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负载不平衡对低压线损率的影响探究论文_田辉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任丘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任丘 062550)

摘要: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三相负载的不平衡,不仅使配电变压器损耗增大,降低变压器出力,而且使各相电流不平衡,增加了配电线路的损耗,这不仅对电气设备运行和安全极为不利,同时又增加了运行成本。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三项电流不平衡;低压线损率

电网改造过程中,低压电网结构不断优化,电网供电能力明显增强,电压质量显著提高。随着节能配电变压器的大范围应用,低压供电台区绝缘导线和智能预付费电能表的大面积更换,各低压供电台区的线损率全部控制到了10%以下。但仍有个别低压供电台区由于三项不平衡负载等原因,造成线损率居高不下,给供电企业的降损增收工作带来困难,下面针对此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问题提出

在前几年的电网改造过程中,对低压配电台区采取了诸如更换低耗能变压器,增添配电变压器数量,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配电变压器放置在负荷中心,缩短供电半径,加大导线直径,更换绝缘导线,新架下户线等一系列降损技术措施,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个别台区线损率仍然很高,针对其原因,我们做了认真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台区由于三项负荷不平衡,使得各相电流相差较大,造成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配电变压器中性点偏移,中性线上产生电流。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都会引起线路损耗增大,线损率升高。

二、理论分析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由于单项负荷的存在,三项负荷不平衡在所难免。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会造成中性点位移,使中性线上的电流不为零,所以中性线上的电流大小即可直接反映三相负载的不平衡程度。当中性线产生电流时,产生了除相线损耗外的中性线损耗,线损率显著提高。在《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中规定:接线组别为Y型,配电变器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不得超过配电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变压器出口不平衡度为15%。

△ △ =

式中K为配电变压器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变压器额定条件下运行约等于号成立。若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线损可能增加数倍。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目前线损电量主要集中在公用配电变压器上,配电变压器是低压电网的供电主设备,当它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时,将造成配变和线路损耗增加。低压线路虽多为三相四线,但很多没注意到把单相负荷均衡的分配到三相线路上。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可使线损率升高2%—10%。因此,调节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是降低线损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实际测试情况分析

通过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我公司对低压台区的供电情况有了更详细的了解。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新华路供电所8534002#台区三相电流不平衡较为严重,而且不平衡率在晚上显著升高,可见其主要原因为单项照明负荷分布不均衡。2014年3月,对该台区进行了三相负荷均衡调整和实际线损率测算,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率为:

K=45/(92+107+96)×100%=15.25%

调整后,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率已经显著降低。实测线损率为:

从上表看出调整三相负荷电流平衡后,该台区线损降低1.43个百分点,2013年月平均供电量为34850千瓦时,调整后每月减少电量损失498千瓦时。

四、保持三相负荷电流平衡的几点建议

1、利用远程智能终端监测公用配电变压器各项电流和中线电流,超过规程规定的不平衡度时应调整每项负荷。由于大量单项负荷是引起低压配网三相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所以尽量将单项负荷用户根据用户数量、负荷类别、漏电情况等均衡分布在A、B、C三相上。

2、新装单项负荷,考虑综合台区各相电流情况,尽量安装在负荷较小的相线上,保证三相电流平衡。

3、在保证低压线路末端负荷平衡的基础上,尽量保证主干线和出线端负荷的平衡。根据有关规定,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低压侧干线及主变压器分支线首段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20%。在220V/380V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中线的电流不应超过首端额定相电流的25%。

论文作者:田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三项负载不平衡对低压线损率的影响探究论文_田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