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莱阳市龙旺庄中心初级中学 265209
摘 要:学校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积极挖掘校内校外资源,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德育模式,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搭建高速路。一直以来,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与时俱进,力求德育创新、德育高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育创新 德育高效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更好的发挥主阵地的作用,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德育工作的政策,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努力挖掘可用可控的资源,为德育工作开辟新的道路。
一、文化育人重熏陶
学校本着“以文化人,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规划理念,从细节着手,让学生在行知过程中得到文化的熏陶。学校小广场周围的宣传栏每学年更新两次,主要围绕“法制教育、励志教育、爱国教育、节约教育、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等内容编排。全部张贴后,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学习、讨论,让这些教育深入人心,这也是一次很好的主题班会。每排教室的外墙上悬挂着不同的刊板:学校校风、校纪、校训、校歌、艺术节活动剪影等。一面面文化墙作为展示学校独特视角的平台,能激励全校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并通过校园文化墙设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一种淡淡的校园文化气息悄悄破“墙”而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教室,班主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创建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墙,墙壁文化很人文,也很励志,比如:“我在努力,我再努力”“教室是我家,人人都爱她”“入室则静,入静则学”等,这些话语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觉得很温馨、很舒服,更重要的是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管理育人重规范
“雕心灵则要心灵美、正品德更需品德高。”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即臧善明校长任组长、德育处策划、监督,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班主任核心引领的德育管理机构。
学期初,德育处牵手,各级部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并要求教师写好读书笔记。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事业心。另外,学校每年给教师免费订一份提高业务理论素养的书刊,教师可以自行选择刊目,自主学习,让现代教育理论引领自己的德育教育。通过学习研讨,教师的师德师风有了很大的改观,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德育活动任务、内容、目标的实现。
三、活动育人重体验
学校通过设计诸多的活动,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接受德育的熏陶,让学生在活动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真正做到在活动中育人。
1.经典诵读。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校园文化,陶冶了孩子们的心灵。小学部周一、周三、周五早晨国学经典诵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主要诵读《三字经》,经过三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背诵精彩片段。四年级、五年级主要诵读《弟子规》,五年级毕业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初中部各年级设立一节经典阅读课,有语文老师具体组织,内容语文组长统一下发。学校每学年组织两次经典诵读活动,检验诵读成果。
2.演讲比赛。每学年,学校团委组织两次演讲比赛。生命教育、爱国教育和感恩教育是三个永恒的主题。每年十月是“爱国主义教育月”。通过各种主题的演讲比赛,我们旨在让学生在准备中、在比赛中、在比赛后都能感受到自我教育、内化的提高,真正达到德育无形的效果。
3.手抄报评选。政教处根据不同阶段学校任务,组织不同主题的手抄报评选,每学年六次。3月份主题为“学雷锋,从小事做起”,4月份主题为“森林防火、人人有责”,9月份主题为“吾爱吾师”,10月份主题为“吾爱吾国”,11月份主题为“感恩你我”,12月份“法制在我心中”。学生们通过绘制手抄报、评选手抄报、观赏手抄报,自己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得到震颤,进而内化于行。
四、自我育人重参与
2009年9月开始,我校就倡导“学生自我管理”。按照“学生能干的指导学生干”的理念,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年初,政教处组建校学生会,协助政教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生会成员有各班级推荐、政教处组织竞选,最终选出主席一名、副主席两名(中小学各一名)、会员六名(初中部四名、小学部两名)。竞选结束后,有学生会主席组织学生会成员学习“龙旺庄中心初级中学学生管理细则”、“龙旺庄中心初级中学学生自主管理纲要”。政教处分管领导对各项工作进行严肃布置与强调,并对新一届学生会提出希望和要求。学生会根据政教处的部署与要求,认真开展各项工作,遇到棘手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力求发现问题立马解决问题。从学生自主管理运转情况看,全校18个班级在早读、课后、课间操、午休等真空管理时间没有一个乱班,学生管理井然有序。这既减轻了教师的管理压力,提高了学校政教管理效率,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论文作者:宫尹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德育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主题论文; 教师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组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