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认识论文_刘学永李静华陈峰郭术莲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认识论文_刘学永李静华陈峰郭术莲

刘学永李静华陈峰郭术莲

京东誉美中西医结合肾病医院肾内科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36-01

膜性肾病(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GBM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约20~25%膜性肾病是有继发因素引起,无继发因素引起的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好发于中老年人,常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是成人肾病综合征中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约占其三分之一[2]。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发展,40~60%的患者在5~2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3]。

近几十年来,通过众多学者的深入讨论,对此病的发病机制认识逐渐丰富,在靶抗原、免疫介导、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如体液免疫、炎症介导和遗传因素等学说。目前,普遍认为IMN是原位免疫复合物所致的肾小球疾病[4]。认为IMN是Th2介导的体液免疫所致,导致以IgG4为主的原位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细胞侧形成,并激活补体,导致膜攻击复合物(C5b-9)刺激足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蛋白尿和GBM损伤[5]。在治疗上西医对于本病目前主要是以免疫抑制为主。大量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对诱导MN患者临床缓解、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或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等方面均无明显益处,都不主张单用,临床上常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应用。但大量国内外文献均表明,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细胞毒类药物虽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是无法避免诸如感染、复发、库兴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免疫抑制剂不敏感,或是治疗不规范,易复发;加之并发症治疗不及时等使IMN的治疗成为肾脏病领域的一个的难题。

在中医学中并无“膜性肾病”之病名,就其水肿、大量蛋白尿等临床特征而言,一般归属为中医“水肿”“尿浊”“虚劳”等病范畴。对于此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各家说法不一,认识不一。沈丕安认为,此病多责之于肾气亏虚、痰瘀热毒交阻。脾气虚,肾气虚,水湿津液代谢障碍,并进一步转化为致病的代谢产物-痰浊。故痰瘀互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6]。张铎等认为,膜性肾病病因有内因和外感两类,脾肾两虚,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潴留,肾虚不能气化则水湿内停,加之外感热毒之邪和激素热化,终致湿热毒邪互结伤肾,是该病基本病机,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7]。陈以平教授认为此病早期多为湿热蕴结,脾失健运,属邪实正虚,中后期多湿热已去,脾肾阳虚,属邪去正衰[8]同时总结出此病存在着“虚”“湿”“瘀”“热”四大病机[3][8],陈以平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基础上,率先提出“膜性肾病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当属中医理论中湿热胶着成瘀”的理论。张佩青认为此病脾肾虚损是主要病理基础,水湿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病理产物,湿热是病情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血瘀贯穿膜性肾病的始终[9]。在治疗上,吴康衡[10]将特发性膜性肾病分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肾阳虚衰、精血匮竭4个证型辨证论治,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利湿益肾,消痰软坚、散结祛瘀,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益气养血、填精补髓为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玉宁[11]则将本病分为瘀水交阻、湿热内蕴、脾虚气虚3个证型论治,治疗上以化痰利水、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疏通三焦,补脾益肾、利水消瘀为法。刘宏伟等[12]将本病分为:①脾气虚弱、水湿逗留型,治以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参苓白术散加减。②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治以温肾健脾、通阳利水,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或五苓散加减。③气阴两虚、湿瘀阻络型,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清利,参芪地黄汤加减。④肝肾阴虚、湿热留恋型,治以滋补肝肾、清利湿热,知柏地黄汤加减。胡燕[13]认为,本病应以健脾补肾、扶正治本,化瘀解毒、祛邪治标为治疗大法,沈丕安[6]认为,治疗本病当以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大法,陈以平[8]认为早期,以清热利湿、益气活血为主,中后期以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为主。

综上所述,虽然中、西医对于IMN研究在病因认识、临床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相当进展。但到目前为止,均无统一的说法和一个有效的治疗方药,虽各家使用中药单复方治疗IMN,均有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脏的报道,但具体机制尚缺乏大范围临床验证,中医治疗现今仍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对中草药及其复方在临床治疗的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开展的不够,且存在疗效判断欠科学,实验设计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且重复性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信性。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观察到,从膜性肾病当属中医“脾肾阳虚,痰凝血瘀”之证的角度着手,给予温肾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IMN,每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据此我们推断,“脾肾阳虚,痰凝血瘀”当为本病的根本症候,而现代医学中的IMN的免疫复合物实为中医理论中的“痰瘀”。通过对IMN系统的临床研究,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痰瘀”在此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机理,同时通过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复合物与中医理论中的“痰瘀”理论的相结合,将为肾脏病理学引入中医微观辩证临床思维之中成为可能,这将促使中医理论更好的与现代的诊查设施相融合,让中医的辩证体系能与时俱进,增加更多中医微观辩证的内容,大大促进“现代中医体系”的完善与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第3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2.

[2]陈以平,邓跃毅.特发性膜性肾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8):435437.

[3]陈以平.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膜性肾病之研究[J].上海医药大学学报,2009,23(1):13.

[4]Ronco P,Debiec H.Antigen identification in membraous nephropathy moves toward targeted monitoring and new therapy.J Am Soc Neph-rol,2010,21(4):564569.

[5]章友康.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2):118

[6]夏海岩,周家俊,龚学忠,等.沈丕安运用金雀根汤治疗膜性肾病1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819820

[7]张铎,黄九香.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3):141144.

[8]高志卿,邓跃毅,王琳.陈以平教授分期论治膜性肾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3536

[9]李莲花,于卓,张佩青.张佩青治疗膜性肾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1):67

[10]罗勤.吴康衡教授治疗膜性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8):667668

[11]刘玉宁.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13

[12]刘宏伟,张国强,时振声.中医辨证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7):306

[13]胡燕.膜性肾病的中医治疗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6):561

论文作者:刘学永李静华陈峰郭术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认识论文_刘学永李静华陈峰郭术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