殊企业参与残疾人士的招聘,公益与市场相互配合,更多的就业机会应运而生。

2.5.2 安全性评价 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孤岛检测技术 孤岛检测是微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为了实现微网并网,孤岛模式的无缝切换,采用主动检测方法实现非破坏性无盲区孤岛检测,也是微网研究者们未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此外,调动市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也有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方面,企业业务范围更广,比政府能招聘更多的残疾人士;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强制政策或减税政策促进企业招聘残疾员工,能够有效减少自身为残疾人士提供岗位的财政支出,是一种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灵活利用经济市场元素为残疾人士提供就业保障的好方法。

我国残疾人口基数大,劳动资源丰富。据统计,在我国8296 多万残疾人中,已经实现就业2266 万人,尚有858 万具备劳动能力、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对此,需要加强落实各个用人单位的残疾人招聘指数达标,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士就业问题的解决,鼓励社会兴办的营利型机构招聘残疾人,让更多残疾人能融入社会,实现自食其力,减轻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推行残疾人与普通人共同教育方面,目前,我国残疾儿童主要在专门的残疾人学校就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残疾人与正常人隔离,久而久之,正常人必然对残疾人产生歧视与偏见,残疾儿童长大后,由于发现自己的缺陷与受歧视等原因,产生的自卑或仇恨既不利于残疾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与团结。在此,可借鉴法国经验,在普通学校中设置适合残疾人学习的班级,或将满足条件的残疾学生安排到正常班级,实现同学习、同活动、同生活,以此,达到双方融洽相处、友爱互助的良好社会生态。

4、打造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平台

针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也在2012年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目前也有不少大城市公共设施开始考虑残疾人士的特殊需求,但这却没有发展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即使在首都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市内的公共厕所甚少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和蹲位设施,市内交通也并未普遍安装方便残疾人士出行的盲道或专用通道,并且盲道被侵占现象时有发生。当然,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时间,也需要决心,政府应迈出第一步,结合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向法国借鉴经验,如规定各级政府在一定期限内创造利于残疾人出行、少有障碍的公共生活环境;在各地开展国家级、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实行上级严格考察和验收的制度,以此推动工作尽快落到实处。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强风、雨雪以及森林火灾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大片受害林,这也是森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管理人员予以重视。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应对受害林进行仔细检查,伐除因遭受灾害而出现明显的生态功能降低情况的林木,在林木空隙处或林中空地进行补植,将林木密度调节到最佳。这样既能保证经济效益,又能提高林木抵御风、雪、暴雨的能力。针对受虫害影响严重的林木区域,管理人员还应当仔细检查与分析,确定主要病虫害,有针对性地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在相关区域喷洒农药等,避免病虫害进一步扩散。

四、结语

法国政府以残疾人在最终能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为目标,积极地保障残疾人士的基本人权,帮助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目前法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和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但也面临着一定现实的困境,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有待深化,在2015年“无障碍化”法令期满时,全国仅有40%的场所达到所要求的标准;残疾人在应聘时仍遭受一定程度的歧视,简历上不注明残疾身份的应聘者收到面试通知的几率是注明残疾身份应聘者的七倍;针对残疾人建立的“补偿权”也带有一丝“积极性歧视”的色彩。法国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不断探索,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下,进一步优化“融合教育,融合就业”的残疾人个性化生活方式和加快完善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法国的政策先例为世界各国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同时对我国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相信:实现残疾人地位的完全平等任重道远,随着时间的检验和社会精神的进步,“残疾”一词在词典里消失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欧洲研究系

(责任编辑:董丽)

标签:;  ;  ;  ;  ;  ;  

法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现状及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