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与写中带学生走进丰富的语文世界论文_陈浩

在读与写中带学生走进丰富的语文世界论文_陈浩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本文从关注朗读,及时调整得言意、欲擒故纵课外阅读以教师为源、激发兴趣让学生愿写三方面来谈,从而实现在读与写中带孩子们走进丰富的语文世界的语文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语文世界、读、写

如果说世界是一片花的海洋,那么语读与写就是海洋中的花蕊,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喜欢读书,乐于书写,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个孩子幸福驰骋于语文世界。

一、关注朗读,及时调整得言意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朗读者,不但要充分把握住文本的明确含义,尤其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小学语文课堂上,关注学生朗读音调、情感等把握是否合理有度,就能客观了解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

教学苏教版三下《争论的故事》一文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这部分内容写的是兄弟俩因如何吃大雁而产生的争论。可我一连叫了好几组学生都不尽如人意,学生朗读的语气一个比一个激烈,甚至还有了几分义愤填膺的神情,这哪是在争论,分明是在争吵嘛。于是我马上调整教学预案,让学生再读文本,思考兄弟俩是如何争论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出争论的要点:摆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并否定对方的观点。这时学生明白了,争论并不是脸红脖子粗,完全可以更优雅些——泰然自若摆观点,说理由,从容淡定驳对方。虽然这一调整花了不少时间,但学生清楚地明白了“争论”和“争吵”的区别,再次朗读时水到渠成,这样花再多的时间也值。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学生要不要打电脑游戏”的说话练习,由于之前掌握了争论的密码,孩子们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课后反思中不免有一丝庆幸,幸亏在课堂上把握了“争吵”这一“言意兼得”的契机,并由它延伸出两条阅读的线,一条指向“意”,一条通向“言”,从而展开一个“言意兼得”的阅读面,使阅读教学有层次、有效益。

二、欲擒故纵课外阅读以教师为源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引领者,课外阅读的主要实施者,责无旁贷地要先动起来,智慧地借用低年级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无比强烈的好胜心,不露痕迹地运用各种方法,让他们走近那一个个看似高不可攀的阅读堡垒。

重点阅读篇目《一年级的小豌豆》终于来了,新书到手,学生并不是个个喜滋滋地开始阅读,有的在窃窃地东张西望,有的看了一会儿就赴他们的后尘,有的翻得飞快。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这本书,关注书中的人物呢?于是,早就看过此书的我就开始给他们讲起其中《理发师》的故事:“因为吉布学钢琴的缘故,吉布的妈妈便给他留了稍微长一点的头发…… ”许多人的眼神被吸引到了我的身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豌豆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教室里取来一把剪刀,为了能看上去正式一点,小豌豆还顺便拿了一块桌布,披在吉布的肩膀上……”笑声在教室里漾开来了。“……吉布的头发很干,小豌豆又去校工伯伯那里借来浇花用的喷水壶……”笑声已经泛滥成灾了“……”我的话锋一转:“吉布的头发会剪成什么样呢?答案就在书里面。”好奇心让孩子们欲罢不能,哪怕读拼音还是不够流畅,哪怕读书没有看动画片轻松,几乎每个人都埋在书中,即使已经读过的也开始重温起细节来。只要钻进书中,潜心研读,自有一番魅力会牢牢地羁绊着他们。此刻,阅读在老师的欲擒故纵之下成为自发的行为,成为一次奇妙的探秘之旅。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我经常用此法故布疑阵介绍新书,除了可以用开头做引子,也可以用结尾逆推,还可以介绍其中的一个故事,一个鲜明的人物,以此引起孩子的阅读冲动。就这样,我的每周一荐就成为了学生们无比向往的时刻。《长袜子皮皮》、《爱心树》、《爷爷一定有办法》等好书成为了孩子们不可或缺的心灵伙伴。

对于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始终伴随着个性的喜好,像女孩喜欢童话,男孩喜欢百科知识,内向的喜欢诗歌,外向的喜欢童话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及时推荐一些正中下怀的书目,使专“好”于此的学生被其吸引,拓展视野,深入阅读。说不定,“天文爱好者”就会变成一个“小小天文家”,“诗歌爱好者”也会成长为一位“小诗人”……

教师通过运用种种方法穿针引线,让学生从课外阅读的观望者变成尝试者,从被迫阅读变成主动阅读,从片面阅读向多面阅读拓展,从浅表阅读向深入阅读掘进,使学生课外阅读的堡垒逐渐在教师的春风雨露中消融。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愿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俗话也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字是件较为枯燥的事,要让低年级学生“愿写”、“乐写”,就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一旦对写字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才会由“要笔者写好”变为“笔者要写好”,写出来的字就会比较端正、整洁、美观。

1、讲书法故事,树勤练之榜样

笔者们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家,书法史上也留下了他们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法的故事。笔者们在写字教学中就可以向学生地讲述这些书法家勤练书法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要想写好书法必须要勤奋多练,也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赏书法作品,产钦慕之情感

画能给人美的享受,书法作品同样也可以。可通过让学生欣赏历代书法家不同风格的作品,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钦慕之情。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解说明,也可以让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又如可通过展览老师的书法作品和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耳濡目染,感受书法离笔者们很近,再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也能激发学生的钦慕之情,对书法产生兴趣。

3、办书写竞赛,体成功之喜悦 

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书写竞赛,这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如在班级每个月进行一次书写比赛。先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墙面上展出,再评出写字有进步的学生,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使学生对练字充满热情和信心,朝着更高的方向迈进。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我们要开动学生的思维,样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都要如此。汉字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文字中记载了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引导学生乐于书写,在书写中感悟汉字文化,更是对学生内在素养的引领和提升。让我们做那个有心的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写作,成为最幸福的语文教师。

论文作者:陈浩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在读与写中带学生走进丰富的语文世界论文_陈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