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约用水为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论文_王晓明

浅谈节约用水为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论文_王晓明

安阳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我国在过去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断开发自然资源,这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还好政府及时发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因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现需要从提高人们节能环保的观念出发,加强节约型意识的宣传,实现节能型社会的建设,才能够克服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突,才能够达到和谐社会的标准,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节约用水;水资源;经济发展

有研究指出,全球约有2.32亿人缺乏水资源,且有4亿人口用水的速度超过了水循环的速度,全球约有12亿人使用不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水资源,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水污染[1]。我国作为水资源匮乏国家之一,存在地区水资源差异大、水资源供求矛盾等问题,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大力推广工业发展,对我国水环境造成了破坏,而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治理水污染。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节约用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因此要不断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才能够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水是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资源,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节约用水既可以从减少自然水体的采集量,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能够从提高供水费用和节约用水出发。此外,还可以通过减少排水量、污水回收利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供水增长会导致排放量会增长,污水处理费也会随之增长。只有通过节约用水,减少城市排水量,才能够降低污水处理费用。不但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要节约用水,水资源充足的地区也要重视这一政策的实施。近些年来,政府不断推动节约用水活动的开展,将节约型社会建设放在国家战略目标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要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积极宣传节水工作,将节约用水贯彻落实于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能够看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我国水资源现状

1.我国水资源概况

我国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35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占据四分之三,地下水资源较少,我国水资源在世界排名位居第六,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较少,在全球排名位于第121位,因此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严重,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国际组织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m3,处于轻度、中度缺水之间,但是地区水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有些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此外,我国人口分布以及耕地面积分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北方人口占据全国总人数的五分之二,但水资源总量却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五分之一,南方人口占据全国总人数的五分之三,水资源总量超过我国水资源总量的五分之四,北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南方人的三分之一。长江以北流域的耕地占据我国总耕地的五分之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但是存在水资源缺乏的问题,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南方耕地面积仅占我国总耕地的五分之二,但是水资源总量占据我国水资源总量的五分之四,可以看出,我国地区水资源差异较大,且多数地区降水量集中在汛期,降水量过度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不但影响农业发展,也无法有效开发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

以2015年为例,我国年均用水量为6100~6300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据总量的70%,工业用水占据总量的20%,生活用水仅占总量的10%[2]。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仅为20%,且地下水开采率较大,尤其是北方地区,出现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北方各重要河流的径流利用率基本上都在40%以上,超过国际组织标准。从用水现状分析,全国每年人均用水量为480m3,农业灌溉平均用水量为7854m3/hm3,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00L/天,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60L/d。通过水资源利用率分析,农业水资源消耗大且产值低,地下水开发值超标,且加上工业污水排放量的增长,污水治理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各种问题共同影响下导致我国水资源短期。

三、提高节约用水的措施

1.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水资源的管理

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应当抓紧制定节水政策,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用水规范和标准,纠正各种不合理用水行为,并制定配套的法律和技术规范,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污水排放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调整经济发展配套政策,例如税负、水费、优惠政策等措施,从而形成完善的节约用水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节约型社会。要明确各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政策。通过制定当地水价体系和考核政策,建立统一水资源管理制度。遵循“合理配置、有效保护、分层供给、奖惩分明”的原则,将管理重点放在用水量较大的企业、学校以及单位,实行不同行业不同水价的政策。根据供水对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将节水作为个人素质评价和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生活用水可以采用提高水价或者是阶梯式收费的方式,来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2.加大宣传力度

节约用水是各个阶层、各个领域都应当重视的政策,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近些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工作,但实际生活中仍存在许多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因此,需要大力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深入并持久的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同时也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知识,总结节水经验和方法。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组织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进行节水工作的宣传,通过社区会议的方式开展全民节水活动。要让人们了解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真正的应用节水措施。

3.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

节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政府应当推动节水技术的应用。在农业中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灌溉用水情况,通过喷灌、管灌、滴灌和微灌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单位水资源浇灌率,有助于减少灌溉水量。在农村可以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的采集率,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在工业用水方面,对于用水量大的企业需要开展相应的测试工作,对企业用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应用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工业废水的利用率;在工业中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耗水量。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倡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为社会供水提供保障。在水源上游地区积极开展水土涵养工作,增加树林面积,从而提高上游地区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域内化工厂、耕地量,从而保障水源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蓄水设备,提高水资源量,积极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水资源保护既要减少水污染,同时又要加强水土涵养工程。农业部门需要积极倡导农业节水工作的开展,向农户推广节水器具,并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来提高节水型设备和技术的实际应用率,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节约用水是当代人们必须遵守的原则,依靠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和民主的积极参与,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社会共识,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浪费和短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海明.节约用水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J].甘肃农业,2015,23(9):36-38.

[2]张焱.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与节水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34(7):50-51.

论文作者:王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浅谈节约用水为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论文_王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